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誰在影響我們的創業觀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我們 這個 創業

誰在影響我們的創業觀?

剛剛過去的一年極有可能是引領中國創業潮流的一個新起點:有那麼多的IPO,有那麼多的「戰役」,當然,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掙扎者甚至失敗者。 但是,無論經驗還是教訓,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源,在2010年《創業邦》年會上,我們把這些資源做了最大程度的集約和釋放,聽聽這些聲音,也許我們能夠重新發現自己。

_編輯/方浩

大佬們都在想些什麼?

廣東今日天使投資董事長何伯權:如何做一名天使投資人,我有幾點感受:第一,專案我聽不聽得明白。 聽明白證明我對這一塊有點瞭解或者是比較理解,做天使投資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第二,投資的專案都比較雜,但是我有一個核心的線,它必須是跟消費者直接相關的,我覺得我自己的專長是對消費者的理解;第三,劃清邊界。 我是天使投資者,跟管理團隊大家的分工是怎麼樣的,邊界怎麼樣,這個非常重要。

他為什麼這樣想: 沒辦法,何總一手打造了樂百氏,轉做天使後仍然垂青消費市場,久久丫、7天連鎖、諾亞財富、九鑽網、愛康國賓,線上線下全是和消費沾邊,這就叫科班出身吧。

漢庭酒店連鎖創始人兼CEO季琦:在中國做一個非常理想的、卓越的企業家,應該是一個雜交的模型,需要貫通中西。 很多「海歸」回來創業,一開始都摔跟頭;中國從最底層起來的草根創業者也碰到很多問題,所以作為卓越的企業家應該貫通中西,西方的問題加上中國的創業環境,得知道中國的特色,也得懂西方的規則。

他為什麼這樣想: 攜程、如家、漢庭,有什麼共同點? 第一,客戶群要多傳統有多傳統,走南闖北,誰還不打個尖住個店;第二,後臺運營要多複雜有多複雜,沒有強大的IT系統,一切都要歸零。 在季琦眼裡,這就是貫通中西。

諾亞財富管理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汪靜波:我們以前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小而美的公司,因為在歐洲也有很多百年老店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也做得很好,我們一開始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完全沒有想過做多大、要成長多快, 就是小而美是我們的定位,後來沈南鵬投了我們,他覺得一個公司不發展就是死,就沒有辦法面對競爭,所以我們也經歷了一個戰略上的調整。

她為什麼這樣想:先遇上何伯權,再結交沈南鵬,背後再有一個善於經營私募基金的老公,汪靜波女士想不「大而美」都難!

搜房網董事長莫天全:總有人問我搜房IPO的感覺如何,我說我們是熬出來的,也是等出來的,這個熬加上等,就等於我們和平發展。 馮侖曾經說過偉大是熬出來的,搜房是創業界的老人,也是互聯網最早的公司之一。 我們一直在熬,業務熬了11年,從1個城市現在熬到70個城市,覆蓋106個城市,熬過金融危機,還有多次的房地產調控。 我對創業的理解是,該等的還是要等的,該熬的還是要熬的。

他為什麼這樣想:再沒有人比莫總更適合說這番話了,想想吧,一家誕生於Web1.0時代的互聯網公司,在「Web2.0」作為一個名詞都很少被人提及的時刻完成IPO,頗有「老幹部重新上崗」的味道。

安博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黃勁:整個大學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平民教育,帶動了新的業態和新的市場出現。 安博一開始創辦就有風險投資,資本的力量讓我們快速佔領了戰略要地,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進入區域市場之後,整合這個市場最好的團隊。 所以長期以來,安博很多時候都在做整合。 回顧十年的發展,資本説明我們更從容地進行規劃和戰略佈局,實現了我們的快速發展。

她為什麼這樣想:有人說看不懂安博,一個接受VC或PE投資總額超過IPO融資規模的公司,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黃勁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進入區域市場,整合最好的團隊。 所以,無論是接受風投還是實現上市,對安博來說,區別不大,關鍵是有錢去實施上述戰略。

開心網創始人兼CEO程炳皓:我們做開心的事情是靠開心的人,有很多朋友會問我開心網發展的秘訣是什麼,我們的秘訣其實就是團隊。 有人說你為什麼不講一些你的絕招呢? 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絕招,我講的是我真切的感受,我們的發展完全是靠我們開心的團隊。 在傳統的企業裡,可能企業擁有多少資金,擁有多少資源,擁有多少關係,擁有多少客戶,可能這些都會比較重要,但是我覺得在互聯網行業,其他一切因素都可以看作是零,人的因素能夠決定一切。

他為什麼這樣想:一個地道的門頭溝農民,也沒上過正式的大學,完全憑藉自我奮鬥走到今天,沒有「人定勝天」的價值觀真的很難。 顯然,這多多少少影響了程炳皓對團隊的看法。

千橡集團董事長陳一舟:在中國的TMT領域,未來的機會屬於以下四個方向:第一個是苦哈哈的事情,三座大山不願意幹的事情;第二個就是離錢遠的;第三個就是重資產公司,這個資產是指需要時間積累的資產 ;第四個就是把互聯網和技術作為工具的企業。 同時,三個方向不是未來的創業方向:第一個是群起而上的時髦的事情,例如當年的視頻網站;第二個是投資人說好的;第三個就是無線互聯網領域,因為移動運營商的話語權過大。

他為什麼這樣想:這是陳一舟版的「三不四必有」,有人說這是在放煙霧彈,迷惑對手,其實看看千橡的產品線佈局就知道了——陳一舟確實在迷惑對手!

360安全衛士董事長周鴻禕:儘管中國互聯網存在過度抄襲,但抄襲是大公司的專利,小公司靠抄襲是沒有出路的,一定會淹沒在眾多的克隆者中間。 因為抄襲大公司的商業模式,你一沒有錢,二沒有人,三沒有商業資源,如果你不能標新立異、與眾不同,你抄襲大公司沒有意義。 傳言弄得幾個公司很害怕是作為新的創業公司,你一定要把創新變成你的文化,要忍受住抄襲的誘惑。

他為什麼這樣想:都說周鴻禕好鬥,其實他搞統一戰線才是一把好手......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創業者應當有怎樣的基因? 我的觀點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熱愛,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千萬甚至上億使用者的歡迎和支援為最重要的回報;做特別擅長的事業,可以追逐很熱的商業模式,但是要意識到自己未必是為這個商業模型做最好準備的人;要堅持,因為行業低潮以後, 最後生存下來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恐怕是笑到最後的人;要靠團隊。 領導者或者CEO非常強的驅動力或者執行力,但是技能的互補能夠讓這個團隊更加有利。

他為什麼這樣想:沈南鵬的基因太獨特了:投行出身,然後創業,繼而涉足風投,基本把上市這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摸透了,他和他的夥伴能維持紅杉中國目前的高度嗎?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一個月以前我看了一個報告,報告說美國的科技優勢漸漸在減弱,中國會成為下一個科技的領軍者。 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有很強的危機感,所以創業要有危機感,也要創新,更要有批判性思維。

他為什麼這樣想:據說中國企業申請的專利數量最近幾年逐步上升,但同時各種「山寨」產品也是層出不窮,美國應該有危機感,中國則需要批判性思維。

清科集團創始人、CEO兼總裁倪正東:對於VC行業,2011年會是什麼樣子? 我看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爆炸式的增長,二是競爭。 對VC和PE來說,現在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找不到好的專案,最痛苦的事情是我們的「美女」(專案)被兄弟搶走了。 不管怎麼樣,這確實是我們最大的心痛。 VC經常是這樣,在一個桌上吃飯,桌上大家談笑甚歡,桌外大家都在搶生意。 作為投資人,現在是我們非常痛苦的時候。

他為什麼這樣想:2010年1~11月,中國企業共有416家上市,總融資額為913.36億美元,占全球總融資額的55.4%。 所以,倪總說的爆炸式增長和競爭,整合到一塊就是「爆炸式的競爭」,這才有桌上談笑風生、桌下真刀真槍的場景。 2011,大家能淡定一點嗎?

電子商務的未來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潘曉峰:說到電子商務,無論從資訊的交互角度還是從交易的角度,我想每個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審視創業計畫的時候都不可避免會想到馬雲,想想他會怎麼想、他會怎麼看我們、他會怎麼來應對我們給他帶來的一些壓力。

藍馳創投合夥人陳維廣:我不覺得因為淘寶的存在別人就沒有機會,反而我覺得淘寶做了一件對整個市場有益的事情,第一它幫創業公司教育了使用者,我記得幾年前我的家人上網買東西,通過支付寶買東西,這個過程中淘寶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 現在如果上一個全球網站,不是淘寶的網站大家也很熟,知道怎麼做交易,這是非常好的。

趕集網創始人兼CEO?? 楊浩湧:我覺得創業公司早期這方面擔心更多一些,我們在2005、2006年做的時候會比較擔心,那時候資金也不夠,但是越到後來越發現,歸根結底還是你的公司能做得怎麼樣,最終還是看自己,自己跑得有多快,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有多深, 你給使用者的選擇體驗很好,他一定會選擇你。

敦煌網創始人兼CEO王樹彤:我認為接下來電子商務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一個是跨越個人應用,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甚至微小企業開始利用電子商務大展宏圖;另外,電子商務不僅僅是在區域市場發揮它的優勢,還會在全球, 特別是高度的扁平化、一體化,而且微經濟發展時代,蘊含非常大的商機。

經緯中國主管合夥人徐傳陞:我也在想,到底電子商務是小泡泡還是又是一撥? 這個領域裡,有互聯網經驗,能找到相對的差異化市場,找到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團隊,可能前兩年走得比較辛苦,但是會很快摸出門路來。 所以我們的挑戰應該是在優秀的團隊中,找出路我們是有足夠的勇氣的。

麥包包創始人兼CEO葉海峰:?? 我記得有一次會上提出一個概念:數位產品和物理性產品。 原來的互聯網應用都是數位遊戲,是數位增長。 其實只要找到方法,有投入,找到合適人群,數位應該很快,一年翻個十倍、一百倍都有可能。 但物理增長不是一兩天。 網上零售一個月翻一番很正常,但一個工廠如果一個月翻一番是很恐怖的,你尋找供應商的話要翻一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網上零售未來是否做得好或者做得長遠,是數位增長和物理增長之間協調的問題,誰解決好可能誰就有增長。

IPO熱潮背後

啟迪創投董事總經理羅茁:2010年是國內IPO的好年景,我們也有三個公司上市,確實很不錯。 我要說的事情倒不是說今年好就能夠怎麼樣,是不是看到市場好了就去創業呢? 完全不是的。 做早期投資也是要發現價值,説明這些有價值的團隊去成長。 我們投的第一筆錢的回報,按照發行價計算,是300倍以上的數位。 這也沒有什麼好吹牛的,但是反過來想,大家覺得這個事情有價值、有意義就要堅持十年。 我這個話主要是說給創業者的,你要有這個心態,不要想著明天就暴富。 其實大家是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功。

英特爾投資總監關達成:在投資方面,不但是中國,全球都有很快的高速增長,11月份我們英特爾舉行了一個高峰會,現場我們公佈了18個投資,這18個投資在11個不同國家去做的,所以全球都已經在投資方面有越來越好的方向。 在IPO市場方面,跟中國有關的市場都有很好的發展,比如深圳、上海、香港三個市場在全球來講,2010年的IPO市場也是處在領先的地位。 而且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發展方向,有一些創業公司,開始的時候希望能夠成為境外公司,希望到國外去上市。 其實在2009年已經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企業家希望留在中國,也看到中國的中小企業板也好,創業板也好,是有一個很好的潛力。 當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PE值高一點。

德勤中國合夥人傅建超:上市是企業的終點還是起點? 從我個人的經歷,從過去十年到現在,説明企業上市有成功的,也有沒成功的。 有些上市成功之後,到現在有的已經上了五六年時間,但是發展的步驟是不一樣的,之前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和新東方的俞敏洪做過一些溝通,他也是講上市是一個起點,上市後有很大壓力,要保證30%的增長等等。

北京數碼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鄭海濤:我很贊同的一個觀點,一個公司起一個名字很重要。 創業板這個名字也非常重要,它能夠一直提醒人們去創業。 雖然我們十年前的目標就是上市,但是上市之後是不是就達到了目標? 不是,那只是第一階段的目標,是第一階段的終點,也是第二階段的起點。

紐約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楊戈:上市是企業的起點還是終點,完全取決於企業家自己的胸懷和包袱。 有一些公司上市以後就鬆懈了,覺得上市以後人生非常大的目標就達到了,而且心態也變了,以前是創業的心態,上市之後好像有一點已經成功了,開始有一些享受,很多企業的董事長一上市之後就開始換車、換房,甚至有的開始買私人飛機。 所以究竟是終點還是起點,完全在於企業家本人的包袱和胸懷。

學而思教育集團董事會秘書、資本運營總監楊強:從上市以後的擴張並購來說,我想談一個觀點,上市以後肯定有擴張或者並購的壓力,在做這個事情的過程當中也要堅持把自身的品質保持住,因為即便是你靠並購快速地擴張,並購一家機構以後, 能不能讓這家機構跟你整合在一起,並且實現快速增長,仍然靠的是你有沒有內生性的成長。 從內生性的發展和並購的觀點來講,核心是有沒有內生增長的能力。

創業初期如何建立品牌

北京億瑪線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柯細興:我覺得一個企業品牌要從自己的名字開始,你的名字是你的品牌裡面的先發軍。 我們公司2004年創業的時候,當時的品牌是億起發。 這個有什麼好處呢? 客戶來的時候會馬上記住。 所以在互聯網領域,如何取一個讓你的合作夥伴、你的使用者一下子記住的名字,特別重要。 所以首先取好自己的名字非常重要。

新雅迪傳媒執行總裁衡曉陽:品牌是企業家的事情。 換句話說,這個品牌是企業家一生為之去做的。 我覺得廣告公司不可信,廣告代理公司不可信,諮詢公司不可信,相應的品牌經理也不可信,因為那不是他們的孩子,他們只是來做一份工作。 有這樣一個判斷之後,你就可以把自己一生的要求和你的品牌要求結合在一起。

宣亞國際傳播集團首席戰略官劉新華:但我覺得品牌既是他爸媽的事,也是他周圍親戚,包括社會各界的事,因為不可能爸媽永遠帶著孩子,他還得去托兒所,還得去學校,有很多的接觸點。 同時,我覺得在做品牌的過程中一定要以舒服為原則,另外不要迷戀美女和富男,一定要找跟自己品牌匹配的概念,還要有自己的章法,逐步尋找最經濟的方法去做。

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區副總經理喬旭:一個品牌的誕生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創立之初,這個階段如何實現銷售收入,實現淨現金流可能更重要;第二個階段,當企業有了一定的銷售收入,這個時候可能要關注品牌建設了, 但是此時的品牌建設是以銷售實現快速增長作為前提的,品牌建設只是輔助;第三個階段,企業已經可以抵抗一定的風險,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生存問題,在此階段,品牌建設需要有一定的投入或者一定的關注,它是品牌建設促進銷售收入的增長 ;第四個階段是靠品牌掙錢的,即靠品牌拉動銷售收入增長。

谷歌(中國)線上銷售和運營總監趙東平:我覺得品牌和行銷是兩個概念。 行銷到底是以品牌為目的還是以短期找到銷售機會為目的? 我想澄清的一個觀點是,行銷只是一個重要的管道,如果用谷歌做例子的話,谷歌從去年開始才自己做品牌廣告,在它創業的前11年沒有做過品牌廣告。 為什麼它自己的品牌還是有一定含義呢? 實際上,你的品牌的建立是在你公司運營的每一個環節,跟你客戶發生的關係,跟你員工發生的關係,都可以説明塑造你的品牌。

聚勝萬合副總裁王楠:在創業初期,我覺得要先練內功。 其實最早的品牌依託的是你的產品,沒有好產品的情況下,你砸的錢越多死得越快。 所以我覺得創業初期應該先務實,把自己的產品做好,自己產品內功沒有修煉好的時候出去闖江湖只有一種結果,那就是被別人打趴下。

創業與用人

科銳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高勇:現在市場上找人真的很難,我們聊了半天,大家推門而出,我估計創始人遇到的問題還是怎麼去找到人的問題、把我需要的人找來。 這個找人的過程中你要清楚找什麼樣的人,創業肯定是一個漫長的有點枯燥的過程。

人眾人教育集團總裁杜葵:創業企業招人為什麼困難?這裡有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是我們老想找有能力的人,但是對於創業企業來說,有能力的人往往輪不到我們挑。 因為企業是要快速成長的。 但是反過來要找什麼呢?其實是找素質。 但是素質不容易看到,能力是顯現的。 素質是需要你花時間和功夫,甚至要做一些特別的設計去想辦法看到的。 為什麼同事介紹好,因為他們經歷過,他們相處過,我們的很多員工來自客戶,包括我本人都是先做客戶,然後再做團隊的一員。

開心網創始人兼CEO程炳皓:中世紀的時候培根講過知識就是力量。 現在已經過了幾百年,如果當年醃得很好的一塊「培根」,時間過了太久,這塊「培根」也已經變質了。 當年人們說知識就是力量,因為那是人類的蒙昧時期,是非常愚昧的,沒有什麼知識,所以才要探尋知識。 今天知識非常多,而且知識的更新換代非常快,你知道再多的知識也不是特別有用了,你需要的是儘快掌握最新的知識,你需要的是學習能力,所以我們認為跟知識、經驗相比,學習能力比知識、經驗重要一百倍。

也買網董事長袁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方式是有三個人左右的核心團隊,這個團隊可能是自己的同學、自己的客戶、自己周圍的人接觸一段時間以後覺得有共同的追求,這個是不可複製的。 建立這樣一個團隊之後,再去建立十個人左右的團隊,這十個人可以通過招聘,通過內部提拔也好,通過大家介紹也好,可以保持一定的流動性。

北京健之路電子商務董事長陳海濱:人介紹人確實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重要的是對公司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傳遞。 我們公司的員工確實有一些是熟人介紹過來的,並且我們公司有極大的獎勵,如果介紹人來三個月還在,要獎勵一大筆錢的。 第一,他會選擇類似的人;第二,他會把這個文化傳遞出來,重要的是他有認同感。 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大家發現招人特別難的時候,這確實是很寶貴的。

中公教育集團總裁李永新:關鍵什麼是德。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理解。 我的體會是,德的根本是善,善的本質是不願意傷害別人。 我們招人採用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內部推薦、高校巡講等等,這是技術層面可以探討的。 我1999年從北大畢業出來之後沒有去任何企業就去創業,我家裡很窮,我爸爸媽媽工資很低,我創業最艱難的時候,600塊錢的房租都付不起,像這種企業怎麼去招人、怎麼選人? 這種企業要想真正地招人、選人應做好兩點:第一做好你自己;第二做好你的公司。 你真正把企業做好,讓所有人能夠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天使投資人青睞什麼樣的創業者?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廖理:在美國,天使投資人是帶著愛心去投資,不但給你投資,還能給你帶來很多的説明。 但是他們在投的時候都會做人格的調查,儘管我這個錢是帶著愛心投的,是想培養扶持你,我投的時候都要做嚴格的選擇,而且投資協定非常嚴謹,這個契約精神自始至終都在貫徹。 但是我們看中國的天使投資人很多不是這樣,一暈就給你投了。

聯想之星天使投資副總經理陸剛:對創業者的盡職調查我一定會做的,為什麼做呢? 創業一個是做事,一個是做人,根在做人。 做教育也好,或者賣產品也好,那些產品都是載體,你這個人到底什麼樣。 怎麼去看這個人呢? 我又不認識你,我當然要做盡職調查。 我調查這事是不是想清楚、想透了。 這個人要有契約精神。 在長期的商業過程中是需要契約精神的,作為投資者來講,跟你簽一個協定也是在培養你。 這是一個過程,不要覺得契約是約束。

創業工廠製作人麥剛:我願意合作或者適合合作的人有幾種特質,首先我覺得這個人要足夠聰明,如果不夠聰明,溝通起來很困難;第二要足夠有毅力。 這兩種特質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的時候不是太多。 這兩點擺在第一位。 第二位的是這個人要有認錯能力;第三要有領導能力,你的水準體現在很多方面,最簡單的還是識人和用人。

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一個創業者跟我說話,我會想我腦子熱不熱,頭皮發不發麻。 假如熱了,熱到最後暈了,這時候我一定投。 反過來,如果我得想想,一般我不投。 我想過之後再投的公司一般來說都失敗了。 當你們去找天使投資人的時候,用簡單明瞭的故事讓人聽懂,一般天使投資人比較愚蠢的,就有錢的。 他就是想給年輕、有野心、有活力、有魅力的人機會,所以你要學會怎麼讓他感動,讓他頭腦發熱,要讓他相信你有溝通表達的能力。

著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我認為年輕的企業首先看人。 我在微博上反復說過,創業者是特殊材料造成的,他是非常享受被折磨的過程,不能享受被折磨就不能創新。 我首先要問一件事,這件事是不是倒貼才會幹,凡是倒貼才會幹的人才有希望,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要不然大家早就做約伯斯了。

360安全衛士董事長周鴻禕:我每年也收到很多商業計畫書,大家要眼高手低,要懷著改變世界的夢想,但是要從一個點切入。 早期創業,特別找天使最早階段,一定是從一個點切入。

唔箜搜索創始人、CEO楊甯:投資一個團隊,我主要看兩方面:第一,這個人的頭腦是否清楚,這是非常關鍵的。 其實在創業過程中,你會發現環境變化非常非常複雜,整個世界競爭態勢、市場、使用者需求太多的因素,你能不能在繽紛環繞的環境下找到你該做的事,而不是隨波逐流。 你隨波逐流就完蛋了,如果是朝壓力最小的地方挪,或者往最好的方向挪,挪久之後你是在原地踏步的;第二,要有非常虛心的態度。 你必須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自我認識:我能幹什麼,我不能幹什麼。

TMT的機會在哪裡?

英特爾投資總監吳蓉暉:談到無線互聯網,就談到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無線互聯網這麼多年大家一直認為有發展前途,但一直有一點受到制約和發展的局限,現在隨著無線互聯網終端的興起,近幾年增長量非常大, 大家覺得無線互聯網是到了春天了嗎? 這當中究竟誰會是贏家?

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第一,移動互聯網真正變成互聯移動網,應該是有很大機會的;第二,電子商務經過了這麼多年,使用者積累、使用者習慣也好,包括傳統企業向電子商務的發展,我認為會有很多的機會,並不是說只是有京東商城, 有很多具體的行業肯定會有機會。 另外,B2B這塊,只要堅持下來,就會有機會。

美團網CEO王興:我認為團購這個事情本身有存在的價值,對消費者來講,得到消費者的推薦、得到深度折扣,比其他方式好很多。 這個模式很好,很多人做,上千家。 但是對於想做團購的人沒有區別。 就像北京的馬拉松賽,5000人報名或者1萬人報名是沒有差別的。

快書包CEO徐智明:我們是剛剛上市幾個月的網上書店,我們跟當當、卓越最大的區別是我們的書很少,我們只有幾百種。 第二個區別是我們可以一小時送書上門,為什麼是一小時呢? 我覺得電子商務解決了兩個問題。 當當、卓越已經發展很大了,包括美國亞馬遜的模式已經比較成功,我們的目標不高。

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揚:對於創業者來講,第一,我們今天要去看哪些是大勢,如果這個事情是時髦的,你認為剛剛開始,覺得還有機會做,你就應該做,這點是我不太同意陳一舟看法的;第二,移動互聯網剛剛開始,機會非常多;第三, 我們不要僅僅盯著B2C的機會,更多要看B2B的機會,中國有幾千萬家中小企業,有這麼多行業,在未來隨著中國互聯網化的進程,各行各業用移動互聯網會有很大機會在改造傳統互聯網的機會。

北京百分通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CEO張福連:我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高潮是移動互聯網,第一,手機將取代PC成為個人資訊中心。 中國電腦使用者現在是3億人,每天使用3小時;中國手機使用者現在是8億人,每天使用16小時,「所以移動互聯網的潛在機會是PC互聯網的14倍;第二,中國擁有龐大的移動互聯網使用者群體。 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2010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使用者規模將達到3億,2010年全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收入規模將達633億元;第三,中國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高於美國。

呈天游COO韓靜:據說中小型創業公司的壽命是2.9年,我們公司從2008年初到現在正好經歷了2.9 年的門檻,我們現在還並不算一個成功的企業,正在努力的路上,我們公司現在的定位是互聯網和無線互聯網, 未來是三網融合互通的互動娛樂方式。

傳統行業怎樣與IT對接?

啟明創投合夥人童士豪:肯德基在中國是最大的餐飲連鎖公司,平均一家店服務44萬人,在美國它不是最大的,可是一家店服務6萬人,就是中國最大的連鎖店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既然是這樣,今天的第一名不見得是十年後的第一名。 最後能成功的一定是把這兩者或其中一樣做得非常好。 不能用資料管理,不能有效地管理現有的資源,你不可能成為一家持久的企業。

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傳統行業是最傳統、最大眾化的,競爭也是極其慘烈的,如果靠傳統創新可能很難有超強的競爭力。 管理創新我覺得資訊化手段是最好的利器,它可以讓你跟傳統行業的嫁接產生1+1>2的效果。

久奈(天津)健康用品董事長李弘:我們是做安全套的,在我看來,資訊化是兩點:第一,我們的業務需求能夠運用到IT,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第二,我們的目標顧客都是深受資訊化影響,我們需要去分析、研究他們的消費習慣, 用資訊化的方式來推廣我們的產品。

一嗨租車副總裁蔡禮洪:我覺得一嗨租車最大的特點是我們創業團隊原來都是IT背景,我們對IT的感覺在行業中是有點優勢的,因為畢竟我們是從IT的角度切入傳統行業。 很多傳統行業裡的競爭說到最後一個是創新,一嗨租車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第一個,比如說送車上門、車童的概念是我們在行業裡第一個想到的。

友商網總經理馮頡:關於公司資訊化,我做了2007年到2010年的比較,2007年的時候安全放在第一位,到今天安全已經降低了,因為大家對雲計算已經很瞭解了。 現在的業務需求是隨時隨地能夠管控終端,這是很多老闆最關注的,不管是資金、庫存還是行銷,他要隨時隨地能夠看到。 他在做這個模式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IT系統支撐就很難完成。

德同資本主管合夥人趙軍:互聯網這個創新工具對傳統行業尤其是消費行業起到了顛覆性的變革,這十年發生了什麼呢?我個人的體會是消費習慣的改變,互聯網在十年以前作為雛形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當時大家想的是怎麼聚集使用者,但是怎麼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怎麼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還都是一個疑問,大大的問號,到了今天看起來,互聯網在消費行業已經產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清潔能源:瘋狂之後

北京佩爾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源泉:我們是從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公司。 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不太好做的模式,因為它要承擔使用者的各種風險,包括信用風險、技術風險、工程運營風險,承擔了所有的風險。 合同能源管理有三個模式,即分享型、合同型、保證型。 分享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這在記帳的方式上有個很大的缺陷,每年、每月的收益是不一樣的,你簽了十年的合同,每年收到錢以後在財務上才能反映出來,就是說可能我投了錢以後,我的財務報表很難看見,再去跟別人講故事, 需要講得非常好。

北極光創投合夥人楊磊:儲能行業有兩個挑戰,一個是制動技術怎麼樣做到穩定,因為傳統的技術做大是有很高挑戰的。 另外一個挑戰是源于使用者的,就是市場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即誰為儲能買單。 現在的情況是理論上風電發多少電,電網就收多少,除非風電危及到電網的安全。 所以對發電範圍來說,他們沒有動力購買儲能。

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振華:國家現在出臺政策還不太成熟,原因是中國對儲能領域的研究時間比較短,過去15年全球至少有500個大型專案,沒有一個是在中國做的,導致目前的政策研究缺乏很扎實的理論基礎研究, 包括儲能的經濟效益、一些模型的建立、到底儲能會對整個體系帶來怎樣的變化,沒有這些扎實的研究結果出臺的話政策是很難出臺的。

天津國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渭川:前些年,我想我能把生物材料做出來就成功了,實際上現在看來把材料能夠製造出來,從實驗室的技術到工業化,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但是這不是你成功的標誌。 材料更大的問題是應用研究,你如何把材料進行加工,最後變成一些製品、最後用到市場上,光把材料做出來,一般的公司和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用起來的,所以在應用研究、在它的製造過程中,這些問題都得解決, 這些是我們原來的創業團隊和當初的資源所不能滿足的。

北京三得普華總經理王志泳:一個企業完成一次創新是相對容易的,但是需要能夠持續創新。 首先技術本身就是在不斷發展,本身需要一個持續創新的過程,另外,市場也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需要我們去回應市場的需要。 但是整個過程中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一個持續創新的能力,它可能在幾年裡發展是好的,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瓶頸。

青雲創投合夥人張立輝:投資這個行業看上去很美好,但是要理性。 第一是正確的方向,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第二是正確的人,人需要有包容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或者說有學習能力,你可以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同時是執行和耐心,這個過程是從一個階段走向另一個階段,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持續大家的耐心也是很重要的。

生技健康的癥結

蘭馨亞洲投資總監李煌:生技健康可能是一個雙重機會驅動的領域,一方面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大家越來越注重醫療健康的投入,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大家的消費傾向越來越強,是有市場機會的。 同時它也有一個體制變革的機會,這幾年醫改各種各樣正面、負面的新聞都有,這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客觀上也說明這裡面的機會巨大。

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段成卉:在醫療行業裡,一個企業要生存的話,我認為需要具備三方面的特徵:第一是技術領先,不管是藥品還是設備,國際上技術領先的大牌企業依然會佔有一定的優勢;第二,普通的消費品一定要有足夠的低成本, 和基本醫療保障藥要匹配;第三,大家都在挖金子,我在賣牛仔褲,就是做IT,真正把效率、資料、服務等有價值的專案挖掘出來。

百奧維達中國基金投資總經理卓冰:我認為生技健康領域有兩個發展趨勢,第一個是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特別是表現在製造業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它的分工越來越細,有大量的包括在管理服務、健康服務各方面的企業,在產業鏈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束縛中國醫療產業發展的最大一點是把醫生綁住了,不允許他們流動,中國最好的醫院是三甲醫院,中國13億人口大約500多家,中國註冊醫生差不多200萬人左右,最好的醫生都是高度壟斷在500家三甲醫院。 這個行業要想發展,就要讓醫生自由流動,只有這樣,其他的醫療機構才能有機會把專家的經驗複製出來,如果不允許流動就不能複製。

泰邦生物集團公司CEO趙朝明:現在我們很多高端產品都來源於國外,包括電子產品都是GE等大公司生產的,產業裡罐裝線也好,檢驗線也好,小小的設備都是幾百萬、上千萬從國外引進的。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從資金上得到保障,另外大量引進人才,我們國家在人力資源方面目前跟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非常好的成本優勢。

康復之家創始人柏煜:不管強生也好,羅氏也好,他們在國內短期內可能沒有遇到過多的抵抗,但是我們已經看到國內很多上市公司,比如說久安這樣的企業,他們生產的血壓計在國內獲得了成功。 在市場的競爭中,除了宏觀的競爭,還有微觀的競爭,當我們在微觀的競爭中一仗又一仗打贏的時候,整個戰役應該就能贏了。

創業者需要怎樣的創業環境?

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各位嘉賓有的是政府支援的,具有政府背景,也有非政府部門的,但是對於創業也是非常情有獨鍾的。 我們的話題是關於創業環境,我想問問各位嘉賓,在下一步的創業環境中,哪一兩件事兒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招商銀行總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雷財華:我覺得在創業環境上政府一定要放手,當然需要採取一些扶持措施。 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創業環境要市場化,不能生拉硬拽地講創業環境,而是要用市場化的角度。 大家説明企業成長的時候各自有商業利益,這樣的模式才會持久。

蘇州工業園區財政局副局長、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沈曉明:我覺得有兩個方面是比較重要的,首先是政策環境,因為初創期企業的發展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需求,一個是資金的需求,一個是人才的需求,應該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給企業很多的支援。 另外,服務體系的建設應該包含多個層次 。

杭州東部軟體園董事長宋小春: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市場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現在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發展環境比過去差一些,為什麼? 因為現在每個行業裡都有老大,很多行業裡還有壟斷,新興行業有很大的風險。 這些企業要成長的話,不能從市場上獲得營養,它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這個。

德勤中國首席策略官顏漏有:我們在談到創業環境的時候,有兩個環節很重要,第一個環節是政府,因為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創造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讓創業者更容易成功。 第二方面是VC、PE,包括金融機構。 從中國整個創業生態來看,我們需要有更多的VC專注在早期,以現階段來看,太多的VC是專注在中後期,已經快要上市了。

上海大學生創業基金會副秘書長祁玉偉:我們現在太多的錢在後端,去年300多億元人民幣基金,80%都是投入後期的,前面的錢很少。 我們看一下北美,前面的錢比後面多,有的說兩倍,有的說三倍。 如果小樹苗都沒了,何以成為森林呢? 就是前面一定要大量投入,有那麼多熱血青年,我們給他們施肥也好,澆水也好,後面才能成長起來。

來源:創業邦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