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30家與納斯達克30家:一代人兩條路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家 納斯達克 創業板 奔馬
儘管是同一代人所創造,但創業板30家和納斯達克30家本質上是不同商業哲學的產物  文|《創業家》雜誌社社長 牛文文  同樣是源自中國的創新型中小公司,創業板30家和納斯達克30家的創始人有什麼不同?  光是這個問題的提出,就讓《創業家》雜誌和HAY(合益)集團雙方的工作人員沉浸在一種興奮甚至亢奮的情緒中。 中國如今似乎是全球各種商業創新潮流的巨大試驗場,它在默默向世人展示著創造性和多樣性的魅力,而創始人是其中最具活力的物種之一。  研究果然發現了一系列有趣的差別(參見本期《創業家》雜誌封面專題「創始人物種研究」)。 一個強烈的印象是:這兩個群體,實質上是一代人,只不過命運讓他們走上了兩條發展道路。  納斯達克30家和創業板30家的創始人,絕大多數都出生在1960年代和1970早期,在80年代上大學,90年代晚期創業。 從年代上看,他們是同一代創業者。 但這同一代創始人,因為上市時間相差了整整一倍(5年),往往被誤以為是兩代企業兩代人。 以華誼兄弟創始人王忠軍為例,他的投資人阿裡巴巴馬雲和分眾江南春雖然比他稍晚創業,但早已名滿天下,難怪王忠軍的華誼兄弟在人們印象中,就好象是這兩家牛公司孵化出來的子公司。  儘管是一代人,但創業板30家和納斯達克30家本質上是不同商業哲學的產物。 納斯達克30家創始人以海歸為主,基本上都深受美式新經濟商業理念的影響,他們創業時幾乎就有鮮明的創造性的商業模式,都接受了美式VC的投資,都信奉先做大流量/規模再考慮盈利的哲學,都癡迷于速度和爆發力,在創業5年左右快速上市 ——上市地都在納斯達克和香港。 他們是「美元下的蛋」,是美式商業思維和美式資本滋養出的「明星」。 假如要給他們一個形象的稱謂,我願意把他們稱作「奔馬」。  相比之下,創業板30家創始人則更像是一群「駱駝」(參見《創業家》雜誌2009年第10期封面文章「駱駝公司」)。 納斯達克創始人往往源于對產業趨勢和新技術新模式的突破,因而能得到海外VC的青睞,敢在業務虧損的情況下靠VC的錢放手一搏;而創業板創始人往往在細分的利基市場起家,更多地依賴于各方面資源關係的積累,逐步從量變到質變。 他們比「奔馬明星」普遍晚5年上市,讓這些創業板企業的創始人練就了更強的忍耐力。 他們身上有更多的本土生存智慧,穩健、周全、耐心。  「奔馬」和「駱駝」,誰會更有未來? 這恐怕是讀者更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這個創始人物種研究的深層動因。  「奔馬」已經接受了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 納市30家,迄今已有50%的公司股價破發,40%的創始人已經被迫離開公司。 但與此同時,少數幾家經受住了考驗的公司,如百度、盛大、網易、攜程等,資源進一步向其集中,有望奔向國際一流公司。  「駱駝」的路還剛剛開始。 不過,從A股市場的特點和歷史慣性考慮,創業板企業也許不大會經受納市30家兄弟那麼嚴酷的考驗。 可以預料,30家中的大部分企業能夠比較輕鬆地滿足創業板規定的條件生存下來。 而駱駝型創始人的本土生存智慧,也會讓企業發展得更平穩。 最重要的,他們不大會像王志東、吳鷹那樣,被迫因經營不善或股東分歧而下臺。  但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可以大膽預測,創業板30家將更難出現人們期盼中的可以代表中國的國際一流公司。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