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複創業記:天使投資+獵頭+創業教練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谷歌 創業公司 創業條件
李開複創業記  編者按/ 激情與創意,是創業的最關鍵要素。 從李開複離開Google去創業的選擇可以看出,他的創業是有激情的,其商業模式也是極具創意的。 然而對眾多創業者更有價值的啟示在於:一定要去做,即便是充滿風險,否則再有激情與創意,充其量也只是紙上談兵。  創業前傳  1990~1996年 美國蘋果電腦公司(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全球副總裁)  1996~1998年 美國SGI電腦公司(網路產品部全球副總裁、Cosmo 子公司總裁)  1998~2004年 美國微軟公司( 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自然互動部全球副總裁)  2005年7月 李開複離開微軟,加盟Google,並擔任Google中國區總裁。  2009年9月 李開複離開Google,在北京創立「創新工廠」。  9月7日這一天的李開複特別興奮,雖然之前的一周他每天都要工作近20個小時,但這一天從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疲倦,頭髮打理得比以往更加整齊。  在與谷歌中國的辦公樓相臨的地段,李開複租下了5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在外界看來還很神秘的「創新工廠」就坐落在這裡,李開複職業生涯的第二個階段也將在這裡啟動,他也將從打工向創業的角色轉換。 「以前是給別人打工,現在是自己創業。 今天不再需要公關經理告訴我什麼可以講、什麼不可以講。 」也許因為身份有了轉換,他在私下裡聊天時難得地「口無遮攔」。  500多平方米的辦公環境,100多人的招聘計畫,看上去確實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但給這家剛步入創業期的小公司捧場的都是業界大佬: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以及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等,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向「創新工廠」投了資。   天使投資+獵頭+創業教練  「我沒有時間評估一個一個專案,拿著專案來找我投資的,我一概不接受,我只招最優秀的人才。 」李開複做的不是簡單的投資,而是天使投資+獵頭+創業教練,「我們只接受人帶著想法來,或者他還沒有想法,只要他是優秀人才。 」李開複說。  李開複要做的第一步是把人才招進來,這個工廠裡可容納100多人,都是優秀的工程師,各有所長。 接下來,李開複要做的就是創意的篩選和人才的排列組合:「把他們的創意和我們的創意相結合,拿出來做篩選,從裡面挑出最可行的創意,然後再把人才做有機的結合。 」  「這100個人可能會產生幾百個想法,然後經過投票選出20個構思,再在這裡面提煉出10個可以做的專案,最後可能會成立5個專案公司。 」當然這不是一個固定的數目,李開複用這個數位來表達,只是想告訴記者這些專案將是所有人的智慧結晶,是經過一層一層篩選下來的。  李開複認為這是決定成敗的非常關鍵的一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是有創意的人就一定適合創業。 「我會扮演撮合者的角色。 」李開複認為,現在中國的創業環境裡,資訊不夠通暢,創業者人脈不夠廣,這些都導致創業的成功率不高。 而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創意和人才進行有機的結合和搭配,針對一個創意來組成一個合適的團隊來,然後針對這個團隊做培訓,説明他們把專案啟動。  這個過程有點兒像一個公司最初拿到天使投資的過程,但不同的是這個專案不是一兩個人想出來的,而是在創新工廠裡一層一層篩出來的。 同時,團隊的組成也很有特點,不是誰有想法誰創業,而是根據專案的特點來配置人才,有人適合做CEO,有人適合做CTO。  根據自己的從業經歷,李開複選擇了三個重點孵化方向:一是電子商務,二是移動互聯網,三是雲計算,這三個領域無疑都是當下互聯網創業的熱點。 而李開複的優勢在於經驗:從蘋果到微軟再到谷歌,李開複經歷了三家業內以創新而聞名的公司的浸淫,而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雲計算都跟他曾經的工作密切相關,特別是雲計算,谷歌是雲計算的宣導者,在雲計算的技術和理念上都非常領先。 顯然,李開複這些經驗都可以給創業者以説明。  其實在目前的中國,願意做天使投資的人還是太少了,多數的風險投資都願意投中後期的公司,那樣既安穩又簡單。 在中國一提到天使投資,人們一般就會想到雷軍和周鴻禕,他們都是在自己創業成功之後開始做的天使投資,但這一數量還是比較稀缺。 很多高科技的創業者有技術、有想法,卻一直無法啟動。  通常美國的天使投資人都是業內的精英,他們或是已經創業成功,或是巨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會根據業內的知識、產品的構思、技術的理解、人脈、資訊來向創業者提供巨大的幫忙,並讓他們成功地得到後期的風險投資。  李開複看重的正是這樣的機會,所以不做簡單的天使投資,而是「更高技術含量的創業教練」,他認為,這一新角色能使投資成功的幾率大大提高。 「這些人不是招進來就做公司,我們會在各個環節中培訓他們,中國的人才很缺少創業輔導。 」  在李開複的設計中,創新工廠之所以成功的機會比單獨創業高,是因為這個平臺有強大的支撐力。 「我們提供完善的運營支援,不僅僅包括法律、財務的支援,我們還會提供租用伺服器、搜尋引擎優化,甚至去團購廣告。 」李開複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  不易複製的創業條件  「我不認為別人可以複製這個模式:誰能拿到這麼多的資金? 誰能獲得這麼多人的信任? 誰有這麼豐富的創業經驗? 誰能招到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李開複對自己的模式看上去相當自信。  事實上,一直以來在業界的口碑、在大學生當中的影響力、在微軟和谷歌沉澱下來的招聘秘訣,都將成為李開複的「名片」,這使得他在一個月內已經獲得9大投資機構的投資承諾,融資額已達1億元,而在未來5年內還將融資8億元, 對創新工廠進行持續投入。  「我不會主動去從谷歌挖人。 雖然我們的薪水比谷歌要低三分之一,但我會給很多的股票。 未來我的股票可能很值錢,也可能一分不值,這就要看人的價值觀,看他願不願意去賭,去冒這個險。 」這一次是做創業公司,李開複對招聘的標準也做了適當的調整。  另外,對於投資者的選擇,李開複除了從他們手裡拿到錢,還要從他們那裡得到產業鏈的支援以及給子公司找到未來的 「接盤者」。 「我們希望得到了不起的公司的説明,希望他們除了提供資金之外,還能夠跟他們的公司形成戰略合作,或者給我們一些指點和説明。 」  一個構思變成專案大約需要3~4個月,從專案變成子公司需要9~10個月,這時候就到了下一個階段——融資、上市。 「這個階段不是我的擅長,拿去給VC評估,他們覺得投多少錢好,我們跟投就行了。 」李開複也很清楚自已的業務重點。  李開複表示,從創新工廠孵化出來的公司有兩個不同的去向:一是經過數輪融資然後上市;二是被並購。  關於被並購的方向,在李開複心裡有很多選擇:一是被創新工廠的股東挑走,創新工廠的股東對新技術方向也很有興趣,如果跟自己的產業能夠結合正好可以收購。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李開複孵化出的公司符合自己公司的發展方向,他們會考慮收購。  二是被其他大公司收購。 據悉,美國最著名的並購機構已經跟中經合密切聯繫,「他們想收購什麼樣的公司,我們造出來一個賣給他就行了。 」擁有人才和資金優勢的李開覆信心滿滿。  三是很多外資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都希望通過收購本地互聯網公司的形式進入,而李開複創業的方向正是圍繞互聯網展開。 這也可能正是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為什麼會給李開複投資的原因之一。  看上去,李開複的創新工廠已經具備了創業的一切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業界也有人士並不看好這種模式:「在中國做天使投資很難,主要是沒有環境與氛圍。 另外,很多人脈和關係,在真正的利益面前可能就不那麼值錢了。 」易凱資本首席執行官王冉表示,「李開複已經功成名就,還要出來創業,激情令人佩服」,但是他同時也認為,如果做領袖的過程中還能建立起一個商業模式來,就更好了。  雖然激情滿懷,但李開複也承認創業可能存在風險:「就算我們的公司都不成功,可我們每年培養50個人,10年下來也可以培養出500個獨立創業的人才,即使只做一個獵頭公司,都會有合理的回報。 」  投資方說  看好「財」+「才」模式  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  我跟開複很早就認識,但我給開複投資絕不是因為跟他的交情好。 聯想投資自己也做投資,為什麼柳傳志也願意投錢給開複? 我們可以看未來的產業增長空間在哪兒。 雲計算是個很關鍵的領域,開複非常懂這個行業,而且他的這個「創新工廠」的模式也非常新。  儘管中國風險投資發展迅速,但缺乏相對成熟的創業環境,創業實際成功率並不高。 近幾年全球資金源源不斷注入中國,但創業者缺少管理經驗、欠缺初期啟動資金、難以吸引卓越的技術管理人才等諸多因素並沒有改善,而開複的「創新工廠」恰逢其時,正好填補了其中的空白。  創新工廠是一個以‘財’+‘才’為標誌的、高度規模化、產業化的風險投資新模式,將甄選最優秀的創業理念、創業者、工程師,把每一個創業環節進行最優匹配,再提供資金、指導和後援,從這一層面來說,創新工廠將成為創業資源的最佳整合者。 我相信這個模式能啟發整個中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研發機制、人才培養機制,甚至影響整個技術類公司在中國的創新成長模式。  第三隻眼  互聯網資深觀察人士王宏亮:  「創新工廠」模式可能存在的風險在於:一個公司的運作並不能僅靠創新的模式,資金、研發、管理、銷售等環節,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可能滿盤皆錯。 李開複的優勢是多家跨國公司中的管理經驗,但如果管理多家本土化的創業公司,恐怕還需要完成從職業經理人到創業公司老闆的角色轉換。  原音重現  什麼是創新工廠?  「創新工廠是一種新的天使投資和創新產品的整合。 我們是一個公司,自己做創新產品,但是做到一個階段,會為這個產品開一個公司,再找其他的風險投資,一起投這個新公司。 所以,創新工廠的產品就是更多的高科技產品。 」  ——李開複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