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創業史為原型電影《社交網路》熱播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電影
楊琳樺 以Facebook創業史為原型的電影《社交網路》目前正在美熱播,並創下瘋狂票房紀錄。 Well,一個幾乎真實的故事,聰明的哈佛學生,傑出的矽谷創業公司。 有些人在其中看到「情深說話未曾講」的愛情;有些則讀到人性的背叛和醜陋;我以為這是一個非常適合國內創業團隊觀看的電影,因為它幾乎涉及技術公司在創業早期所有可能經歷的問題,如創意糾紛、Technology guy與Business man的衝突、VC與Team的微妙關係,及好友創業卻最終反目。 電影從馬克失戀講起,遭受打擊的馬克在喝酒同時入侵哈佛學校網路系統並製作了一個供學生對校內辣妹進行評分的網站「Facemash」,因兩小時內達到數萬流覽的成績,此事引起溫克萊沃斯兄弟的注意,後者正著手建立一個社交網站, 需要技術高手的加盟。 這是Facebook最著名的一段舊史也是電影最重要的噱頭,但誠實說類似「剽竊」故事矽谷每天都在發生,比方說原合夥團隊突然分拆為兩個,並為創意擁有權訴諸法律,是否能成大八卦取決於該創意最終被到達的高度和執行結果, 但這部電影指出了Facebook成功的產品邏輯。 在第一次見面中,馬克問了兩兄弟一個問題——「你們和Myspace有什麼區別? 」如果沒有「Facemash」的火爆,馬克可能無法立刻意識到Facebook的未來性。 由於前者讓哈佛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學校的辣妹,她們每天都在校園裡行走,「裁判」很熟悉,所以興致勃勃。 同樣,Facebook啟動的核心使用者是Harvard.edu,獨一無二嗎? 只有哈佛學生能夠進入,這是Facebook與Myspace的關鍵不同。 在判斷一個專案時,美國很多風投都會說,需要the right leader, the right product and the right vision,作為技術高手, 同時馬克所具有的對產品極其出色的直覺與管理能力保證了Facebook的起步;接著,兩位完全不同business人物在電影中出場了。 第一位愛德華是馬克老友、Facebook創業資金投入者和早期CFO。 這是一個典型的傳統business man,他對專案的所有計劃就是費盡心思販賣廣告。 但第二位人物的出現,使愛德華顯得愚蠢,後者肖恩也就是美國著名Napster的創始人,他是馬克的最初偶像,也給了馬克幾個至關重要的建議。 除放棄廣告、將「TheFacebook.com」變成「Facebook.com」外,他說,馬克應該到加州矽谷去。 或許留守哈佛馬克一樣能將Facebook做大,但遷至矽谷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它至少讓Facebook的發展加速了好幾倍。 如果你讀過《Inside Facebook》會明白,除占美國三分之一風投資金外,矽谷還有另一獨到之處即人才鏈。 只有東西靠譜,大公司穩拿高薪的有經驗的人士會蜂擁而至,甚至不需薪水,只需期許股權,世上恐怕沒有一個地方能像矽谷擁有如此多經驗豐富而敢冒險的人士。 這也是初出茅廬的start-up能在矽谷橫衝直撞的原因,這些資源使年紀輕輕沒有經驗的小夥子能站在「巨人肩膀」與龐然大物作戰。 事情似乎就此發展下去,肖恩成為馬克最重要的商務輔助人士,但電影中有一個很小細節,是馬克與肖恩關於情感價值觀的一場討論,為之後整場故事的變局埋下伏筆。 在Facebook之後的發展中,因為風投的陸續入資,愛德華在不知情下股份由30%多被稀釋至百分之零點幾,從一個完全大股東變為微不足道的小股東。 這或許是肖恩的主意,但至少得到過馬克默許。 當愛德華從紐約趕來大發雷霆時,他被肖恩殘忍地羞辱了一頓,一無所有地離開了公司。 很早以前看這部電影預告片時,我曾以為它會像那本原著的副標題一樣使馬克或Facebook遭殃,但看完電影我沒有這個擔心,反倒「馬克」所顯現的個性,與我在矽谷見聞相當,這種個性在後來Facebook的發展中越演越烈, 那就是獨立判斷及馬克做事風格所表現出的與他年齡並不相稱的」精准「。 2010年的馬克幾歲? 26。 過去幾年,Facebook一直流失中高層現象曾引起矽谷關注。 所有離開的人中似乎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即與這位年輕人一起工作不容易,如果把事情搞砸第二天就會變成不受歡迎的人。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表現了馬克身上一些不成熟的部分,但奇怪的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位「天才」。 考慮到他總是用實際結果證明讓公司走在對的路上,他的風格也許不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