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資訊產業有限公司總裁曆軍,中國電子[1.55 -2.52%]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高性能電腦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 中國電腦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成都雲計算中心在去年成立的時候,一位老師說,現在IT的發展趨勢大有「三國演義」的味道,對此我非常贊同。
《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IT發展就是這樣:從幾十年前「大型主機+小型終端」的集線模式,到後來變為以PC個人電腦為主的分散模式,再到今天又開始向「後臺集中而終端分散」的方向發展。 這種最新趨勢正是雲計算的核心,也是未來IT應用發展的需求。
所謂「雲計算」,無非是幾個IT「大塊頭」提出的概念,後來大家也就跟著叫雲計算,現在又有人提出「霧計算」、「框計算」...... 其實究竟叫什麼計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看到了未來全社會IT系統應用模式發展變化的新方向。
其實,雲計算和我們幾年前所說的「網格」的概念非常相似。 網格是把整個互聯網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級電腦,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資料資源、資訊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用。 當然,我們也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格,如中關村[6.20 -2.82%]科技園區網格。 雲計算是在網格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了應用、軟體等發展起來的。
現在,所有IT業者都面臨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終端越來越小怎麼辦? 如果未來我們的手機就像信用卡那麼薄,但又要功能強大,我們該怎麼辦? 我想,解決方案之一就是,我們需要後臺集中,需要造「雲」作為支撐。
在這種發展趨勢之下,整個IT產業發展也到了一個格局發生變化的節點。 在過去分散化的情況下,大家賣電腦、賣筆記本,賣伺服器...... 而在未來集中化的模式下,大家要賣的只是「計算能力」。 這就是未來的方向!
在IT產業發展格局轉換的過程中,當然所有人都希望搭上這班車,從而成就自己的業績,比如谷歌,在這條路上已經走得很快了。
但是,我們今天似乎太多地談論機遇,太少去談論隱憂。 從國內和國際的產業發展角度看,如果在雲計算這種應用模式變革的機會上,中國的企業沒有抓住這個「改朝換代」的機遇,那麼有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又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
坦率地說,在雲計算的科研、應用,包括產業化方面,中國的企業並不佔優勢,谷歌等公司已經形成了很多實踐經驗了,而中國的企業很多時候還停留在搞科研、寫文章的階段。
在全球IT發展的上一個階段裡,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我們落後了,但是由於分散化的特性,我們追趕起來似乎還有一些捷徑可尋。 在下一個階段裡,顯而易見-只會有那麼幾片「雲」,如果我們依然沒有話語權、依然處於被動,追趕的難度將是無法想像的。
目前來看,中國企業邁向雲計算的步子還是比較謹慎的,這可以理解,畢竟大家對新興事物都不願意過早地嘗試,希望等它成熟了再用。 但無論如何,在雲計算領域,中國IT界需要有幾個願意先吃螃蟹的人,這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產業上一個臺階,另一方面更是要為國家資訊化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