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閘道的技術優勢是什麼?在這個領域裡到底發生了多少的整合? Taneja集團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5707.html">公司創始人、諮詢分析師Arun Taneja回答了與雲計算閘道設備相關的關鍵問題, 以及他們在災害復原和主存儲用例中是如何考慮這一因素的。 請閱讀下面的談話,瞭解更多詳情。
雲計算閘道設備是單獨購買的,但是它們是不是會發展成為內置產品呢?您的看法如何?
Arun Taneja:簡單地回答:那是完全肯定的,但是我必須指出的是我們所有人都無法預期這個具體的時程表。 讓我們來分析市場上的這一態勢吧。 大部分提供給大型企業和中小型公司的存放裝置都是來自于EMC、IBM、惠普、戴爾、NetApp以及日立等老牌企業的。 而且他們這些公司也都在從事著磁片磁碟機銷售業務。 對於他們來說,銷售大量的存放裝置就意味著年度非常好看的報表數位。
這些類型的閘道基本上就是讓雲計算成為存儲元件;他們主動地推動這個閘道解決方案快速實現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不過話說回來,我知道,事情總是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的,而且最後它總是會實現。
當你看到閘道的一些最新功能時,你覺得其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
Taneja:我完全同意,雲計算閘道產品正在開始走向成熟。 我認為,作為一個市場,我們已發展到了第三階段。 現在的問題是,哪一個功能更重要?我必須說,你應當問一下自己,‘雲計算閘道設計初衷中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因為市場上有很多的閘道產品,有些主要關注提供主存儲功能,有些則專注于備份和災害復原(DR)應用,有些是歸檔功能,有些則是協作功能。
這裡,讓我們來考慮下主存儲型的閘道,如StorSimple。 在這種情況下,緩存、資料複製、壓縮、快照技術、克隆、基於雲計算的快照以及基於雲計算的克隆。 對於主存儲來說,所有這些功能都是極其關鍵性的。 此外,我還要加上減少延遲的技術。
這是個最說明問題的用例。 那個擁有最大需求數量的功能就是最需要實現的功能。 現在,舉例來說,如果你考慮DR和備份應用,那麼很顯然,壓縮技術和WAN優化一定是這兩個應用的共同主題。 但是,針對DR應用來說,你可能會希望設備是物理的或虛擬的。
那麼,為什麼會希望虛擬裝置呢?因為,你需要能夠在雲計算中創建該設備,這樣你就可以選擇在雲計算中運行應用程式了,這樣你就能夠在雲計算中重新創建整個基礎設施類以便於遠離這個災難;或者你也可以讓應用程式在其他地方遠端運行, 但是你仍然需要訪問在雲計算中的存放裝置。 那樣的話,就只能通過這個雲計算閘道設備來訪問了。 因此,這樣一個虛擬裝置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這是一個DR的例子。
我們都知道微軟公司剛剛收購了StorSimple。 你會希望在雲計算閘道的領域內有更多的整合嗎?
Taneja: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微軟公司為什麼會收購StorSimple吧,也許思考一下他們的收購動機會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微軟公司希望盡可能多的資料都被納入他們公司的Windows Azure中。 因此,他們高效地買下了這個閘道並提供給公司和他們的客戶。 他們會如何包裝,他們會如何賣掉它,以及他們是否會讓這些設備出現在他們的服務中,還有待觀察。
但是,微軟公司的野心是巨大的,因為他們沒有需要保護的舊硬體。 因此,這將是最有可能繼續深度開發閘道產品的那類公司。 當然,谷歌公司也會想到,有著相同野心的另一家大型雲計算供應商也會想到。
目前,Amazon公司已經完成了他們自己的閘道產品,但是Amazon的硬體設備水準是相當薄弱的。 這完全只不過是把iSCSI轉換至REST(表述性狀態轉移)協定或REST API(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因此,在某個時間點上,他們可能會決定,他們需要一個更強大、更完整的引擎或設備。 作為這些現有小公司的收購者,他們實際上會成為有力的候選物件。
存儲經理如何能夠洞悉閘道產品的優缺點?
Taneja:好吧,讓我們再次用之前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試圖解決的這個問題是什麼?我們是否試圖把主存儲作為雲計算存放裝置?我們是否試圖把雲計算用於備份、DR、歸檔或協作應用?一旦我們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那麼我們就會分析需要包含在該設備內並提供良好應用體驗所需的最小功能要求。
這就是我完成這一工作的方法,也是我如何確定一個設備在其架構和產品形式上是否完整的方法。 因此,如果有這麼一個設備,它的所有工作就是把資料中心端發出的iSCSI資料流程轉換為用於雲計算端的存儲桶。 這就是你所需的功能集合的底線,但它並沒有包括資料複製、壓縮和WAN優化。 如果你有數以百T的資料來自于資料中心端、來自于應用程式,那麼在雲計算端就會有幾倍于百T的資料,而且這些資料都需要你來支付相關費用。
好吧,如果我把100TB的資料量降至10TB,你會覺得如何?這樣一來,我就為這個IT公司節省下了大筆的資金。
讓我們來談談檔共用和檔同步吧。 您認為這是所有閘道設備都將具備的功能嗎?
Taneja:順便說一句,這是雲計算的一個非常好的用例。 目前,有大量的產品已提供了簡單檔共用的服務,例如Apple的iCloud。 在這個場景中,IT是非常簡單的,我是使用者,這些是我的檔,我正好把它們存放在iCloud中;如果我正好有5、4、3個設備、Apple設備, 那麼實際上我可以通過這些設備訪問這些檔,我就可以使用iPad、iPod,等等, 等等設備進行檔共用。
然後,你就有一整系列其他將該功能發揮至極致的協作工作,可以由身處世界各地的五個人共同在同一個檔上協同工作。 當然,這會要求非常複雜的鎖定機制和非常複雜的存取方法。
在設備級,我們確實有一些諸如Panzura這樣的公司在關注著協作功能。 所以,事實上閘道就是專為協作而設計的。 雖然它可能還會有一些其他的功能,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協作。
所以,隨著時間推移,我想部分功能將出現在一些現有的閘道產品中,但複雜的協作還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所以,我希望在市場上會不斷出現非常注重協作功能的設備。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