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為投資人做解析:抓住家長K12藍海依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家長
幼兒啟蒙軟體和成人自學工具在國內風生水起,小學教育輔助的工具卻乏善可陳,專注這一領域的產品更是難得一見。 鄧嘯明專注家庭輔導工具領域已有時日,期間與投資人多有溝通;發現投資人對這一領域的認識仍嫌生疏,稍有誤解。 本文來自《芥末堆》,對投資人的誤解進行瞭解析:認識一:家長不願意參與孩子學習換個時髦的說法是:小學生家長沒有這個「需求」!這是我在交流中聽到次數最多的說法,也是「殺傷力」最強的否定理由。 但是這個認知有問題!原因不解釋,直接看資料:2011-2012年期間本人在學而思師資培訓部任職,參觀小學數學高年級課程50個課次(每次3小時)以上,基本上陪聽家長與學員人數之比都能保證1:2以上。 低年級數學旁聽人數更多,學而思遠大路教學點每學期排課30節以上,幾乎所有班級裡面的家長人數都不少於學生人數。 大量家長旁聽在一線教師當中是熟知的常識。 所以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家長都非常願意參與孩子的學習。 在學而思,旁聽家長裡面更有約有四分之一會帶上筆記本全程聆聽,辛勤筆記。 旁聽的家長裡面包括了大學教授、PE投資人、外交官員、培訓機構老闆、全職太太、全職爸爸等等!家長們深知家庭輔導的重要性,熱切地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卻苦於有限的參與途徑!試想通過手機軟體提供便捷的參與方式, 讓家長高效地完成這份心意,那將是多大的一片藍海!認識二:有了培訓機構,家庭教育就不重要了大量國內的家長會覺得:學校老師講一遍,課外老師查漏補缺一遍,自己就不需要(不忍心、沒能力)再操心孩子的學習。 這也是有問題的!事實是:家庭教育始終是最重要的環節。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可以劃分為三部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促進學生的知識吸收和品德培養。 單就知識吸收而言,學校與培訓機構講授的知識越多,家庭教育需要呼應的內容也就越多。 家長經常被要求關心孩子的學習、及時給予回饋,但是很少有家長的回饋能讓老師滿意。 因為不聽課的家長其實做不到有針對性的呼應、配合。 這時候家長需要一份簡單的操作指南,羅列需要呼應的要點或者注意事項。 此外,品德培養部分同樣需要智慧的工具支援。 2008年中國教育學會在浙江調查了4536名家長,結果顯示89.7%的家長非常渴望參與「親職教育」(教家長教育孩子),但是他們一學期最多能抽出2-4個小時來學習。 有限的知識儲備和複雜現實之間的矛盾正是對智慧化工具的需求。 寬泛地說:學校教育逐漸現代化,課外培訓已經走在了時代前沿,但是家庭教育的傳承方式卻依然跟孔子時代相當,即「父傳子、子傳孫」。 所以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不論是德育還是智育,家庭教育都是最容易、也最需要用新技術強化的短板。 認識三:家庭輔導涉及廣、主觀性強,無法整合成移動產品投資人可能有經驗: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觀,每個孩子都有個人化需求,一款移動產品很難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這種觀點在邏輯上是對的:高度的差異性始終是教育數位化的難點;缺少有力的教育理論支援,行動裝置也很完成嚴謹的判斷。 但是另一方面的事實是:工具性的產品可以實現部分的方案集成。 我們專注研究家長輔導孩子的過程,將整個過程拆分為更小的行為或者領域,然後就可以在特定的環節提供恰當的產品,從而抓住服務家長、抓住使用者。 以小而美的產品切入家長群體,將來它可以成為家長端的流量入口,為高級的服務提供大資料的支撐。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家庭教育渴求智慧便捷的輔導工具,在這一藍海中我們可以嘗試為家長的德育或者智育提供小而美的輔助工具,繼而打開一片使用者的缺口。 下圖紅色框中即為小學階段輔助教育成果的主要APP(其他區域則表示相關、做參考的APP)。 紅色框中APP的來源與功能劃分涇渭分明:左邊的產品針對學習者本身,適用3-8歲兒童,具備簡單的教育功能;右邊針對學生家長,全部為培訓機構開發的CRM系統,具備部分家庭教育輔助的功能。 相比時間軸最左端的幼兒啟蒙軟體和靠右端的成人自學工具,小學教育輔助的工具乏善可陳,專注這一領域的產品更是難得一見。 申明:本文討論僅限於小學生(6-12歲)家長的家庭輔導工具(移動互聯網產品),不涉及網校課程、兒童遊戲、興趣或者拓展類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