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雲計算未來的可怕,大概是因為未來雲計算也將跟戰爭聯繫到一起。 似乎這樣的論調讓人有些難以接受,畢竟在和平時代,戰爭是一個略顯敏感的詞彙。 但是IT界炒的火熱的雲計算為何又能和戰爭出現交集呢? 未來戰爭又會不會利用雲的力量變得更加殘酷,或者反而出現一番不同的景象,這確實是很值得關注的。
在對雲計算和戰爭的關係進行解析之前,我們有必要對雲計算相關的部分概念進行一定的瞭解,畢竟從當下的環境來看,雲計算已然是IT行業的寵兒。 「雲」不難理解,但是當它和「計算」連在一起的時候,其中的意義就變得寬泛且模糊起來。 部分分析師和公司將雲計算簡單地看做是計算的升級版——即傳統互聯網所提供的一堆虛擬伺服器的集群。 還有一部分人則定義得比較廣義,在他們看來,處於防火牆保護之外的一切使用者消費的事物都算「雲」。
Gartner高級分析師BenPring評價道:「它正在成為一個大眾化的詞語。 」這個大眾化的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業內很多看法,比較的能夠讓人接受的是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佈在大量的分散式運算機上,而非本地電腦或遠端伺服器中,企業資料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 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電腦和存儲系統。 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 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儘管說是想用水用電,但是之間還是有一些差別,這裡就不在過多闡述。 下面我們就看看現在戰爭的一些特點,尋找一些切合點,證明雲計算跟未來戰爭還是有一些關係的。
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決辦法。 也可以解釋為使用暴力手段對秩序的破壞與維護、崩潰與重建。 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花了1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花了40000億美元,朝鮮戰爭3400億美元,越南戰爭7200億美元,波斯灣戰爭1020億美元,第四次阿以戰爭210億美元,阿富汗戰爭1160億美元, 兩伊戰爭1500億美元,美國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襲費用是250億美元。 二戰日軍佔領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口捲入戰亂,戰場上雙方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1億人,大約9000萬士兵和平民傷亡,3000多萬人流離失所。 說到這我想,以後因為雲計算,戰爭一旦發生,後果會更嚴重,還是人員傷亡可以減少一點,其實這不是我們最為關心的,我們還是希望戰爭不要發生的好。
雲計算對於模擬類比訓練也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當今世界,除了美國外,沒有一個國家會不斷地通過真實的戰爭來鍛煉部隊,其他國家提高軍隊作戰能力的主要手段就是訓練。 但訓練與實戰之間必定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 目前,如何在訓練中讓軍人體驗真實戰場的氣氛仍舊是困擾各國軍方的一個大問題,但雲計算的出現,將使各種深度模擬訓練成為可能。 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使士兵在高度模擬的環境中訓練。 這將使軍事訓練的實戰氣氛更濃,大大縮小訓練與實戰的距離。 訓練走向實戰化,軍隊的戰鬥力必將大幅提升。
這樣看來目前的雲計算在軍事戰爭中的應用還是更多的用於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 這樣看來對於一個國家的國防水準提升有更大的説明,因此雲計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維護了世界和平。 無論雲計算怎麼樣發展,朝向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和平有效的應用應用雲計算應該是行業內的一致看法。
雲時代的來臨給很多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是更多的是改變原有的一些過時的舊的技術,在整合資源減少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優勢還是明顯的,雲計算跟戰爭的關係,其實說白了就是雲計算應用於軍事行業,提高軍事行業科學性的一種表現, 因此也不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