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周歲被拍五大板:公司圈錢個人創富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富
創業板
圈錢
公司圈錢個人創富 業績變臉問題頻出 再有20天,創業板將滿周歲。 從掛牌之初到現在,近一年來,這個「十年磨一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生兒」無時無刻不吸引著市場的眼球。 不過,遺憾的是,大家對它的褒獎遠沒有質疑多。 如今,頭頂高增長與創新「光環」的創業板正在漸漸遠離設立的初衷,成長性嚴重不足,真正的創新型企業少之又少;規模擴張和造富的速度驚人,大量募集資金派不上用場...... 基於此,近期財經評論人士曹中銘等紛紛以辭代棍,周歲無禮,反而打其五大「板」。 圈錢板 超募500多億花不完 高價發行對於創業板來說是一種常態,市場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創業板公司從市場中「圈」走了更多的資金,也導致了市場資源的極大浪費。 創業板成立的初衷是為高新企業打通股權融資管道,然而,事實發展並非如此。 目前,已上市的創業板公司有123家,首發募集資金原為287.59億元,但實際募集資金高達841.32億元,超募553.73億元,是應募資金的近兩倍,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5億元。 對於這筆輕鬆得來的超募鉅資,不少創業板公司未做生產之用,而是買樓、購車、償還銀行債務,甚至違規挪用或乾脆放在銀行吃利息。 這種從捉襟見肘到富得流油的演變,聯繫到不少准上市公司曝出業績虛報、誇大的爭議也就不足為奇了。 創富板 造就400位億萬富豪 據統計,截至9月30日,12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有772位是自然人,以10月8日收盤價計算,至少有近400位已達到了上億元身家,而千萬富翁,則已是數不勝數。 排名前十位的創業板富豪,總共持有市值達411億元,平均每人身家達41.1億元。 最新資料,富豪榜首位再次易主,為智飛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蔣仁生,至10月8日收盤,其身家高達90億元。 11月,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將迎來大小非解禁潮,紙上財富即將變現,「富豪」身份的巨大誘惑促使創業板高管「勝利大逃亡」的現象近期頻頻上演。 有投資者在網上如此形容——「創業誠可貴,守業價更高,若為錢財故,兩者皆可拋」。 這也算是中國股市的一大奇觀。 垃圾板 上市不久業績大變臉 今年半年報披露之後,市場對創業板「成長性」的質疑聲空前高漲。 統計顯示,當期, 105家有可比資料的創業板公司中,上半年淨利潤負增長的有23家,占比高達21.90%。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聯水產上市後僅一周就發出了「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300多萬元」的預虧公告,重重給標榜高成長的創業板一個耳光。 分析人士表示,即將披露的三季報將成為創業板後市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然而,從目前資料看來,與中小板公司相比,創業板公司帶來的驚喜甚少。 15家發佈預告的公司預增7家、略增2家、續盈1家、扭虧1家,報喜公司比例只有73%。 海通證券分析師王偉認為,如此業績在大規模解禁和目前較高估值面前,創業板市場的一周歲生日註定面臨重重壓力。 投機板 投機氣氛十分濃厚 自主創新的示範、輻射效應本是創業板設立的本質靈魂,然而目前來看,此效應並未有效顯現,這個板塊越發蛻變為單純的逐利市場。 無論從首批28家公司的掛牌,還是其後吉峰農機的瘋狂;無論是創業板成為高價股的「俱樂部」,還是從單檔股票的走勢以及估值上看,創業板市場的投機氣氛都十分濃厚。 高換手率是創業板上市後的重要特徵之一。 廣東達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認為,換手率高,一是說明交投活躍,二是說明其中參與的資金更多是短線資金。 他表示:「換手率越高,說明該股票的投機性越強,資金‘博傻’,博一把就走,所以一旦走弱,往往會造成恐慌性下跌。 只有那些大家買了都不願意賣的好股票,其股價表現才會穩步走好。 」 風險板 問題頻出泡沫漸破 與創業板公司、高管、個人股東「一夜暴富」形成鮮明對比,有資料顯示,近七成的投資者在創業板上虧損或被套其中。 另一方面,創業板公司沒有預期中的高增長業績,但股票的估值水準卻仍是高高在上,目前,創業板整體估值為62倍,遠高於中小板的50.15倍和深市主機板的31.72倍。 而從個股情況看,市盈率超過100倍的股票高達17只,在大小非解禁面前,創業板高估值聚集的風險越來越大。 借鑒1999年納斯達克市場的經驗,當前創業板無論70倍左右的絕對估值,或3.5倍于整個A股市場的相對估值,均接近崩盤極限。 此外,突擊入股、PE腐敗、超募資金挪用、包裝粉飾業績、保薦機構與保薦代表人不履行勤勉盡責的職責等問題更是讓創業板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商報記者 王丹> 相關報導:創業板公司糾結515億超募:估值體系待調整創業板亂象之源:造富效應與監管缺失創業板IPO效應:瘋狂的造富工廠創業板定位逐漸清晰 利潤標準執行過高創業板破發企業湧現 估值體系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