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創辦小米實現夢想 創業要走群眾路線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雷軍
米粉
小米手機3
雷軍是中國IT行業最早的一批程式師之一,不到30歲就成為金山軟體的總經理,同時還創辦了國內最早的電商網站卓越網,2007年又開始涉足天使投資,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形成一個「雷軍系」公司群。 就是這樣一個在外界看來功成名就的人,40歲後卻從零開始又創辦了一家新公司——小米科技,因為雷軍始終沒有忘記18歲時的夢想——打造一家國際一流企業。 他曾經說過,人因夢想而偉大,如今小米依靠夢想作為驅動力,正以令人驚歎的速度向一家偉大的公司邁進。 很多時候一本書就能影響人的一生,雷軍18歲在大學圖書館讀到的那本《矽谷之火》,讓他知道了蘋果創始人斯蒂夫·約伯斯,更激發了他內心關於創業的因數,做一家像蘋果那樣的一流企業,就此成為雷軍最大的夢想。 大學沒畢業成了萬元戶我是1987年上的武漢大學電腦系,武大是全國最早建立電腦科學院系的高校之一。 上高中時,我沒有想過今後會當一名程式師,進入大學後選擇電腦作為專業,是因為我一個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電腦系,為了和這個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我也選擇了電腦系。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學成名的,我當時也想利用大學的機會證明我的優秀。 我本來有午睡的習慣,但看到有同學不睡午覺看書的時候,就把午睡的習慣改掉了。 我特別害怕落後,怕一旦落後,我就追不上,我不是一個善於在逆境中生存的人。 我會先把一個事情想得非常透徹,目的是不讓自己陷入逆境,我是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出發的人。 學習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寫程式,電腦遠沒有人那麼複雜。 如果你的程式寫得好,你就可以和電腦處好關係,就可以指揮電腦幹你想幹的事。 當你坐在電腦面前,你就是在自己的王國裡巡行,這樣的日子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我學電腦是從「泡機房」開始的,那時候學校的電腦少,我就每天泡在機房裡,如果有人上課沒到,我就去用空出來的電腦;如果有人不懂,我借指導的機會用一會兒電腦;實在不行,就坐一邊看。 泡機房就必須提前一個小時去在門前排隊,武漢的冬天是沒有暖氣的,非常冷,但機房裡又必須穿拖鞋,因此經常凍得直哆嗦。 後來我去得太頻繁,以至於機房管理員見著我,二話不說直接就往外轟。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在圖書館讀了一本書,叫《矽谷之火》。 那本書就是講述矽谷一幫年輕人創業的故事,包括約伯斯。 然後我就下定決心創業。 大二暑假,我和一個朋友組建了 Yellow Rose 軟體小組,寫了我第一個商品軟體 BITLOK 0.99。 我用了兩年時間修完了所有學分,這門課比較重要,我上四分之一的課,那門課不太重要,我上八分之一的課。 電腦搞懂精髓以後,所有的東西都很簡單。 電腦不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強調的是實踐。 大三、大四我基本上是幫人寫軟體,自己辦公司,做一些這樣的事情。 有媒體說我大三時候就成了百萬富翁,那是瞎扯的,當時那個年代萬元戶就很有錢了,我肯定是萬元戶。 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在經歷了金山、卓越的成功,而後又淡出大眾視野,雷軍開始思考哪裡才是互聯網行業的下一個颱風口,只有找到了這個颱風口,他的下一次創業才能事半功倍。 1991年大學畢業,我很堅定地要到北京來發展,我覺得北京較之武漢,資訊要靈通很多,市場也要大很多。 當其他同學選擇了深圳和廣州,說那裡錢好掙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的心動。 我被分配到北京近郊的一個研究所。 上班的第一個月拿到的工資不低,比身為公務員的父親要多出幾倍,這在當時是很難想像的事情。 但是,我並不適應那裡的氣氛,每到週末總是愛往中關村跑。 這一年的11月4日,我永遠記得這一天,我在一個電腦展覽會上見到了求伯君(金山軟體創始人),那天他身穿一件黑色呢子大衣,高大英俊,名片上印著「香港金山副總裁」。 我當時真是有些被震撼了,就覺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徵。 沒過多久,求伯君請我吃飯並邀請我加盟金山,1992年年初我成為了金山的第6名員工。 後來的經歷大家也都知道,從開發部經理到珠海金山的副總,再到金山的總經理、總裁、副董事長,2007年金山軟體在香港上市,那年我38歲。 金山上市後,我感覺身心疲憊,想休息一下,另外一個原因是,我扮演的是一個創業時期的CEO,金山當時更需要一個上市之後守業的CEO。 不過我當時堅信,我還會再幹點別的什麼事情。 我2000年牽頭創辦了卓越網,2004年卓越網賣給亞馬遜。 賣掉卓越網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麼是互聯網? 為什麼我花了80%時間的金山只有20%到30%的成長,相反卓越網能獲得100%的增長? 關鍵問題是多一點點運氣。 所謂的運氣,以一種理性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就是個戰略問題。 做企業,為什麼非要在鹽鹼地裡種草,而不在颱風口放風箏呢? 站在颱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在2005年我就開始思考,5年後的中國市場什麼東西會是決定性的力量? 是移動互聯網,這就是5年前我的這個結論。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我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天使投資上,拎著一麻袋現金看誰在做移動互聯網,第一名不幹找第二名,第二名不幹找第三名。 我投資的全部是創業公司,第一是朋友的友誼,因為我原則上只投朋友。 第二,我也希望能幫一點忙,過去很多人幫我,我要把它理解成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也幫幫別人,是一種幫忙的行為。 創辦小米是年少時的理想2010年,雷軍已經進入了不惑之年,外界看來他是國內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以他的財富和成就,他完全可以享受人生了。 但是雷軍心裡始終有一個放不下的夢想,這個夢想促使他在40歲後從零開始,再上路。 我在大學讀《矽谷之火》的時候,就想創辦一家世界一流的企業,想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我四十歲前已經幹了不少事,卓越賣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資也不錯,但我迷茫了,18歲的理想一直沒有實現,覺得心裡不踏實。 一個人能夠消費的財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後勁和激情的動力。 缺乏方向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很鬱悶,而理想不但讓人充實,也會使人在奮鬥過程中不受欲望的干擾,在眾多的誘惑面前不至於迷失方向。 2010年4月,我和幾個合夥人創辦了小米。 其實我覺得下定決心做小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其實焦慮過很多的事情。 比如說我要去做手機,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手機,有誰相信我可以做手機? 有誰願意跟我一起去做手機? 有哪個投資者願意把錢給我去做手機? 這是我無比焦慮的一個問題。 舉個例子,當我決定做手機的時候,才發現組建一個最棒的團隊有多難,為了找到硬體方面的人才,那時候我跟林斌(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每天見很多人,我跟每一個人介紹我是誰誰誰,我做了什麼事情,我想找什麼人, 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見面談談。 每天面試恨不得從早上談到晚上一兩點,仍舊遲遲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真是巨大的煎熬,每天都很痛苦。 痛苦歸痛苦,我堅信小米公司會很有前景,因為我們找到了一個颱風口,這個颱風口就是智慧手機的興起。 原來用功能手機的人,逐步都覺得要換智慧手機了,所以這個時候市場需求非常大。 對於小米,我心裡想得很清楚,是我這一輩子創辦的最後一個實業的公司。 我對小米的員工們說,我們剛創業,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我們就是一無所有,我們是無產者。 我們每多賣一部手機,就多獲得一個使用者,多取得一個進步。 我們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包袱,我們在所有的競爭裡面沒有包袱。 做小米手機之後,我對其他創業者最大的建議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有時候大道理和那些勵志成功的書看多了,都覺得有一堆的道理,其實沒什麼道理,就做你喜歡做的,認認真真地做,用心做就行了,這個用心是對的。 互聯網的七字方法論小米公司2010年4月成立,2011年8月發佈第一款小米手機,2012年6月,公司估值就已經達到40億美元,小米的崛起速度之快在全世界互聯網企業中都沒有先例,很多企業都在研究小米、 學習小米甚至希望複製小米,雷軍自己總結,小米的成功靠的是「專注、極致、口碑、快」。 我在小米剛起步時,經常想我們會遇到什麼困難,我們會怎麼樣死,從來沒有想過有這麼順利,這是心裡話。 很多人誇我們互聯網行銷專業,誇雷軍真能炒作,但我真的想跟大家說的事情是,我們從來不認為行銷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認為最好的行銷,就是做好產品,做好服務。 如果你真的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其實其他一切(水到渠成),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觀點。 互聯網其實不是技術,互聯網其實是一種觀念,我就把它總結成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只要按這個方法去做,就會事半功倍。 小米手機也是按照這個方法在做的,第一次做手機,我們只做了一款產品,但卻是全球首款雙核1.5G的高端WCDMA智慧手機,只有專注才有力量,才能把東西做到極致。 在使用者口碑方面,很多人說口碑就是好,口碑就是因為便宜。 我要告訴大家,其實不是的,口碑的真諦是超越使用者的希望值,超越期望值。 當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我在小米創業的初期強調我們一定要保密,一定要足夠低調。 如果一個產品大家都知道是雷軍做的,期望值就會高。 我們的MIUI剛剛推出來的時候,使用者根本不知道是誰做的,我們就是靠「米粉」口口相傳,最終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都有了使用者和粉絲,為什麼? 是因為他們期望值低,他們覺得這個產品好,如果他們有很高期望值的時候,他們就不可能說這個產品好了。 以傳統的眼光來看,小米的發展的確很快,但是在今天的互聯網,速度真的是很重要的,如何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速,是所有互聯網企業最關鍵的問題。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了以後能掩蓋很多問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往往風險是最小的,當你速度一慢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 我們現在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怎麼把產品做好,怎麼能讓米粉真心實意地支援我們。 我腦海裡想得更多的是怎麼提高產能,怎麼確保產品品質,怎麼改善售後服務,維修體系,怎麼能讓小米手機真正地站住,這是我們關心的最嚴峻的一些問題。 創業要走群眾路線從大學時起雷軍就在創業,到了40多歲他還在創業。 他認為,創業的心態很重要,尤其是在國內的互聯網行業,不要抱怨大公司對於創業環境的破壞,要去大公司關注不到的地方找機會,更重要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我可能比很多創業者幸運,因為我曾經有過幾次成功的創業,但其實每次創業的失敗概率和第一次創業是一樣的,不要以為我比別人有更多的經驗,往往這些經驗,鬧不好都是陷阱。 創業的最大的風險是心態。 創業做不好的核心原因是心態——急於求成,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覺得自己很厲害。 我是把心放到什麼都不懂的狀態來創業。 我跟自己說,偷偷地幹個小米,幹成了咱就幹,幹不成了,咱就不承認。 我經常和一些創業者分享經驗,小米的創業是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小米起步時沒多少錢,也沒多少人,只能琢磨如何動員更多的人,説明我們把產品做好。 我們在互聯網上,把人民群眾全部發動起來,全世界的「米粉」都自發來幫我們,將MIUI產品翻譯了25個國家的語言版本,幫我在17個國家建立了網站,説明我做了一千套主題,一萬種問答方案,説明我在小米論壇裡,發1.3億帖。 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一上來就是我們日活躍多少人,月活躍多少人,增長多少,要沒有個一億使用者,都不好意思見人。 但是,當你真的去走訪和瞭解一個使用者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高度滿意的使用者,能給你帶來十個使用者,一個無比忠誠的使用者,最少能給你帶來一百個使用者。 小米從來不把使用者當成數位,而是當成朋友,這個道理很簡單,你的手機賣給了朋友,然後它壞了,一修修七天,你肯定自己就無法接受。 如果我朋友手機壞了,說實話一個小時修不好,我就煩躁不安,算了,再給他一個新的得了。 當你把使用者當朋友看的時候,所有問題都不一樣了。 我經常聽到有創業者抱怨,大公司複製了他們的產品、模式,讓他們無路可走。 其實,在我辦小米之前,我一天到晚在想,假如騰訊幹了,我會怎麼樣,假如百度幹了,我會怎麼樣,假如阿裡幹了,我會怎麼樣? 最終我發現,一定要面對這個現實,創業就是需要在現有的環境下,找出新市場,抱怨沒有用。 創業者不能寄希望于大公司犯錯誤,而應該在大公司的縫隙裡面找到機會,努力地把東西做到極致,做到別人沒辦法抄的程度,你才有了生存之道。 每一個人實現夢想的經歷都是動人的,無論這個夢是大是小。 在你心中、在你周圍,一定有勇於逐夢、築夢、圓夢之人。 你想瞭解誰的夢想,你已知道誰實現夢想的歷程? 請與我們聯繫,把你想要瞭解和推薦的人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