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級資料中心雲網路格局嬗變:雙寡頭時代來臨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資料中心 運營商 雲計算 電信

8月1日上午綜述,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日子是越來越難過。 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業務需求,爆炸性增長的資料流量,越來越便宜的通信資費,正在給運營商帶來管道化的風險,而雲計算則成為運營商突破當前困境的利器。


運營商擁有豐富的IT基礎設施資源,也擁有覆蓋全國的網路與交付體系,更是擁有強大的客戶服務能力和信譽保證,是天然的雲服務提供者。 但現在,大規模部署的雲計算正悄悄給網路性能和IT管理帶來超乎想像的挑戰。 而如何化解這些挑戰,就成為了擺在運營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市場新機遇。


當然,機遇只會青睞于有準備的人。 審視電信級雲就緒網路背景下雲內互聯、雲間互聯、雲端互聯的不同需求,傳統單一的網路技術方案勢必細分,針對不同網路功能特性和客戶群體進行優化和整合。 運營商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為例,在今年他們都將資料中心核心交換器從傳統的都會區網路交換器集采中分離出來,單獨進行招標採購。 雖然採購量並不是很大,但卻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運營商們開始邁入了雲就緒網路的新時代,也將引導更多的行業使用者邁入其中。 在這個向雲就緒網路的演變過程中,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逐漸從原來的七國八制演變為雙寡頭格局。 一個是坐擁全球六成市場的老牌霸主思科,一個是憑藉著專注和創新快速成長的H3C。 在這場充滿變革的時間和耐力的雙重競賽中,未來的產業格局又將會走向何處呢? 誰才是電信級資料中心雲就緒網路最佳的合作夥伴? 面對華為這樣的「野蠻人」,傳統的廠商又該何去何從呢?


新世界


雲計算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它包含很多業務、多個層次,不同廠商、不同運營商心目中的雲計算不一定是同一個東西。 理解雖然有所不同,但運營商的做法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加大對於雲計算和資料中心的投入力度,並且成立單獨的機構來運作,以期能夠領先即將到來的雲世界。


前年,中國電信投資近10億在成都建設超五星級的「西部資訊中心」,可容納超過3500個標準機架,存儲能力不少於1000PB,出口頻寬達1Tbps,是目前國內已投產的最大資料中心。 在本月,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在總經理辦公會上也表示,今年將會在成都興建雲計算資料中心,可容納超過5000個標準機架。


中國移動則宣佈在未來三年內投資超過100億元,按照「兩級三類」的戰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資料中心建設,既要滿足自身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的需求,也要能夠為政企使用者提供雲計算服務。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宣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和重慶興建雲計算資料中心。


中國聯通也啟動了規模龐大的沃雲計畫,計畫在三年內在全國建設七大業務生產基地,並同步推出面向公眾的沃雲服務。 各大業務生產中心的關鍵設施之一,就是基於雲計算的資料中心。


除了啟動規模龐大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運營商還開始對自身架構和業務形態進行調整,改變以前做像做房東一樣出租機房空間,稍加變通就可以向基礎的雲服務演進。 但網路服務品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IDC機房價格的高低,資源瓶頸仍在於網路。


正如H3C公司運營商解決方案部部長孫暉所說,「運營商做雲計算,網路必須先行,充分考慮到今後三到五年雲 計算規模迅猛增長的需求,否則將對現有網路形成巨大的挑戰。 」


新網路


在雲計算和資料中心發展早期,挑戰主要在於伺服器、存儲、 軟體和管理等方面,網路反而並不佔據主導位置。 但是伴隨著以運營商為代表的公有云云服務的出現和興起,動輒幾千萬、上億的使用者規模,與企業級雲計算相比,規模效應愈發明顯。 雖然運營商的雲計算架構內外有別,但最終的定位是要做雲計算的服務提供者,必須要達到大規模的雲計算成本才低,才有經濟效益,服務才更好。


從業界普遍認可的雲計算網路分類來看,無論是資料中心內部的雲內網,資料中心之間的雲間網,還是資料中心與使用者端之間的雲端網,都對高效無阻塞的交換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更迫切的需求是雲內網,新的應用趨勢要求新一代資料中心網路方案必須具備高萬兆寬口密度、40Gbps/100Gbps介面、虛擬化能力、突發流量吸收、IPv4/IPv6支援、綠色節能等特徵。 傳統資料中心的縱向收斂型網路已不能適應雲計算承載需求,必須採用具備雲計算特徵的新型網路架構進行資料中心建設。


單個資料中心的容量總歸有限,隨著雲計算業務的發展,雲間交換的資料量將激增,給現有IP都會區網路和IP骨幹網帶來巨大壓力,甚至有必要建設一張新型的雲骨幹網,專門承載雲間交換的流量,提供獨立的互聯網絡實現雲間高速交換, 目前部分省市運營商已在試點跨地市連接資料中心。


雲計算不僅需要伺服器和存儲實現虛擬化,網路設備同樣需要與時俱進。 虛擬化的網路不僅可以實現網路資源的動態調配、線上擴展,也簡化了網路設定與管理,大大提高資料中心網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由於不同時間伺服器上分佈的應用都是動態調配的,伺服器之間交換頻率也較現在獨立應用高許多,所以雲計算環境下流量特徵更為複雜、更難預測。 這就需要網路產品和解決方案針對這些需求實現網路的整體的變革,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流程化、開放化、智慧化成為必備要求。


新格局


雖然都已經摩拳擦掌有一段日子了,但運營商目前仍處於大規模部署雲計算之前的準備期。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三大運營商都具備比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但在資料中心基礎網路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空間,因為運營商對於網路交換的理解,更多的集中在都會區網路交換上。


越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就越是需要有良好技術「嗅覺」、創新能力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公司為其提供支撐。 之前,這個市場特別是資料中心核心交換器領域,基本上被思科所壟斷。 但伴隨著瞻博網路、H3C、DELL等企業的崛起,思科的江湖地位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


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思科更是丟掉了頭把交椅的位置。 據H3C行銷副總裁王巍介紹:2010年H3C在國內企業網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思科,H3C/HP全球市場份額2010年占12%,同時2011年上半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未來幾年H3C市場份額希望提升至20%以上。


從全球的市場格局來看,資料中心雲網路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積澱之後,雙寡頭壟斷的格局正在愈發明顯。 思科仍將佔據頭名的位置,而H3C則緊隨其後,並逐漸拉開與第三名的差距。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家企業不得不提,那就是重新進入企業級市場的華為。


但要想在企業級網路市場有所斬獲,除了自身過硬的產品技術之外,時機也非常關鍵。 在包括大型製造、金融、電信、政府、醫療、教育等高價值市場上,使用者對於資料中心雲網路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關注的,這就要求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產品要是經過驗證的,而這是華為最大的軟肋。

(責任編輯:蒙遺善)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