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廣泛存在於企業的IT系統中,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一切的IT系統發展都有賴於資料,並服務于面向企業業務的資料管理需求。 隨著IT行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對資料管理要求的不斷進步,資料管理的「智慧」趨勢已經銳不可當,智慧的資料管理正在成為所有企業所追求的共同發展目標。
伺服器在資料中心的地位正在下降,存儲系統--得益于資料重要性的日益加強--在資料中心的地位正在穩步上升,公司資訊化與IT系統的核心發生實質的轉變:計算能力不再是評價的主要標準,對資訊與資料的掌控是CIO最迫切的訴求。
據Gartner的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基於控制器的外置(ECB)磁片存儲收入比2008年的高位水準超出了14億美元。 2010年ECB存儲收入超過194億美元,比2009年的165億美元高出了18.1%1。 而同樣基於Gartner的資料,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出貨量增長6.5%,營收增長16.4%2。 自2010年開始,企業在伺服器上的投資年均增幅已經開始逐漸小於在外部磁片存儲上的投資(主要是資料中心的網路存儲系統),存儲開始超越伺服器成為IT投資主要增長點。
正因為如此,資料管理的話題才會引發如此多的人熱議,也催生了《資料管理的智慧趨勢》這個文章系列的誕生,在之前的文章中,存儲管理、虛擬化、資料保護和雲計算組成了智慧資料管理在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話題,但面向未來, 資料管理的趨勢是否一成不變? 2、3年後的資料中心,當存儲系統與資料管理架構成為資料中心的核心價值,是否將會發生新的改變?
答案是肯定的,在過去三十年,SAN和NAS幾乎統治了存儲市場,但這一切已經開始發生改變,物件存儲、融合設備正在興起;存儲系統的生命週期正在縮短,原本5-7年的生命週期,被資料爆炸逐步壓縮到3-5年 ;資料中心內連接的方式看起來也正在從光纖通道轉變為新的連接手段;即便是資料本身,看起來也在發生著改變......
就像國家制定「十二五」計畫,為未來五年設置目標、指導意見和實現的路線圖。 企業資料中心的IT規劃同樣需要為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做出規劃,而資料作為最重要的,並且是唯一將貫穿始終的部分,為其做出長期規劃的必要性不言自明。
但在如此複雜和多變的資訊與資料組成的世界中,面向未來制定長期的資料管理規劃,是企業CIO將面臨一大挑戰。 智慧是必然的發展方向--解放人力降低成本,加大自動化、智慧化的比重--智慧資料管理已經展現出其作為「面向未來的資料管理」方法的重要優勢--讓資訊、資料、存儲系統和整個資料中心變得更加智慧,這總是沒錯的。
連接方式改變數據存儲:10GbE,FCoE,DCB
2007年4Gb/s光纖通道(FC,Fiber Channel)成為資料存儲的主流之後,FC在資料中心市場就開始進入發展的平臺期,雖然FC已經在資料中心--尤其是存儲系統--的外部連接市場佔據極高的市場份額, 但由於價格與擁有成本、技術發展速度的桎梏,發展的速度受到了極大的局限。 在10Gb/s乙太網技術成熟之後,FC雖然以8Gb/s的新一代速率產品應對,但縱觀未來3~5年的發展,以及10Gb/s乙太網如今極快的發展勢頭,這兩者競爭雖然仍有不少光纖通道廠商仍堅持己見,但勝負其實已經非常明顯。
圖釋:向10GbE的遷移已經開始,2012年將成為顯著的拐點
伴隨著10Gb/s乙太網的發展,FCoE和DCB也應需而生。 隨著10Gb乙太網漸行漸近,基於乙太網的光纖通信技術(FCoE)和新的無損10Gb/s乙太網(Data Center Bridging,簡稱 DCB)技術開始在資料中心流行開來, 未來資料中心網路融合的基礎將構建在10Gb乙太網架構上。
資料廣泛存在於企業的IT系統中,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一切的IT系統發展都有賴於資料,並服務于面向企業業務的資料管理需求。 隨著IT行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對資料管理要求的不斷進步,資料管理的「智慧」趨勢已經銳不可當,智慧的資料管理正在成為所有企業所追求的共同發展目標。
FCoE力爭在乙太網上實現光纖通道才具有的特性,它可以將光纖通道資訊插入乙太網資訊包內,從而讓伺服器-SAN存放裝置的光纖通道請求和資料可以通過乙太網連接來傳輸;DCB則提供了一個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丟包現象的網路基礎設施 ,進一步擴展了乙太網,由於 DCB提供了"無損"網路,因此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網路性能的可預測性,也為存儲系統真正實現運行在乙太網環境中提供了基於低成本的可能性。
10Gb/s乙太網、FCoE和DCB,三種連接方式正在改變數據存儲,同樣也在改變著資料管理的方式,隨著乙太網在下一代即將邁向40Gb/s而FC的下一代則僅僅為16Gb/s, 且DCB和FCoE技術大大提高了乙太網的應用水準和範圍,乙太網存儲系統和光纖通道存儲系統在存儲市場的比例將發生很大的改變,乙太網很有可能超越光纖通道在存儲系統中佔據主流。
開始採用或逐步過渡到乙太網存儲系統是面向未來的資料管理的必經之路,以EqualLogic在乙太網市場上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能夠看出大勢所趨,而Compellent存儲系統實現FC+IP SAN並為FCoE準備就緒的統一存儲 ,則為未來5~7年的過渡與替換期做足準備——現在是時候為乙太網時代做好準備,因為乙太網全面佔據光纖通道存儲系統市場份額的事情,的的確確會在未來3年發生。
資料開始流動 系統升級加快步伐
在分層存儲技術成熟以前,資料被靜態的存儲在一成不變的介質中,只有等到確認一份資料不再被使用,或是不再被經常使用,資料才會隨著歸檔軟體對歸檔伺服器的巨大資源佔用,被歸檔到更為低成本的磁片或是磁帶上面。 資料的靜止造成了存儲系統的巨大浪費。
隨著Compellent為首的自動分層存儲技術的成熟,以及由EqualLogic、Compellent等存儲系統所帶來的橫向擴展架構——同代甚至是多代之間的存儲系統能夠形成一個統一的存儲池——資料開始在不同的介質、 不同存儲節點之間流動,加之磁片備份存儲系統開始取代磁帶成為備份的高效替代系統,資料的流動比以往任何時間更加流暢。
如果你的資料還停留在主存儲系統上,或是停留在昂貴的線上磁片上,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率的存儲系統會讓你迫切提高他們的效率和性價比,尤其是在虛擬化時代來臨之後,不僅資料動態變化,虛擬的伺服器——虛擬機器的建立、運營、 停止並繼而消亡的過程來的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 一份資料可能今天還是重要的案頭資料,明天可能就會成為需要「暫存」到低成本系統甚至是進行歸檔的物件。
因此,自動分層存儲和橫向擴展必須成為未來存儲系統的目標,而資料管理架構,也應該能夠智慧的識別出至少三個方面:1、哪些介質是高效的,哪些介質是低成本的,SAS磁片、SATA磁片或是SSD能否被識別出來;2、 哪些資料需要被及時的備份、歸檔,哪些資料需要被精簡(重復資料刪除);3、哪些系統節點是新的性能更好的節點,而哪些又是可能被用來進行較低相應需求的應用的資料的承載。
如果你的資料管理架構,無法實現這樣的智慧資料管理,那麼,不僅是你的存儲系統,你的資料中心、IT架構,都Out了!
進入大資料時代 進入雲計算時代
大資料(Big Data)與雲計算的勢頭已經難以抵擋,大資料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我們現在所面臨一個新的資料量級的來臨:企業資料從TB到PB,個人資料從GB到TB——我們對解決大資料問題的訴求來自于三點:1、 生成資料的設備的增加,個人數位設備、企業計算系統產生的資料量遠遠超過10年前, CommVault的徐永興說2011年產生的資料量是1996年的180倍;2、檔(非結構化資料)本身的大小發生變化, 從600MB的RMVB到了30GB的藍光1080P視頻;3、企業資料量增加,造成的資料庫龐大。
而雲計算隨著這一輪浪潮的浮華褪去,也正在顯示其作為業界發展趨勢的真實本質——不論雲計算是否是一種新的計算形態——比如有些人認為其不過是分散式運算和按需付費的結合——單就我們希望雲計算所達成的目標:跨地域、高可靠、按需付費 、所見即所得、快速部署等等這些都是過去二十年IT行業所追尋的。 現在我們可以說,雲計算將是新的IT生態,當然,雲計算正面臨著大資料和混合雲需求的考驗。
自然而然,雲計算和大資料將是未來的資料管理的一大挑戰,對於雲計算,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談過乙太網存儲(IP SAN)、橫向擴展、自動分層、重復資料刪除以及無縫擴展的意義,但對於大資料而言,我們同樣需要解決辦法—— 與大多數宣傳所談的不同——我認為大資料不僅存在於大型企業,同樣存在於中小型企業中,由於大資料可能是單體檔(非結構化資料)的龐大,也可能是來自于資料倉儲等應用的結構化大資料集的龐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