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資訊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的報告,計算IT服務的總成本和潛在回報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而雲計算的橫空出世則為這個過程帶來了一絲新意。 關於雲計算好處的分析必然會涉及短期的、長期的前景以及潛在終端成本。
當企業在倉促中做出實施雲計算的決策之後,他們往往對由於監管政策變化而將服務遷移回企業資料中心所帶來無法預料的成本增加感到準備不足,而這一幕正在醫療行業中上演。 此外,企業從一個平臺遷移到另一個平臺,他們可能並沒有理解與雲計算互通性相關的成本。 不僅遷移進出雲計算環境本身是一項代價昂貴的工作,而且諸如重新開發代碼和資料的任務則更是會產生無法預計的成本支出。
最終,特定的雲計算供應商和專用的服務模型都會帶來潛在且固定的成本支出;在很多情況下,把代碼和資料從一個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遷往另一個供應商的成本通常都會是高得讓人望而卻步的。
這些問題中大多數都可以歸結到雲計算服務可攜性和互通性的限制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同時考慮雲計算遷移成本和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率(ROI),這些問題也逐漸成為雲計算發展的瓶頸問題。
其中,核心的雲計算互通性問題主要源于雲計算供應商們還沒有在語言、資料、介面以及其他目前大部分是專用的子系統上多下功夫。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可以輕鬆地實現在雲計算供應商之間的遷移且無需做出重大努力和大筆投入的說法應該只會出現在科幻小說中。
此外,不同雲計算之間能夠實現正常運行與協作的觀點相信也只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請恕我無法苟同。 當一家雲計算服務供應商無法提供實現與另一家雲計算供應商直接協作的介面時,新的雲計算使用者就必須自己想辦法實現雲計算供應商之間的資料移轉或核心業務流程共用。
當然,標準還是有的,很多的雲計算標準組織正在不斷地出現,例如綠色網格、雲計算安全聯盟、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標準分會、分散式管理工作組以及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 但是,目前這些雲計算標準組織都還沒有出臺一套可供所有主要雲計算服務供應商遵守的詳細標準,因此也就無法確保雲計算互通性和可攜性的實現。 事實上,任何有關雲計算互通性和可攜性標準已出臺多年的言論都是毫無根據的。
因此,現在讓那些缺乏互通性和可攜性標準指導的企業該何去何從? 有幾個關鍵點還是應當審慎考慮的。
首先,基於雲計算遷移成本效益分析來考慮互通性和可攜性問題。 正如ISACA的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把資源遷移回企業內部或其他雲計算供應商的成本可能會更高,或者要比眾多企業所認為的更具風險性。
其次,選擇能夠為你提供最佳可攜性和互通性特性的雲計算供應商。 雖然他們提供的可能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但是眾多的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正在努力瞭解他們使用者希望實現平臺遷移任務的需求,其中包括更好的服務、語言支援以及資料相容性等等。 但是,請確保你能夠為你的觀點提供證據(即進行概念性驗證),以便於在實施遷移以前確定目前互通性和可攜性的真實狀況。
最後,不要因為害怕風險或出現問題而拒絕雲計算遷移。 雲計算標準可能還不會在近期很快問世,因此不要在那裡苦苦等待。 雲計算供應商們將只能實現更好的可攜性和互通性。 如果那就是你現在主要的顧慮,那麼請謹記,未來潛在的ROI將變會得越來越明確。
TechTarget中國原創內容,原文連結:HTTP://www.searchcloudcomputing.com.cn/showcontent_65556.htm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