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弘毅 山東大學傳播學院 中國新媒體研究中心 研究員
每一代人中,都會有不安分的人;
每一群不安分的人中,都會有出類拔萃者。
朋友在報社工作,他說寫文章發文章大都是悖于自己的觀點和意願,甚至都快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動念了。 然後卻又找來各種原因說是為了迎合主體受眾人群的喜好,畢竟年輕人越來越少有看報紙的習慣了,都是些上年紀的大爺大媽們看,肯定要寫的符合他們的口味。 我問他年輕人看報紙的少了是因為新媒體的發展趨勢所致,還是報紙本身的內容風格和品質沒有跟上社會的發展需求呢?
設想一下,如果把那些有思想有新意的年輕記者們所寫的文章觀點論述發表出來,那些大爺大媽們就都不願意看了嗎?他們就只願意守著自己將要入土的思維意識靡靡終老嗎?我沒有跟看報紙的大爺大媽們做過調查,但我想,至少任何人、 任何時候是都願意看到希望、感受到活力的!
那到底是什麼在導致著我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甚至做到的都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呢?沒錯,是人。 事在人為,任何問題終歸於人的問題。 在報社,是誰在決定著稿子的寫作風格與能否發佈?一定不是那群充滿激情與想法的年輕人,他們只能是被逼著改稿被逼著為了生計做些無關痛癢之事的角色,只有領導說行就行,說不行就不行。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等到這幾個朋友能做到主編位置的時候,這報紙我們就應該能夠重新再拾回來了。
或許吧,希望到那時候我們的心還有這份活力,不過應該很難倖免了,在一個系統裡邊往上爬,至少也得有5年的時間,很少有能守住些自己最初那些情懷的人,很少。 何況後邊還有一代人在排隊等著可以輪到他們唧唧歪歪、抱怨比劃的時候來登臺承受這成長的痛苦呢。
一代一代,時間過得說快也會很快,經常聽到媒體渲染80後如何的主流,企業二代的接班問題等等,其實沒錯!每一代人中,都會有不安分者;每一群不安分的人中,都會有出類拔萃者。 中國的80後時代已經來了,真真切切,尤其是中國80後的投資創業大軍正在崛起!
這是大經濟環境的選擇,是大社會需求的必然,又是創業個體的本能。
從經濟環境來說
現在的情形遭遇之下,國家必然要鼓勵投資創業,必然會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老百姓的日子已經越來越難過了,物價高企,手裡的錢變的薄了,政府不可能直接給每個人發錢來增加社會消費力。
但想辦法讓老百姓手中的錢變得多一些是謀求穩定大局的必要手段,怎樣才能做到良性的達到這一目的呢?增加人們的就業機會和待遇,誰來提供這些?老闆。 國家必然要讓更多的老闆出現,必須要有更多的老闆來發揮這一轉換資源的作用。
從社會需求來講
如今的資訊管道越來越廣,商家與顧客之間的秘密越來越少,用老闆的話說,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了。 其實根本問題還是在於老闆自身越來越不懂得怎樣做生意,怎樣維繫顧客了。 時代在變,經商的想法和辦法也得變,因為時代變的背後是消費者的心在變,人家都已經用上4核的處理器了,你這還奔3呢,肯定不行。
但往往是很少有人在這方面下功夫,就像開篇提到的報社案例一樣,上一代人的思維意識已經僵化在那了,變起來很難,而大眾的社會需求卻不會過多的遷就。 所以80後的時代,還是需要懂得這一主體需求的80後們一馬當先,來獨當一面。
從創業個體而言
大環境都在變化,以前是擺個地攤吆喝吆喝就能把貨賣了,後來得掛個招牌包裝一下形象才能招徠生意,再後來就得多搞些打折優惠會員套餐啥的花樣才能留住顧客。 做個生意越來越費心,越來越累人。 是的,進步是不斷成功的前提,但進步卻又是痛苦的,因為要在很多方面革新自己,挺麻煩的一件事情。
但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你經不住80後們起步就與世界同步。 他們一開始就在接觸你還要百般痛苦才能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這種起步就已經領先一大步的優勢,是80後們在這時代中無人能比及的。 他們一登上舞臺就具備了這種跟隨經濟環境、駕馭大眾需求的本能,左右逢源,處處得心應手。
中國80後投資創業大軍正在崛起!
對於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認知中,負面的新聞一大堆。 新聞是媒體爆出來的,媒體淪為生存的工具,卻又感染著人們的耳目,讓懵懂的大眾意識就跟著去了。 但這個不重要,我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現實,中國80後投資創業大軍正在崛起,他們有著一顆向上生長的心,也在不斷努力為自己尋找創造著機會。
無論目的為何,這一浩蕩的創投大軍,一定會為當下的各種窘迫困局注入新的活力。 在路上,會有挫敗、有教訓,但大勢所致,終不可違。
中國80後投資創業大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