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伯樂朱敏:矽谷創業者 從不起眼處淘金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朱敏
從插隊知青到留美博士,從通信技術專家到矽谷連續創業者,朱敏前半生的經歷可謂一段傳奇。 現在,63歲的他仍然像年輕人一樣語速飛快、思維敏捷。 回到中國後,他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 矽谷創業者 1948年出生的朱敏高中畢業後,到寧波郊區做了七年的農民,「所有的苦都吃盡了」。 1977年,他考入浙江農業大學拖拉機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寧波冰箱廠工作,一年後又考入浙江大學工業管理系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考上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時,他已經36歲。 「從來就沒有想過這輩子可以到美國去讀博士,帶著農民的味道匆忙到美國去。 」 剛進入斯坦福大學學習工程經濟時,朱敏還對電腦幾乎一無所知。 一次偶然的機會,朱敏加入IBM電腦的課題研究,他邊學邊幹完成了課題,也因此步入IT領域。 1991年,他開始創建自己的第一家IT企業Future Labs,一個基於互聯網網路的「會議演示溝通系統」。 朱敏後來回憶道:「我當時沒有理解,這個軟體需要互聯網才能支撐的,我是走在互聯網前面的。 」1996年,隨著互聯網企業興起,朱敏以1300萬美元的價格將該公司出售。 同年,朱敏找來一個印度的合夥人創辦了第二家企業——WebEx(網訊)公司。 網訊的業務是提供互聯網線上會議服務,在全球商用網路視訊會議市場的份額超過60%,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創立並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企業。 1998年網訊得到第一輪融資,一年後市值翻了三倍;于200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達到38美元。 2007年被思科公司收購時,股價已經高達56美元,32億美元的收購價也創下華人創辦的企業在美被收購的紀錄。 創業成功後朱敏開始涉足投資領域。 2004年,他作為美國最大的早期風險投資商NEA公司在中國的唯一投資合作人,説明NEA成功投資了中芯國際、展訊科技、紅孩子等一批專案。 2005年,朱敏與NEA共同創辦了賽伯樂•中國投資基金,投資領域主要定位在基於互聯網與IT技術下的現代服務業,重點支援快速成長期的企業。 不斷投資優秀的人 矽谷創業的經歷賦予了他不言敗的創業精神,也讓他對同樣有創業精神的新創業者有「憐香惜玉」之感。 有時候,他出於經驗判斷一個專案前景不佳,卻因為對創業人本身的認同而一再出手投資,用他的話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朱敏曾說,天使投資大多數不代表真正的投資方向。 事實證明,一些「錯誤」的投資專案,往往能説明創業者下一個專案賺錢。 曾有一個剛畢業的創業者找到朱敏講他的創業計畫,在朱敏看來這個計畫「非常的幼稚」,不過並不妨礙他認為這個創業者非常優秀:「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的工程師,做兩個完全不搭界的產品,雖然違反了很多最簡單的規定, 但還是能夠把企業做起來。 」 他對這個人說:「等你做第二個企業的時候,我來投資。 」這個人笑笑就走了。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創業者又有了新的想法,朱敏仍然不看好:(他想做)一個非常普通的硬體產品,就是加了一個備份的概念,創業做這樣的東西非常累。 但由於創業者的堅持,朱敏投了10萬。 「像捐款一樣,捐掉算了」。 拿到投資以後,創業者每半年來向朱敏彙報一次,到後來錢用完了,經營不下去,再找到朱敏希望增加投資。 朱敏的解決辦法是把他的家裡人拉進來一起聯合投資,「家裡人打他的屁股比我打他屁股更有用」。 [page] 朱敏對他說,你要去做的應該是一個偉大的事情,(能夠實現)大家共同的互相的溝通,就是一個互聯網或者是移動互聯網SNS。 這個思路在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這個創業者把微博和SNS聯繫在了一起,目前在中國已經擁有2000多萬的互聯網使用者,獲得了5000多萬的投資,朱敏也作為一個小股東支援他創業到今天。 從不起眼處淘金 在創投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願意投資初創型企業的只有4F:Founder(創始人)、Family(家人)、Friends(朋友)、Fool(傻瓜)。 這其中的傻瓜就是對天使投資人的戲稱,行業內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傻瓜其實是超級聰明的人,能夠用火眼金睛從沙裡淘出金子。 朱敏挑專案並不拘泥于條條框框,他曾在杭州投資過一家公司,剛開始「不知道做什麼」,只是因為喜歡,這家企業後來成了中國鐳射領域最具實力的上市公司,朱敏也因此獲利豐厚。 「我看到偉大的企業成功都是從很簡單的地方開始的」。 說起這個觀點,朱敏喜歡講思科公司的故事:「思科公司的起源是兩個斯坦福的學生,一個是管工學院的,一個是商學院的,兩個人談戀愛,為了把短信或者郵件送給對方,IBM之間不通了,男的就想辦法做了一個BOX在中間, 儘快把郵件送給女朋友,就那個BOX,後來變成了IBM晶片。 風投發現,這個東西每個企業都要用,結果就做了一個思科公司出來。 紅杉資本的創始人做了思科的戰略性董事後,在外面投資了一大批這樣的企業又裝到思寇里面,説明思科成功上市,使思科十年左右成為萬億的公司。 」 對於創業精神的理解,朱敏認為一是要有偉大的理想,二是共用文化。 「中國共產黨是最偉大的創業者,雖然誰也沒有看到共產主義將來到底怎樣,但這個共產主義偉大的理想吸引了非常多的優秀的人。 」朱敏堅信,中國將是誕生偉大企業的土壤,「優秀的創業者出現得非常頻繁」。 朱敏做天使投資並不僅僅是做財務投資人,他對自己身份的定義隨著創業企業的階段而改變。 他將新生的企業看作新的運動員,以教練的責任感去培養優秀的運動員;當「運動員」成熟起來,則把自己當作陪練,與「運動員」共同成長;隨著「運動員」登上舞臺,再將自己變身啦啦隊員,到處宣傳,最後將這個企業成功推出市場。 目前,朱敏創辦的賽伯樂已經在中國直接投資和關聯投資幾十家企業和創業家,包括中國綠線、正泰太陽能、展訊通信等。 [page] 對話 創業團隊磨合至少要三年 贏週刊:您對創業企業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培養標準的企業? 朱敏:我們有很多投資都是早期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投資的展訊通信,早期發現他們,相信他們晶片能夠做得很成功,在中國能夠達成夢想。 他們上市三年之後股價變成了15元,這裡面我們也做得很不錯。 另外一個案例是聚光科技(300203,股吧),當時他們拿了一張紙到我家裡面來,因為我是他們老鄉,他們好不容易找到我。 兩個人大概30歲,希望我們支援他們創業,我聽了他們的想法,說也許你們可以,就給了他們50萬美元。 上個月在創業板上市,50萬美元變成了十幾億的回報。 正泰太陽能也是一樣,這個教授是我的一個同學,我們從零開始投資,支援了這個創業的公司,經過3-4年的發展,現在做到有3億-4億。 這個公司做的是中國大規模的核心進口設備,加上薄膜太陽能的設備。 我們現在也有一個非常創新的做法,就是讓正泰太陽能大概參股1/3,現在資金參與1/3,團隊1/3,這樣企業擁有強大的高科技支撐,又有一個非常強的創業團隊。 今年的銷售可能有5億,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每年100%-200%成長,希望2-3年時間的培育成為創業板先進裝備製造業公司出來。 贏週刊:您認為企業從初創到成功,什麼素質最重要? 朱敏:企業本身的原始積累最主要的是創業團隊的成長積累。 因為一個創業團隊,特別是裡面的創始人要成為董事長、總經理,然後帶領一個優秀的團隊,這裡面磨合的過程,我們覺得是非常長,有近3-5年過程的磨合過程。 團隊的成長需要兩種磨合,一種是市場的磨合:市場裡面到底需要什麼,我們應該提供怎樣的產品服務這個市場,這個磨合需要3-5年的時間;第二個是團隊的磨合:針對于產品,我們需要有怎樣的團隊,這個團隊之間怎樣能夠無縫對接最好地提供產品和市場,需要3-5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是少不了的。 事實上,企業建立到一定的時候,一個優秀的投資公司就能夠帶來很多這方面的價值,包括創業和運營的經驗、國內外的資源、行業領先的技術以及怎麼做資本運作,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文化的滲透與偉大的夢想使得這些企業家有更多的創業精神, 建立企業共用文化,最後使得企業能夠成功。 贏週刊:您還會關注哪些投資領域? 朱敏:賽伯樂核心的投資領域基本上圍繞著國家整個的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裡面,我們把重點的三個能源相關的產業作為最大的重點,包括投資的正泰太陽能、理想能源等。 我們也投資了很多支援新興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金融、教育、包括科技園等等,完整的連成一條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