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革命中的創業機會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他們 中產階級 這種

摘要: 在未來15年,來自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25億人將步入中產階級。 他們將需要高樓大廈來居住,需要超市來購物。 他們需要智慧手機,汽車,牛排,空調,寵物服裝,迪士尼樂園

在未來15年,來自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25億人將步入中產階級。 他們將需要高樓大廈來居住,需要超市來購物。 他們需要智慧手機,汽車,牛排,空調,寵物服裝,迪士尼樂園的假期還有沙發靠枕。

今天,地球上養活20億中產階級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還怎麼再養活25億中產消費者?

很多觀察家認為,這種空前的經濟增長預告著瑪律薩斯人口論的垮臺。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呈暴發性增長,這將導致大量不可控的碳排放,水資源戰爭,大規模植被破壞,貧富差距迅速擴大。

麥肯錫諮詢公司的能源專家Matt Rogers和斯坦福大學教授Stefan Heck對未來的觀點更加樂觀一些。 他們最近出版的新書《資源革命》十分引人注目,書中展示了專注于從根本上優化土地利用和自然資源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如何開始具象化的。

他們認為,資源的有限性和對於自然資源和最終產品的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並不會帶來災難。 相反地,這種矛盾將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商機」。 資源的短缺將促使企業採用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流程,新的管理方法,這些新的措施將加速社會創新。

隨著全球中產階級人口的增長,創業者將有大量機會來建造更高效的工業和商業生態系統。 科技和工業將會以一種全新的,不可預期的方式碰撞。 這些部分由短缺帶來的碰撞,會給社會產生更大的統一和繁榮。

以汽車工業為例,過去一個世紀,汽車的生產流程不斷改良,來增加銷量,提高全球競爭力。 它建立了轉銷商、服務站、道路、高速公路、停車場、速食店穿梭餐廳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非常強大,且無孔不入,以至於駕車在美國就跟呼吸一樣自然。

儘管汽車文化已經形成,但是汽車產業整體來說還是非常低效的。 這種低效率不僅體現在雪佛蘭Camaro(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每加侖油僅能跑14英里。 即使是那些節能車開著的時間也沒有停著的時間多。 汽車平均的上路時間僅有4%。 而在汽車使用的這有限的時間裡,它也非常耗費能源。

物理學家和環境學家Amory Lovins認為,汽車中絕大部分能源消耗在了熱量散發,輪胎磨損,空轉和空調等配件系統上,推動沉重的車身前進也是種浪費,只有不到1%的能源是用來帶動駕駛員前進的。 同理,道路的使用率最高也只達到5%。

然而,最近幾年,由於能源短缺推動的科技創新卻集中在汽車電池,消費電子,資訊技術等方面,而沒有大幅改進引擎系統。

特斯拉和豐田正在生產高扭矩低耗費的電動汽車。 Zipcar,Uber及其它類似服務已經使得共用汽車像擁有汽車一樣方便可靠。 這樣就讓更多的車行駛在路上,而不是停在停車場裡。 無人駕駛技術最早將于2017年面向大眾市場,在這股風潮中,Google是先行者,而幾乎所有的大型汽車廠商和科研機構也在不懈地追求著這個目標。 這樣的技術帶來的駕駛的高效率最終會使4車道高速公路達到32車道高速公路的通過量。

未來的汽車不僅更加節能,而且更加便宜,使用者更廣,更加便利、快捷。 得益于自動駕駛技術和汽車共用服務,盲人和老年人也能不需説明就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找車位會像撥號上網一樣被淘汰,郊區的那些不再停車的車庫將可以通過Airbnb和其它分享平臺出租給無數新創企業作為辦公場所。

總的來說,高效利用原材料、水和能源等各種資源,意味著更聰明地使用它們。 這就是網路和平臺要做的事情。 過去十年,通過LinkedIn,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平臺,我們可以很好地分享人和機構的資訊,並且創造了關係、網路、資訊流的即時圖景。

我們需要更多創新的,是在物聯網領域,即,將物品連結到互聯網,甚至與其它物品相連。 通過越來越大規模的網路連接,資源利用率可以大幅度提升。 例如,特斯拉可以比其它汽車廠商更瞭解消費者如何使用其產品,因為特斯拉汽車可以發回汽車在何時何地被怎樣使用的資訊(在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 這些資訊也將説明特斯拉決定未來針對產品,應做出哪些優化。

在Greylock,我的同事Josh Elman 領投了一家叫做SmartThings的公司,這家公司正在開發世界的「物理圖譜(physical graph)」的平臺,讓不同的家用產品連接到網上。 今後,我們將可以收集上百萬冰箱和恒溫器的資料,並利用這些資料來降低冰箱的能耗,並且讓所有產品用起來更方便,更有趣。 這種大環境下,無窮無盡的機會在等著創業者。

這並不是說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率以滿足中產階級快速增長的需求是件容易的事情。 Matt和Stefen在他們的新書中也提到,需要長遠的思考以及政府的適當扶持。 不是所有公司都會歡迎這個挑戰,但是尋求更有效利用資源方法的公司將會緩解未來15年暴增的中產階級所帶來的壓力。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