對話嘉賓:
華為公司IT產品線 宋哲炫博士
浪潮雲方案與服務事業部總經理 李春曉
阿裡雲
雲計算作為資訊技術領域的一種創新應用模式,近年來被看作是新一代資訊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核心,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但業界關於雲的落地卻遲遲缺乏成功案例,其標準尚未完全統一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同時雲計算標準化工作作為推動雲計算技術產業及應用發展,以及行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之一,近年來受到各國政府以及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和協會的高度重視。 本期《通信世界週刊》對話國內雲計算標準研究嘉賓,共同探討當前雲計算標準化研究的情況。
標準化聚焦IaaS層
《通信世界週刊》:
您是如何看待雲計算標準對雲計算產業發展的影響與意義?
宋哲炫:
雲計算產業蓬勃發展,各種創新層出不窮。 在一些業務和商業模式相對比較成熟的領域,適合進行標準化活動。 目前業界的標準化主要聚焦在雲計算基礎設施層(IaaS)的標準化上,在這些領域制定並推廣相關標準,促進不同雲之間互通、業務的平滑遷移,降低使用者使用成本,對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和重要的意義。
李春曉:
雲計算標準的確立與開發統一是雲計算產業能夠大規模發展的基礎,分散的多標準體系下的雲計算技術與服務,會增加使用雲服務和雲產品的複雜度,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並影響雲計算的推廣和傳播,最終導致雲計算只能在小範圍內傳播與發展。
雲計算標準的確立,能夠統一業界對於雲計算的認識,清楚定義雲計算領域中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 通過標準化工作,提供一個雲計算標準的路線圖,明確廠商之間,廠商與使用者之間的分工、合作關係,建立與雲計算相關的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讓使用者和大眾能夠瞭解、接受、信任並願意使用雲計算服務,這樣才能夠使雲計算化雲為雨,潤澤大地。
阿裡雲:
在雲計算飛速發展的今天,雲計算已經逐漸從概念階段進入落地的實用階段。 雲計算的發展已經出現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創新的不斷湧現使雲計算顯現出豐富的特殊性;二是落地產品和服務的成熟也讓雲計算的相似性非常明顯。 顯然,我們無法也不能對雲計算的新生事物進行標準化工作,那將會限制甚至扼殺雲計算創新的生命力;但對於已經逐漸落地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必要的標準化規範將有利於整個雲計算產業的發展。
就目前來看,雲計算標準對雲計算產業發展的影響和意義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規範雲計算服務商的服務產品和服務品質。 對已有的雲計算服務商來說,可以讓已有的產品更加成熟和規範;對於即將進入雲計算產業的廠商,這些規範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二是指導雲計算使用者合理選擇雲計算產品和服務。 通過制定雲計算規範,使用者在選擇各廠商的雲計算服務時就有要參考的標準,這對於雲計算服務的普及意義重大。
中美兩國優勢明顯
《通信世界週刊》:
當前國內雲計算標準化進程實施如何? 與國外相較處於什麼水準?
宋哲炫:
雲計算標準于2009年首先在國際上興起,隨後國內雲計算標準也開始快速跟上。 目前,國內相關標準組織不僅在積極制定相關規範,也在積極與國際標準同步。 如中國是ISO SC38雲計算標準的主要貢獻者,CESI、CCSA分別與國際知名雲計算標準組織DMTF建立了戰略同盟關係等。
李春曉:
在國際上已有多個組織在進行雲計算標準化工作,內容涉及雲計算的定義、交互操作和集成標準、服務介面標準、程式開發標準、可攜性標準、安全標準等,涵蓋了雲計算的建設、開發、服務、運維等整個生命週期, 相關的利益集團都希望能夠在雲計算標準中有自己的地位。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亞馬遜的EC2、EBS等標準,還有開放資料中心聯盟(ODCA)、美國國家實驗室(NIST)、開放雲聯盟(OCC)、雲標準客戶委員會(CSCC)等眾多的國際組織制定的相關標準, 基本上涵蓋了雲計算的整個生命週期,各個不同的雲計算體系之間也具備一定程度的交互操作和互遷移能力。
目前國內公司在雲計算標準方面起步比較晚,只有少數的公司和組織參與了前述部分雲計算國際標準組織,例如浪潮、華為、中興、金蝶、曙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百度、阿裡巴巴等。 當前我國的雲計算相關標準研究工作已經展開,部分地方和行業主管機構開展了很多研究並制定了一些標準和模型,有些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但是還沒有完全體系化,我們需要在研究國際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雲計算環境和應用, 確立我國的雲計算體系和產業標準,實現我們雲計算產業的快速推廣和複製。
阿裡雲:
國內雲計算標準化工作在進行了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已經完成了雲計算概念和術語的統一,初步構建了雲計算標準的體系框架,一部分標準已經進入草案的編制和討論,預計明年會有一批標準草案送審。
在國際上,雲計算標準化工作也才剛剛起步,比較活躍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和中國。 基本上,中國在雲計算國際標準化進程上與美國處於相當的水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中美兩國有明顯優勢。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