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1年,國內外IT巨頭加速了對雲計算市場的跑馬圈地,包括IBM、惠普、甲骨文、SAP、用友、華為、思科等,大打「雲」牌。
日前,惠普宣佈將砸下20億美元投資雲計算,這是惠普6月份在全球發佈「瞬捷」雲計算戰略和中國雲計算戰略之後,在雲計算方面的又一大投資。
雲計算熱潮
這筆投資由惠普金融服務公司撥款,這是一家為惠普客戶提供設備租賃和資產管理的子公司,目的是為了解決客戶在採用雲計算方面存在的投資預算大而利潤回報少的問題,20億美元將用於那些購買並部署惠普雲解決方案系列產品的老使用者。 至於中國使用者能夠獲益多少,惠普公關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這個資料沒有準確計算。
事實上,惠普在中國雲計算的相關投資已經啟動,由地方政府主導的雲產業投資專案就是其重點開拓專案之一。 6月底,惠普全球總裁李艾科來華,宣佈了其對中國的最新投資計畫,排名第一的是雲計算,其次還包括系統研發、技術基礎設施轉型專案以及社交媒體平臺。 李艾科還先後拜訪了上海、重慶、天津和北京的政府官員,這四個城市均是佈局雲計算戰略的重點市。
6月28日,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惠普雲計算解決方案中心隆重開幕。 至於惠普與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合作方式,據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最有可能的方式是惠普與濱海新區下屬公司以合資方式進行建設,且惠普投資比例不能超過50%。 這是我國資料中心與外資投資比例的限制上限。
惠普對地方政府雲計算專案的熱衷,緣于地方政府的「雲計算熱潮」,在國家大力提倡產業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紛紛把雲計算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和資訊產業發展的切入點。 據賽迪顧問軟體與資訊服務業副總王強介紹,目前他正在加緊為各地政府制定雲計算規劃,而制定了此規劃的地方政府多達30多個,除了西藏和新疆。
雲端服務衝動
就在惠普與地方政府斡旋之際,據IBM相關人員表示,IBM最近緊急啟動了大規模的雲計算市場計畫。 8月4日,內蒙古赤峰市政府市長包滿達在北京宣佈,IBM公司將在赤峰市紅山物流園區建設「赤峰蒙東雲計算中心」。 早在2009年、2010年,IBM也在江蘇無錫、山東東營、四川成都等地建立了雲計算資料中心。
除了參與地方政府的雲計算建設,IBM目前還積極拉攏合作夥伴對雲計算進行參與。 8月8日,IBM對外披露了新的雲計算夥伴專項計畫。 此計畫將對合作夥伴認證,通過認證的夥伴,可以申請IBM雲計算商業開發基金,此基金申請額度目前不設上限。 在雲計算夥伴專項計畫之外,IBM還宣佈了針對IBM軟體合作夥伴的最新激勵政策,IBM軟體夥伴拿到多達15%的返點,如果加上此前商用機器的返點、重點城市覆蓋等其他激勵政策,IBM針對軟體夥伴的獎勵最高可達下單額的65%。
之前的4月份和6月份,IBM還分別宣佈與長城電腦、用友軟體的戰略合作計畫,不僅為長城電腦、用友軟體建設「私有雲」,也説明長城電腦、用友軟體對外提供「雲服務」。
微軟、谷歌、SAP、甲骨文等更多偏重于「雲端」服務的IT廠商,近期也紛紛加大了推進力度。 如微軟則計畫于9月份在上海成立一個雲計算創新中心,説明客戶、合作夥伴做雲計算戰略遷移。 SAP最近針對中小企業推出了基於雲計算優惠包,第一年投資17萬元可以購買20個註冊使用者的CRM(客戶資源管理)優惠包,第一年投資18萬元可以購買20個註冊使用者的ERP(企業資源計畫)優惠包, 此套件以往需要動輒數百萬元的投資。 谷歌則在年初推出了一套基於雲的企業套裝軟體。 甲骨文也于6月份發佈了雲計算解決方案的細節內容。
針對IT廠商在雲計算方面的佈局,王強分析認為,目前雲計算市場還很難形成一個清晰的競爭格局,各家廠商基本上是在借雲計算之勢兜售各自的產品或解決方案。 未來,各家廠商會基於自身優勢形成幾個「大雲」,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公共雲,以及由電信、金融等行業主導的行業雲等形成一個綜合的雲計算環境。
導航業雲計算變局
姚明退役後首次亮相是在其商業帝國中最重要的投資——合眾思壯(002383.SZ)的新聞發佈會上。 日前,合眾思壯發佈了「位置雲」相關的技術和平臺,其「中國位置」平臺上線,標誌著雲計算在導航產業的應用落地。
繼互聯網之後,全球正掀起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等技術為主導的新發展浪潮。 在應用大爆發前夜,與導航產業的碰撞,技術有了改變傳統導航產業鏈的機會。
作為中國最早的衛星導航企業和上市公司,合眾思壯在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的推動下把位置雲服務總結為「雲 端」三個變數。 合眾思壯技術總監強曉春表示,「雲」即是基於雲計算技術的位置服務後端平臺。 「 」即是駐留在終端的軟體。 「端」即「定位終端」,是各類帶有定位能力的智慧產品,包括消費電子和專業設備。
廣東省曾做過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導航與位置服務公眾需求巨大,2010 年產值已達到500億元,預計2015年產值可達2650 億元,其中位置服務1550 億元,使用者終端1.3億台,使用者數量3.5億。
這麼大的一個市場,當然早就被更大的企業盯上。 中國移動在五年前就開始著手做位置服務業務,但始終沒有大規模應用。
「移動通信這樣的大企業,有雄厚的實力,但他們的重心是通信業務,相當於是一個通路。 將其自身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導航與位置服務這個具體業務上,有點浪費資源。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到。
而在合眾思壯看來,他們與中國移動並非競爭關係。 「他們造的是高速公路,我們是路上跑的車。 」合眾思壯董事長郭信平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而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表示,中國移動也在等合作機會,市場需要資訊基礎設施、電子地圖、移動通信、雲計算、空間地理資料庫等各領域合力參與,才能構建成位置服務市場。
正如同蘋果的成功關鍵是其應用商店的成功,中國位置把自己的未來定位放在平臺上,這也是一個雲計算很好的落地方式。
不過,畢竟位置雲的具體應用尚處於探索階段,商業模式仍有待持續的發掘。
按照設計,這個平臺一開始全部都是免費的,對使用者免費,對平臺上的聯盟者也是免費的。 「只有這個平臺聚集了足夠多的使用者之後,大家才能找到盈利的業務。 」郭信平表示。
但這個過程中也必將有兩大挑戰:一是前期如何在集聚人氣的同時保證盈利,讓自己能夠很好地活到未來。 二是平臺對企業的整合、運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而合眾思壯並非巨頭企業,能否具備一定的產業號召力,搭建起位置雲服務產業鏈值得探討。
這個平臺形成規模需要一個過程,郭信平提出的生存之道是,初期其會促進終端銷售,通過終端提供大量增值服務,不斷提高使用者黏性。 一旦應用起來之後,就會從後臺轉向軟體服務,終端是誰做的已經不再重要。 未來,當使用者和行業的規模足夠大的時候,平臺將會是整個產業的合作。
至於,導航雲產業何時才是「收穫的季節」,只有市場才能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