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說法正在廣為流行,Gartner高級分析師Ben Pring評價道:「它正在成為一個大眾化的詞語。 」但是,問題是似乎每個人對於雲計算的理解各不相同。 作為一個對互聯網的比喻,「雲」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一旦同「計算」聯繫起來,它的意義就擴展了,而且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有些分析師和公司把雲計算僅僅定義為計算的升級版——基本上就是互聯網上提供的眾多虛擬伺服器。 另外一些人把雲計算定義的更加寬泛,他們認為使用者在防火牆保護之外消費的任何事物都處於「雲」之中。
雲計算被人們關注是在人們考慮IT業到底需要什麼之後,人們需要找到一種辦法能夠在不增加新的投資,新的人力和新的軟體的情況下增加互聯網的能力和容量。 而雲計算正好提供了這種可能。 現今雲計算正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著各式各樣的雲計算服務,從軟體應用到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684.html">網路存儲再到郵件過濾。 這些公司一部分是基礎設備供應商,另一部分是像Salesforce.com之類的SAAS(軟體即服務)供應商。 現今主要實現的是基於互聯網的個人服務,但是雲計算的聚合和整合正在產生。
對於業內的大部分人而言,雲計算對於未來企業計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正如每一種新技術或新趨勢的出現都會伴隨極端主義觀念的出現一樣,認為雲計算將是對傳統的完全顛覆的觀點正在混淆視聽。
雲計算所帶來的衝擊也成為最近CTO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在這些討論中,CTO們大都同意,雲計算將在企業計算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但他們也一致認為,雲計算所起到的將更多的是支援作用,而非取代作用。 雲計算並不會替代我們所知的企業計算的一切。
以Dan Geller為代表的CTO們對阻礙雲計算被廣泛採用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很好地總結。 他們認為,傳統的B2B企業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開發出成千上萬的應用程式代碼,這些早期代碼是不能作為服務來運行的。 現在,這些企業中的很多人已經開始努力學習應用SOA的架構來構建應用,這樣能使他們外包出部分應用,而這些應用可以作為服務在「雲」裡運行。 但是,他們不會允許絕大多數的要徑任務應用也作為服務來運行。 所以,雲計算仍然只能在部分領域和範圍內被採用。
據國外媒體報導,本週一,IBM宣佈推出雲計算諮詢和實施的服務,以及相關的驗證程式。
雲計算通過互聯網提供軟體與服務,並由網路瀏覽器介面來實現。 使用者加入雲計算不需要安裝伺服器或任何用戶端軟體,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前提是接入互聯網)上隨時隨意訪問,從而達到為企業削減成本的目的。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將利用日益普及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存儲和運算,監控企業的雲計算諮詢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評估。
IBM週一還推出了彈性雲驗證(Resilient Cloud Validation)程式,該程式可以為説明客戶驗證為自己提供應用程式和服務的協力廠商合作夥伴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