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掙錢:創業需要成本變現問題不可逾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成本
特巧的是,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聽見廣播裡經濟之聲採訪@周源猿糞啊猿糞。 你可知道大週六北京藍藍的天,筆者窩在家裡聽知乎寫知乎是一種怎樣的忘我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你問我愛知乎有多深,燈管代表我的心。 不扯淡了,說說正題。 互聯網上關於知乎的定義都不十分準確,社交問答、知識分享、知識百科等都只涵蓋了知乎的部分功能訴求,更準確的說知乎應該是「知識型社交問答網站」。 互聯網產品的滋生總有緣由,也可以說是使用者需求,存在即價值,有價值也得考慮代價,要想持續的獲得價值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撐作為基礎,知乎是一個創業網站,人力、技術、推廣等都需要成本,團隊早先想著先把產品體驗做好,把使用者需求找准, 把技術演算法完善提高,這麼做無可厚非,可是只投不賺向來不是資本家的想法,在這個喧囂浮躁喊著IPO圈錢圈使用者的時代,靜心下來做產品的不是沒有,但也不多,如何商業化,怎麼變現、何時變現早晚都會成為團隊面臨的大問題。 知乎商業化道路的問題? 使用者定位於高端使用者,輸出優質內容的知乎,在眾多的知識產品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給使用者心中深深打下了堅實的烙印。 高品質內容是每個人都想閱讀、分享的,但是這種高品質的內容是稀缺的有門檻的,它需要有知識經驗的人去創造內容,而這些人是內容的源泉。 縱觀知乎的內容你會發現,互聯網、科技、商業還是大家談論的主要話題,知識廣度不夠,內容不夠多元化、高端使用者稀缺是知乎產品運營將面臨的痛點,這種現象的出現源于創新工廠的資源以及李開複、徐小平、 蔡文勝這一批天使投資人對於產品的傳播帶動作用,他們就像是一針興奮劑,讓知乎的使用者直沖而上,但是隨著產品的發展使用者的疲勞,‘後創新’時代的知乎經歷使用者增長大起大落之後,顯得有點疲憊,像是在半山腰蓄力。 再一點,政治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互聯網世界裡的政治基礎不是委員而是群眾,即屌絲。 正所謂得屌絲者得天下,9158、YY就是屌絲逆襲很好的例子。 想當年在IM軟體市場能跟騰訊QQ一較高下的MSN你還記得麼? 它如今在美國還好吧? 並不是說高端沒有市場,只是高端在某種情況下代表了小眾,小眾會在一定的範圍內有強大的影響力,但絕不是主流。 某些蹩腳分析師研究了豆瓣後,覺得豆瓣錯失了很多機會,步履蹣跚、慢慢悠悠,說如果豆瓣發力加快節奏,豆瓣可能是陌陌,可能是領英,可能是亞馬遜。。。。 內容有這些觀點的人我不得不呵呵,你們啊缺乏一種情懷,忽略了文藝青年的氣質,就是那個范兒。 你們注重的是冰冷的資料、資本的運作,忘記了產品的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需求,在我看來,豆瓣慢的恰到好處。 你見過豆瓣的使用者有對於廣告的反感麼,幾乎很少。 但你可以去微博瞧瞧使用者的回饋,順便幫媳婦挑一挑平底鍋哪一家好。 知乎對於低劣內容的控制相比于其他網站做的已經相當不錯,它獨特的產品篩選機制,開放的編輯模式試圖把低俗內容充分過濾。 但如果你是知乎重度使用者,你會發現在一些問題和回答的排列上還有一些盲區可以去優化,PR演算法並不是那麼完善。 PC版知乎藍色優雅的配色,樸實嚴謹的設計風格和手機端的知乎比起來好太多了,操控交互視覺化有待改進,這就不過多寫了,求移動端的知乎趕快變好吧。 知乎和巨頭有多大差距? 放眼望去,國內的問答產品嚴格來說都不是知乎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因為產品定位和機制不同。 但是從社交和問答的角度,知乎在一些硬實力方面可以拿來參考。 使用者社交類微信:使用者數6億;月活躍使用者3.55億微博:使用者數5億;月活躍使用者1.29億陌陌:使用者數1億;月活躍使用者4000萬問答類百度知道:5億個提問,10億個回答,超過5000萬使用者貢獻了答案。 知乎目前註冊使用者數500萬,月活躍使用者突破1000萬,提問和回答數量不詳。 表格是知乎排名前20的使用者統計情況,有兩點需要關注:1.提問排名中前十知乎員工有好幾個;2.關注排名中,李開複依然穩居第一,感興趣的使用者可以打開李開複的知乎主頁,看看他上次在知乎活動是多久以前。 但他仍然佔據關注第一的位置說明了什麼? 可見知乎在整體的使用者規模上跟巨頭比起來還算小型產品,當然知乎創立的時間短,各方面還在完善中。 但要想跟巨頭掰掰手腕,沒個幾千萬上億的使用者心裡也覺著不踏實。 感謝知乎網友@蘇莉安提供的技術支援。 社區除了資料方面,看一個社區運營的是否健康和諧有人氣,軟實力也很重要。 如果把社區比喻成一個城市,那麼城市的居民素質、文化沉澱、政府服務等都是考量一個城市軟實力的標杆。 也就是說社區裡在長期的運營機制中產生的核心使用者,這些核心使用者中又會湧現出社區達人,比如微博裡的作業本、留幾手、不加V,豆瓣裡的福根兒、meiya、克思克行,水木社區裡的芙蓉姐姐。 其次,社區火不火還得看社會化行銷口碑好不好,有沒有焦點事件爆發出來被電視、網路媒體報導從而變成新聞,像前段時間的知乎python女神事件、《被我推倒過的那些知乎女神們》、站酷的#大畫海爾兄弟# 都在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平臺得到使用者廣泛傳播,我們不討論這些熱點是否存在人為策劃,受到關注得到使用者的主動參與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由於產品的機制不同會導致使用者在社區活動中自然形成一種具象符號,這種符號是社區特有的,獨一無二的。 網易論壇的蓋樓,微博轉發的最右,鮮明體現了這一點。 知乎裡可以邀請使用者來回答問題,你會發現使用者在收到邀請並回答問題時先打上謝邀」(謝妖瀉藥),在提問時使用‘「」’突出問題主幹。 這樣的文字元號完全是因產品機制造成使用者在互動中形成的。 知乎是一個問答產品,在運營中知乎試圖挖掘優質內容,整理精編傳播出去,一些科技、互聯網的內容已經被很多科技媒體在微博、微信發表,這說明知乎在內容的管道傳播上下了功夫,但是這些內容還是局限在很窄的維度上, 未來需要知乎去互聯網化的內容更進一步。 知乎的商業化路徑? 《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麼? 》由500萬的知乎使用者親自甄選出近百篇知乎創業問答的精華,被稱為史上最真誠創業書」,一上市瞬間成為亞馬遜中國預售排行第一名,這是知乎首次嘗試把優質內容轉化輸出的一個開場動作。 它的出版方式很特殊,知乎採用了團購的方式,在網上招募了1000位聯合出版人,一起出錢將圖書推出,每個出資人將會獲得一本私人定制的書,這個模式有點像金融的眾籌模式。 據知乎介紹這本書雖然登錄過排行榜,但實際上它沒有盈利,但是這本書不僅激發了使用者參與的主動性,給予使用者回饋,而且也讓知乎把商業化的觸角連接到市場層面,從傳播的角度看,傳播效果大於市場價值。 事實上,知乎已經悄然在進行著商業化的探索,上兩張圖。 高德地圖以及百度瀏覽器的廣告曾經在知乎出現過,你會發現知乎對於廣告給使用者帶來的體驗極其謹慎,兩個廣告都是互聯網產品,配色上以藍色為主色調,試圖給使用者帶來零干擾。 在互聯網上搜索了下使用者關於知乎的邊欄廣告,幾乎沒有特別反感的回饋,應該說知乎的嚴謹以及對於廣告的嚴格審核值得讚揚。 對於知識型的產品來說,內容尤其重要,內容的增加會給知乎的產品機制帶來挑戰,但同時也會帶來大資料的機會,利用知乎特殊的話題結構關係,優化演算法和廣告精准推薦將會讓目標使用者恰如其分的流覽廣告,把廣告作為內容的一部分傳達。 例如A使用者在手機、行動裝置話題下活躍,B使用者在情感、體育話題下活躍,那麼廣告推送的時候就會呈現兩種情況:A:智慧手錶B:阿迪達斯。 廣告是最傳統的盈利模式,除了廣告知乎還有可能在其他方面產生盈利。 NO.1出版?根據某一話題的產生和討論精編圖書話題#創業#《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麼? 》話題#電腦技術#《我是如何敲下十萬行代碼成為駭客的? 》話題#理財#《存錢、賺錢、花錢的藝術》?攻略付費下載關於旅行:旅行攝影攻略地區旅行攻略國外旅行攻略關於遊戲:遊戲開發進階攻略戒除網癮攻略關於健康:素食主義者的飲食攻略?知乎雜誌知乎日報、知乎週刊等產品的內容聚合, 以雜誌的方式出版月刊或者半月刊?知乎專欄挖掘優質使用者,集合使用者的專欄內容,打造高品質閱讀平臺可線上試讀,線下出版成書,與作者分成。 (可能會被噴=o=)NO.2訪談?名人訪談邀請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包括作家、明星、創業者、產品經理、CEO來知乎訪談單獨設置網上訪談專區,形成以訪談嘉賓為主題的知乎小組, 為以後的知乎小組鋪路NO.3遊戲遊戲是互聯網最賺錢的盈利模式,從騰訊的財報你可以看出遊戲幾乎佔據騰訊總收入的一半,微信、陌陌都在移動端開發屬於自己的遊戲,鑒於知乎知識型產品的特質, 所以知乎的遊戲應該緊扣知識這個主線即知識型遊戲。?手機遊戲:瘋狂猜圖(成語)象棋五子棋圍棋(兵法)你畫我猜?網頁遊戲:魔幻習題句子、阿SUE數學題、巧虎數位大戰NO.4知乎圓桌? 線下活動:知乎使用者觀影會互聯網技術峰會NO.5眾籌平臺?創投孵化器:解決小企業小團隊的融資、人力需求任何互聯網產品都有其核心需求,使用者在知乎提問有求知的需求,想要獲得知識,尋找到答案,答案的品質越高使用者粘性越好 ;使用者回答問題則表明使用者有分享的需求,使用者依據自身的經驗見解傳播知識參與討論。 這就把使用者分為了提問型使用者和回答型使用者,兩種類型的使用者在知乎的活躍地帶和貢獻方式不同。 相同的是他們都會通過贊成、反對來表達意見,也會參與到每個問題的修改和監督中來,特別難得的是在知乎裡使用者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摒棄了傳統社區的徽章級別,讓使用者的每個參與體現在感謝、贊同中。 知乎要想成為一個互聯網的巨型產品,要走的路還很長。 很多觀點認為知乎最後的結局不得不抱大腿,擁入巨頭懷抱,在我看來知乎與其往大而全發展不如堅持小而美,夯實科技互聯網領域的優質使用者和堅持高品質內容,積攢產品運營的經驗,做一個程式猿、產品經理、設計師喜愛的『互聯網科技問答社區 』不是挺好嗎?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