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Peter Little博士交流的過程中,聊起生物技術創業的話題。 我說:「 香港、新加坡生物技術的科研做得好,但是產業化不見得很成功。 原因之一就是給科學家的工資太高了、條件太好了,離開高工資去創業,風險相對就太大了。 」
Little博士同意我的觀點,他補充說:「新加坡生物產業是沿襲電子產業的模式,靠政府扶持,而不是靠創業者內在的動力。 政府花大價錢與世界一流的藥廠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希望借此培養人才,把技術留下,把產業做起來。 」
這似乎與中國的狀況異曲同工。
新加坡也是「計劃經濟」,未來5年政府計畫在生物技術領域的投入將增加20%。 可能是因為看到前階段和大藥廠合作的結果不是很理想,新加坡政府開始「轉向」扶持中小企業。 從政府拿錢可以,同時需要能有行業的配套投入。
Little博士說:「新加坡也建立了一些"孵化器",研發的環境做得很好,可是結果並不盡人意,原因還是沒有摸透創業者到底需要什麼創業者需要的不是舒適的創業環境,而是內心的熱情。 」
他舉例說,新加坡有一種給外國人的「創業簽證」,可是當他太太(也是生物行業的科學家)試圖申請的時候,需要遞交商業計畫書。 「一個移民單位看創業者的商業計畫書? 能看出什麼名堂? 」
受東方文化的影響,亞洲國家在對待生物技術創業方面都太注重文憑,沒有博士學位創業免談。 政府希望能通過資金獎勵,「澆灌」出生物技術的創業新星來。 其實,政府若真的想推動創業,最需要做的就是讓敢於冒險的「餓狼型」創業者獲得機會。
《好資本主義,壞資本主義》這本書中談到,美國這個創業者樂園有幾個優越的條件:一成立公司容易、二集資容易、三有基本社會保障、四對創業成功者有高回報率。
通過我自己在美國創業的案例談談我對這些創業基本條件的親身體驗。
在美國,四個條件都比較好;在新加坡,四條也基本都具備;可是在中國,每條都相對差一些。 因為中國也有了科技板上市的「風險投資退出機制」,高回報已經成為可能。 眾多的風投、私募基金、各級政府都在尋找合適的專案,閉著眼睛也能找到一些成功的公司。 成立公司也不那麼困難(相比而言),社會的基本保證也不差。 再創業的機會也很好,我看到過許多第一次創業失敗了,換個地方還是政府的座上客,還一樣能忽悠出不少政府的錢的故事。
創業條件的完善不一定全靠政府,有的時候政府的操辦反倒是越幫越忙。 可是創業的早期,如果有政府的扶持,壓力會減低很多。 不過,拿政府錢多了,「斷奶」就難了。 畢竟,和官員們熟悉了,拿政府的錢要比在市場上一元一元地賺要輕鬆多了。 可是,那還是創業嗎?
不管是在新加坡還是在美國、中國,創業的模式其實都是一樣的:創業成功,靠的是創業者的熱情和冒險精神。 凡是能壓滅創業者內心中的火焰的制度,不管是給錢還是不給錢,都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