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其實就是「網路即電腦」這種理念的一種實現: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本地計算終端,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所有的計算資源只集中分佈在全球各處的幾個大型資料中心之內,所有的終端都連接到這些資料中心, 核心交換器是網路中最為關鍵的節點。 隨著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的流行,這些節點面臨很大的資料交換壓力,由此推動了核心交換器技術的突飛猛進。
雲計算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個話題在很多人看起來有些老生常談,因為答案無外乎是更為簡便的服務模式、更為彈性且按需付費的計量方法或者更低的成本等諸如此類的內容。 不過,如果我們不從應用方面考慮這一問題,而是換一種角度,從設備供應商的角度來審視的話,會發現答案截然不同。
對於設備供應商而言,雲計算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將設備更新換代的理由。 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在2012年7月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全球IT支出金額總量將增長3%,達到3.6萬億美元。 這一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雲計算的概念。 根據Gartner同期公佈的另一組預測資料,到2016年,使用者在雲計算方面的IT支出總量將是2012年的一倍,達到2070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雲計算會讓使用者心甘情願地從口袋中掏出錢來?
對於雲計算,大部分人都承認,其改變了傳統的IT交付模式。 如今,越來越多的資料和流量都開始集中在資料中心內部,計算資源與存儲資源正在從用戶端向伺服器端傾斜。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資料大集中。 這一名詞最早出現在金融行業的業務處理之中,而今,資料集中或者資料整合的趨勢已經開始向眾多行業進行拓展。 虛擬桌面的應用,無疑就是最好的佐證之一。
資料的集中處理,也就是將大部分的資料處理工作全部交給資料中心。 毫無疑問,無論是從成本節省的幅度還是可管理性上,都要遠遠高於將業務資料留在本地用戶端的做法。 然而,這卻對資料中心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於使用者而言,提高性能的最有效做法之一就是對IT設備進行更新。 這無疑正中了設備供應商的下懷。
不一樣的資料中心網路
資料向資料中心流動得越多,帶給資料中心的壓力也就越大。 因此,資料中心已經成為一個不同基礎設施間緊密關聯,同時能夠併發進行資料操作的整體。 全球的流量模型正在從用戶端與服務端之間的交換向著服務端與服務端的交換演進。
流量模型的轉變,使得資料中心網路環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中,網路資料流量的增長最為顯著,這也使得使用者對網路設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除此之外,在埠密度、網路架構等方面,資料中心網路也在提出一些新的需求。 《電腦世界》曾經撰文(2011年4月25日《交換器新生》)列舉了資料中心網路的七大趨勢,這些趨勢分別是虛擬化、網路流量模式改變、網路扁平化、多連結半透明互聯協定、虛擬物理交換器管理、虛擬機器遷移以及網路聚合等。 以上所列出的這些需求和趨勢,同傳統園區網路的特性相比起來,更加多樣也更加複雜。
計世資訊2012年發佈的《2011~2012年中國網路設備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認為,網路設備市場發展的驅動力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更高的網路安全性能要求、更高的穩定性能、更多的資料中心服務需求以及更便捷的網路管理。 同時,這一報告中還提到,介面趨向高速化、多業務趨向以及交換能力趨向海量化和集群化已經成為網路產品與技術發展的趨勢。
來自計世資訊的調研資料顯示,2009年,國內企業級網路設備市場規模為234.7億元,增長率-0.3%,而到2010年這兩項資料分別增長到256.3億元以及9.2%。 2011年,國內企業級網路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66.8億元,增長率4.1%。
「為了能夠支撐起雲計算的架構,我們在未來還會見到交換規模更為大型的資料中心交換器產品。 這一市場的競爭也會愈發激烈。 」計世資訊高級分析師丁震表示。
核心交換器哪兒變了?
一方面,雲計算正在推動著資料中心網路的更迭;另一方面,與園區網和都會區網路不同,資料中心網路又有著自己的獨特特性。 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使用者需要重新擬定採購計畫並掏腰包為此「買單」。 對於使用者而言,曾幾何時,雲計算確實是以一個市場行銷概念和噱頭的身份出現的。 而如今,其神秘的面紗已經被掀開,很多使用者已經切實瞭解到其巨大的魅力以及所帶來的市場價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設備供應商會「喜歡」雲計算這一概念。
雲計算之于資料中心核心交換器,就好像是在一壺溫水下點起了一團旺火。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