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雲計算的落地,本質上是一種新的IT治理模式。 這個問題不解決,雲計算就無從談起。 」因此,雲計算在企業落地有三個重要支撐點:一是支援雲計算的IT治理模式和企業架構方法;二是SOA架構的PaaS平臺,支援企業的業務、應用、資料的整合,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消除資訊孤島, 並實現企業內各業務單元的個人化業務的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三是實現以虛擬化為核心的IT資源集中管理,降低運營成本。
雲計算正在「誤入歧途」?為什麼熱情的雲計算產業遭遇企業CIO的冷遇?我們看到,由互聯網公司所引發的雲計算熱潮,實際上並沒有回答公司資訊化的實質問題,導致了雲計算炒作成份較多,且難以在企業實現落地。 這像是一種雲計算的落地「錯位」——互聯網公司提倡的雲計算模式還不能被「照搬」到企業計算當中。
「現有的IaaS、PaaS和SaaS技術以及延伸出來的商業模式,都不能滿足公司資訊化對雲計算的需求。 」我們認為,SaaS模式適應于個人計算和中小企業,對集團企業來說,還只能作為非核心系統的補充,同時,SaaS模式一直無法解決企業個人化應用實施、資料延續與服務遷移,以及雲服務之間的交互操作等問題;由Google、 騰訊等提出的開放雲計算開發平臺,實際上是基於私有架構和麵向個人應用的專用二次開發介面,無法稱之為真正的PaaS,與企業ERP對接更是難以實現,本質上還不是一個「開放」平臺而是一個「放開」平臺, 放開給一些夥伴可以基於其基礎架構去擴展一部分新的應用,而開發一個全新的基於業務流程驅動的企業應用系統基本上是不可行的;在IaaS層面,雲計算可以降低軟硬體層面的成本,但後期運營維護、資料管理、培訓等隱性成本的存在, 使得總體擁有成本並未顯著降低。
我們認為,基於互聯網的雲計算,成功與否更多地取決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企業雲的落地與成功的真正核心在於IT治理問題,它本質上是公司資訊化建設的新模式。 目前,不少企業的IT治理存在諸多瓶頸,例如企業分散投資,小而全,低水準重複建設,應用水準低,總的投入多,無經濟規模效應;IT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平均利用率在10%-20%之間,浪費嚴重;業務主導制(Business monarchy)的決策模式,導致系統孤島,缺乏企業架構,運營成本遠遠超出採購成本。 這種IT治理模式上的改變也是雲計算要落地的體制保障。 在技術上,企業雲計算必須將虛擬化技術與SOA架構結合起來,以虛擬化為核心的IT資源集中管理,不僅僅需要將伺服器、存儲和網路進行虛擬化,還要通過SOA將資料、應用和流程進行虛擬化,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消除資訊孤島, 降低IT運營成本。
「企業雲計算的落地,本質上是一種新的IT治理模式。 這個問題不解決,雲計算就無從談起。 」因此,雲計算在企業落地有三個重要支撐點:一是支援雲計算的IT治理模式和企業架構方法;二是SOA架構的PaaS平臺,支援企業的業務、應用、資料的整合,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消除資訊孤島, 並實現企業內各業務單元的個人化業務的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三是實現以虛擬化為核心的IT資源集中管理,降低運營成本。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