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變臉:資金集體睡大覺 風投缺乏安全感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板
安全感
■《今年高交會難覓創業板》續 今年的高交會上,「創業板概念」空前黯淡。 從一片叫好到備受質疑,短短2年間創業板迅速變臉。 而創業板企業,也在享受財富的光環效應下,集體面臨制度大考。 超募、套現、發展停滯...... 創業板暴露出的問題,不僅讓股民失去信心,更是讓投資方連呼可怕。 有投資者因此認為,在創業板推出兩周年之際,盤點審視創業板,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超募 資金集體睡大覺? 創業板的神話,帶給企業巨額財富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宣傳效果和無形財富。 2009年,隨著第一批創業板名單的公佈,深圳華測檢測作為首批創業板名單中唯一的一家深圳企業而備受關注。 伴隨著鵲起的名聲,包括華測檢測在內的創業板企業也幾乎都獲得了盆滿缽滿的大筆資金,眾多創業板企業都出現了資金超募現象。 自創業板掛牌之日起,創業板資金超募就成為常態化,據W IN D資訊統計,截至上週末共有275家創業板公司實現了成功發行並上市,合計募集資金1940.065億元,較原定計劃的6 7 2 .5 6 3 1億元多出了1267.5019億元,超募比例高達188.46%.但另一方面,當前宏觀政策收緊銀根,眾多企業急需資金,而眾多上市企業圈來的錢卻還在睡大覺,要麼無所事事閒置浪費,要麼買房買地挪做他用。 根據平安證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有84.66%的超募資金閒置于銀行。 對此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分析認為,超募資金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目前超募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使創業板公司可能正步入「破壞性成長」的歧途。 對於華測檢測,同樣也面臨超募的問題。 華側檢測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陳硯告訴記者,華測檢測總共超了兩三個億。 不過這筆資金並沒有「睡大覺」,而是拿出8500萬元專門用於並購。 陳硯坦言,公司也要拿出一部分資金建樓,不過不同于其他公司進軍房地產,他們是要建立華東基地,建造特殊要求的實驗室,來應對長遠的發展。 陳硯認為,資金募集本來就是一種供需關係,出現超募也證明了企業的競爭力,說明資本方對公司的未來發展看好。 但陳硯也表示,企業發展還是應以主業為主,買房買地也要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不能片面進軍房地產,否則將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長遠發展。 [page] 套現 高管辭職為了錢? 超募之外,更令股民擔憂的,是創業板企業集體出現的近乎瘋狂的「高管套現」潮。 根據深交所公告統計,去年11月1日以來,創業板高管離職公告超過170份,而且高管套現呈現加速趨勢,僅今年11月以來半個月的時間裡,滬深兩市共有14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東減持,累計減持數量達7.58億股,涉及金額達72.4億元。 記者查詢發現,華測檢測成為引發創業板高管離職套現風潮的首家公司。 2010年,華測檢測的高管紛紛離職,1月26日獨立董事陳英辭職,成為創業板企業的第一位離職高管。 此外6月1日副總裁魏屹辭職,6月30日副總裁聶鵬翔辭職。 根據計算,這些高管可套現1 .1億元。 而隨後,更多的創業板公司高管紛紛掀起離職潮,在手中持有的股票解禁後又立即套現,獲得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投資回報。 這種行為不僅為公司發展帶來隱憂,也直接打擊了股民的信心。 對於華測去年的離職風波,陳硯解釋說,陳英主要是因為作為知名人士,社會職務較多,而創業板企業的要求比較嚴格,作為獨立董事必須要出席公司各種會議,而很多時候在時間上無法滿足。 而對於另外兩位高管的離職,陳硯認為高管也同樣是職業經理人,管理層離開也是因為經營理念的差異,並非完全是「高管套現」。 對於頻頻發生的高管辭職套現風波,陳硯坦言這更多是個人選擇。 「既然制度允許,為何不可以?」 在陳硯看來,這都屬於正常現象,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也是基於個人的長期發展狀況來決定。 他承認,一些創業板公司的確有這種高管為錢辭職套現的案例,這說明公司在當初看人時出現了偏差。 但如果高管認為有更長遠的利益,他自然會選擇留下。 風險 風投缺乏「安全感」 高交會之際,創業板剛剛走過2周年的慶典,但創業板企業暴露的問題,不僅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也讓原本瘋狂追逐的投資機構望而卻步。 作為一家投資企業的負責人,深圳裕華實業執行總裁馮建武認為,在創業板兩周年之際,盤點審視創業板,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在馮建武看來,創業板在實際操作中,已經從最初的為成長型、潛力型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融資平臺,變成了當下快速套現、短期拋售成風的一個部分企業的「提款機」。 馮建武認為,在創業板上市的一個客觀實際就是,本應該在獲得融資平臺後,展現出更強大生命力和成長性的企業,卻將步伐終止在了創業板上,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高管套現。 對於許多企業管理人員來說,快速套現的現實誘惑,極大地衝擊了繼續為可能的前景而奔波勞碌甚至承擔風險的堅持。 「我們今年投資專案中,沒有一項是與在創業板有關的。 」在對創業板的採訪中,多位從事專案投資的企業負責人均表示,當下暫時不會考慮關注創業板上市企業,馮建武表示,一方面,他們本身的投資重點就不在此類企業,另一方面,創業板兩年來的各種表現,也讓他們「心存顧慮」。 而深圳另一家從事了多年風險投資的企業老總馬先生則直言,在投資創業板企業上,自己獲利有限,「問題在於,創業板並沒有成為企業再發展的‘動力’...... 企業融資、擴大再生產、效益提高、分紅、吸引更多股東,似乎這樣的價值在創業板並沒有得到展現。 」此外,在他看來,創業板的上市審查,很多時候,已經形式大於內容。 「市場應該有一個規則,並且大家都能夠遵守的規則,這樣你加入進去才會有安全感。 」 應對 先行先試退市制度 針對創業板當前出現的種種問題,上週五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退市制度改革將在創業板探索試行,擬從增加退市標準、完善恢復上市審核標準、縮短退市時間、改進退市風險提示方式、 設立單獨的板塊和退市後的去向安排等六個方面對創業板退市制度進行完善。 記者就此向深交所瞭解到,目前深交所正在展開調查和探索,將儘快推出這一制度,進一步完善當前的證券市場制度。 儘管創業板暴露出種種問題,但深圳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鐘堅認為,創業板對資本市場的健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深圳也具有極大的意義,大大鞏固了深圳作為國內金融中心的地位。 創業板推出至今約有兩年的時間,目前出現了高管離職套現、融資沒有得到有效運用等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摸索解決,監管部門對於出現的過度包裝、造假問題更要加強監管,提高違法的成本,使市場投資者可以分享上市企業的發展利益。 對創業板推出以來出現的資金超募、高市盈率、高管辭職套現、業績變臉等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指出,不能夠單獨地把問題歸結于創業板,從整個資本市場的角度,主機板同樣存在許多的問題還未解決, 只是由於創業板上市企業的某些特殊性,一些問題被放大了。 監管部門應該從整個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待創業板出現的問題,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很多問題本質上是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