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最近兩年左右的時間,雲計算炒得比較熱,在之前有SOA,還有雲計算虛擬化,我覺得一個階段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出現新的理念是對的。 但是我想這不是中國固有的計算模式,比較多的是從美國發展開來的。 這種計算模式不在於硬體網路的建設,但卻依賴于此,依賴比較有能力的資訊中心提供雲端的服務。
各行各業的資訊化建設,對IT的關注方向是不同的。 出版社不同于其他的競爭行業,是國家體制內的國企,對資訊化的建設要求沒有那麼迫切。 但人教社的資訊化建設早早就起步了。 他領導和見證了人教社的資訊化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 他就是人教社的CIO焦民老師,今天也請到他給我們講解一下人教社發展資訊化的路程。
雲計算存在本土化問題
記者:雲計算概念在中國被炒的火熱,那麼您怎樣理解雲計算時代的這種新型的計算模式呢?
焦民:最近兩年左右的時間,雲計算炒得比較熱,在之前有SOA,還有雲計算虛擬化,我覺得一個階段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出現新的理念是對的。 但是我想這不是中國固有的計算模式,比較多的是從美國發展開來的。 這種計算模式不在於硬體網路的建設,但卻依賴于此,依賴比較有能力的資訊中心提供雲端的服務。
目前在中國,軟硬體已經具備了很多的能力,但商業模式是個問題,雲計算的理念是用我的計算能力,用我的資源,像用電,水一樣來度量。 這在國外沒有問題,但在中國國情下確實有本土化的問題存在。
金融危機致使美國對IT 行業的投入減少了,或者說增長率不行。 這樣的市場,雲計算就比較適合。 雲計算使某些企業不需要擁有自己的網路,特別是中小企業,它可以租用雲計算的網路。 中國的中小企業也可以這樣,因為資金有困難,也有這樣的需求。 大企業可能不太現實。 在中國,私有雲建設比較快一點,公共雲會比較慢一點。 報導常說的三年在中國普及,我個人持懷疑態度。
記者:雲計算在教育行業的運用率是很低的,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那麼您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焦民:教育行業在IT運用行業中在管理方面不強,考試方面用的比較多。 雲計算相當一部分是用於管理的。 管理的資訊化的建設還沒有到達很高的程度,第一步還沒走好,那麼到雲計算那一步還有很大的距離。 教育行業主要工作用於學校教學,它的主要目標主要是教育資源和教材。 我們雖然是教育行業,但同時我們也是企業,我們是生產產品的,和中石油den等一些國企是一樣的,他們生產油,我們生產書。 我們有很多的ERP系統和很好的網站,還有教學輔助資料,都是為了更好的賣教材。 所以雲計算在教育行業資訊化建設過程中也確實還有一段路要走。
網路安全是出版集團資訊安全的關鍵
記者:資訊安全一直是資訊化建設道路上的一個重點。 那麼您覺得教育出版行業的資訊安全都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焦民:現在所涉及的資訊安全主要是營業秘密,再一個就是網路安全。 最近我們也在做一個整改,如果系統癱瘓的話最大影響是工作流程,特別是供書,網站出問題的話全國教師學生上不了,主要是社會影響。 對於企業本身,問題不是很大。 停機的忍耐度可以到24小時。 高峰期的時候比較危險,供書繁忙。 虛擬化對我們的供書等流程有好處。 現在人教的主伺服器照都是參照高峰期來配置,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問題。
記者:您從1987年到人教社,也有二十多年的光景。 那麼您怎樣看待在這二十多年中人教社的資訊化建設的發展歷程?
焦民:最早的資訊化開始比96年要早,最開始是實際應用方面,比如電腦排版,編輯,用於管理的資訊化系統87、88年就已經開始,運用於財務上和發行上的應用,96年的時候之前是各個部門分開的,93年開始就人手一機。 386的,後來逐漸專業化。 96年以後ERP,98年上互聯網,03年上內容管理,06年以前就上得比較全了,比如BI,這個歷程延續下來。 ERP目前上的是禾嘉的系統。 一個管理軟體,就是為領導管理服務的。 以前參與意見比較多,你應該找個比較有實力的,現在包括用友,金蝶、甲骨文、SAP等等的企業,都有實力,平分秋色。 所以在選型的過程中也會考慮自身建設的需要。 目前現在人教社的執行資訊系統PEPMIS。 還有很多分系統包括。 第一個就是圖書編務出版管理。 它是PEPMIS中唯一的一個流程管理子系統。 該子系統以圖書選題為主線。 其餘的還包括紙張材料管理、圖書發行管理、財務管理、庫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版權合同管理、書稿檔案管理、行政後勤管理、輔助決策管理、電子音像管理等等。
記者:CIO作為公司資訊化建設道路上的領導者,那麼在資訊化建設的道路上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肩負哪些使命?
焦民:在國有企業和個體企業不一樣,你具有的素質和領導的素質是相互的。 在國企,作為CIO,溝通是重要的。
人才配備上缺乏競爭力
記者:不管是上馬雲計算也好,管理系統也好,或者通常所說的ERP也好,作為出版行業,人教社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焦民:作為出版行業,我覺得,首先第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出版社的管理原來是事業單位,剛剛轉企,他的管理嚴格的說都是粗放式管理。 06年開始提精細化管理,但實際上做不到。 為什麼做不到。 這其中有幾大原因。 第一就是出版社是有限競爭,新出版社得審核批准,不是誰都能做,全國現在就這500多家競爭,以後有十幾家大集團,你要買只能到上市的二級市場去買。 沒有競爭就沒有推動力。 第二是客戶群,雖然出版社也在競爭,很多時候你不是靠管理能力的的提高去爭取客戶,比如人教社。 有時候包括電腦在內,在流程處理中也許是可有可無,只不過工作方便點,要沒有ERP,都手工還不累死。 資訊反應快,對推動市場也是有利的。 不像銀行和電信等企業。 電腦對於電信來講絕對是支柱,IT一秒都停不了,三條腿,IT是其中的一條腿,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互聯網企業,就綁在IT上了。 第三還有人員的構成,;歷史的原因;出版社人員構成是事業單位。 人員構成方面缺乏競爭力。 中央有出版社,地方有出版社,三分之一都是關係戶,影響IT方面的應用。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記者:2011年,人教社在資訊化方面有哪些IT的戰略部署呢? 人教社對資訊化的投入是怎樣的?
焦民:人教社的戰略還是不錯的,去年提出轉企以後,要遵從集團和股份公司,會把我們這些出版社轉到股份公司裡去,目標是明年要上市的。 所以資訊化方面也是要上一個臺階。 所以融資之後搞資訊化建設是個利好的消息,比買樓管用。 做資訊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競爭力,資訊化能讓生產力提高。 但是作為領導來講,利用這些資料能提高決策能力,說句實話,事業單位剛轉企業,對於資訊化得建設也不能好高騖遠,不能要求過高過快,因為原來不靠這個,知道掙多少就行了,怎麼掙的,為什麼掙的也還是交給管理部門去考慮。 我們主要還是做好IT的運維。
08年以前是預算制,保證性比較好。 08年以後一事一報,投入比較少,涉及到改制轉企,到時集團會統一,每年的投入大約在兩三百萬左右。 07年以前每年600到800萬左右。。 今年投入很多,大約投入200台新電腦。 人教社是教育部直屬,先天條件比較好,明年馬上也要成立出版集團,教育部直屬的,政策有一定的傾向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