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iWatch
可穿戴設備
咕咚網
土曼
麥開
國內可穿戴設備退燒:創業團隊遭遇尷尬 被指透支紅利TechWeb 3月17日報導 文/王晶團購、移動互聯網之後,智慧可穿戴設備接棒成為最火熱的互聯網概念,從巨頭到創業者,短短一年時間,這一新興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人流和喧囂。 但現狀是,國內沒有出現一款可以媲美Google Glass、Galaxy Gear、Jawbone UP等海外勢力的產品,而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熱錢與概念堆砌而來的智慧穿戴設備虛火正顯現退燒跡象。 今年2月,依靠智慧手錶獲得藍港線上CEO王峰投資的土曼科技,遭遇了創辦以來最大的一次輿論危機——一位自媒體人發文稱其付款幾個月後都未收到手錶,郵件及微信投訴多次仍沒有明確答覆,一時間引發大量同樣遭遇使用者的吐槽, 以及業界對可穿戴設備靠譜性的討論。 上周,咕咚網宣佈完成6000萬B輪融資,這家公司已經相繼生產了智慧手環、智慧心率帶等新型硬體。 咕咚網在官方公告中稱,未來會專注于軟體及資料服務,努力構建大資料平臺。 言下之意,這家可穿戴設備起家的創業公司,已經開始準備轉型了。 熱火襲來根據國外理論資料,可穿戴技術是主要探索和創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進使用者的衣服或配件的設備的科學技術。 1960年代以來,可穿戴式設備逐漸興起,但更多應用於自然科學、醫療等專業領域。 Google Glass的推出,將可穿戴設備的知名度推向高峰,從此眼鏡、手錶、手環、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成為可穿戴設備附體的承載。 與此同時,蘋果、三星、英特爾、索尼等巨頭競相湧入可穿戴設備領域,國內的百度、盛大、映趣、中興、華為、聯想、小米等企業,也紛紛宣佈其可穿戴硬體的研發、上市計畫。 在2014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可穿戴設備可謂是無處不在,手錶、眼鏡、手環、頭盔、戒指、項鍊、內衣...... 憑藉酷炫的產品外形設計和五花八門的功能,這一新領域成功奪去了PC、手機等主流產業的風頭。 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近日發表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3億台,10倍于2013年。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認為,由於移動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軟體市場的迅猛增長,可穿戴技術將會在2014年迎來「爆發期」。 不過,除了Google Glass、Galaxy Gear、Jawbone UP等幾款已經投入市場的產品,可穿戴設備市場並沒有太多可以足夠刺激市場的創新。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認為,雖然很多的廠商推出了可穿戴設備,但是亮點並不多。 可穿戴設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產業仍然處於培育期,未來五年內可能還無法成為一個大產業。 泡沫及閘檻相比歐美市場,中國科技界對於可穿戴設備的理解,則更加粗暴及赤裸。 2013年開始,在往往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開發和準備之後,眾多創業團隊爭相推出自家產品,且同質化嚴重。 成都的一位創業者李曉亮關注智慧硬體已久,2013年前後,李曉亮創辦的麥開公司先後開發了智慧手環和運動追蹤器兩款產品,但幾個月之後,李曉亮放棄了手環專案。 「當時我們已經準備開模,但是還是臨時刹車,因為我發現同時在做手環的公司已經不下20個」。 除了同質化競爭太激烈,手環本身的使用者黏性也是一大挑戰。 李曉亮認為,創業團隊在做可穿戴設備之前,忽略了一個問題——順應使用者需求而不是創造需求並試圖改變使用者。 比如智慧手環的運動與健康屬性本身就是在挑戰人的惰性,這對於一個創新領域的創新產品來說,顯然任務艱巨。 深圳優美通訊科技曾是360兒童衛士手環的ODM廠商,優美科技提供產品結構設計,360負責軟體發展。 這款具備安全屬性的智慧手環是360推出的首款可穿戴設備,但功能僅限於定位與單項監控,並不算嚴格意義是的智慧產品。 優美科技CEO邵國光認為,可穿戴設備可分為無腦和有腦兩種,前者僅限於被動的定位等資訊收集,最後將資訊傳送到後臺伺服器計算,後者則可以實現初級計算與結果回饋,相當於人腦的簡單延伸。 國內的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屬於無腦的傻瓜設備,其對於使用者的價值吸引和往往敵不過高額的售價。 由於開發難度及產能問題,原計劃于去年耶誕節發售的360兒童手環遭遇多次跳票,中途甚至更換ODM廠商,離正式與消費者見面,可能還要多等一段時間。 之所以沒有Google Glass一樣讓人驚豔的創新,電池、功耗、輻射、適用載體等技術門檻是一大根本。 除此之外,對於產品品質、成本及供應鏈的有效控制,也是國內創業者們應該上的一課。 土曼創始人汪偉在一封公開信中反思了此次遭遇輿論風波的根源:臨時改變產品功能設計和工藝用料之後,導致成本失控,產能嚴重受影響;在沒有建立自己的支付平臺、客服體系之前,高調開啟預售,一方面加重生產壓力, 一方面帶來潮湧般的使用者批評。 「他們把創新與製造產業想像的太簡單,反而又在概念和商業上想的太多」,邵國光向TechWeb表示,國內這一批跳進可穿戴設備大潮中的創業者充滿浮躁心態,甚至是在提前透支外界對整個市場的紅利預期,「稍微相關的股票都漲了很多輪,很多創業團隊產品還沒有成型就拿到大量投資和高估值,我們都看的心驚肉跳,這個市場遠未成熟,泡沫很大。 」短期綻放希望渺茫有評論家對於可穿戴設備的暢想是:嵌入皮膚、溶于肢體、可隨時擴展、高智慧化。 如果從這幾個標準來衡量,眼下的產品還遠不及格。 而這時候就給可穿戴設備下「替代智慧手機」的注解,顯然也不太合時宜。 現階段來講,許多可穿戴設備只能算是手機的附庸產品,通訊、社交等功能以手機為基礎,可穿戴設備只是起到一個拓展的作用,且拓展的領域是智慧手機本身無法獨立完成的功能需求。 體育運動與醫療健康是最符合上述特點的垂直領域之二,不過以目前中國人普遍的生活習慣和態度來說,做大市場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潛心開發產品,透徹研究需求也是王道。 「蘋果iWatch做了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做出來,代表這個領域真的難度很大」,360隨身WiFi負責人、奇酷網總經理朱明華認為,做可穿戴設備技術與使用者需求點的把控要平齊,現在大家說的泡沫其實一種是技術不到家,另一種是熱錢太多。 易觀國際分析師徐昊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不管是創業者還是VC,都存在借可穿戴概念炒作甚至投機的現象。 市場熱情有退燒跡象,2014年出現顛覆感官和市場的好產品,希望依然渺茫。 也許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可穿戴設備的未來依然值得期待,畢竟功能機到智慧機的更新也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真的有一種智慧口罩能説明人們應付北京的霧霾問題,相信一定會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