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雲計算是IT強國面向中國這樣的IT弱國的強大行銷策略,我們即喜歡又得不到既是這些鼓吹雲計算公司的目的。
7月20日報導:雲計算是IT強國面向中國這樣的IT弱國的強大行銷策略,我們即喜歡又得不到既是這些鼓吹雲計算公司的目的。 看其本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立足國家和本土廠商利益,結合我國使用者的實際需要,提出中國特色的雲計算,而非人云亦云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科學家和媒體編輯們在談論一個新的技術、新產品、新公司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如何賺錢,商業模式是什麼? 」在他們學會這樣的問題之前,最常用的問題是:「這東西有什麼用? 」。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很多看起來沒有用的東西在賺錢,而那些非常實用的東西卻因為賺不到錢而不能再繼續完善。
相當一部分人們,今天希望用一個誰也說不清楚有什麼用處,叫雲計算的東西賺錢,並找到商業模式。
「Amazon、Google和IBM是第一批將雲計算引入公眾視線的公司。 Amazon使用S3和EC2為小型企業提供計算和存儲服務;Google允許協力廠商在Google的雲計算中運行大型並行應程式;IBM則推出了藍雲計畫,讓人們創建的新型應用程式能夠訪問大型共用的計算節點網格。 」這些大企業似乎都在向世界證明著,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應該是什麼。
在IT界,每一個新興技術或概念都可能是一場巨大變革。 搜索、電子商務、SNS...... 雲計算也不例外,眾多互聯網軟體廠家染指雲的同時,也為如何盈利在雲端絞盡了腦汁。
雲計算作為產品本身大致分兩只形態:
萬能的云云平臺服務
所謂雲平臺,就是在雲計算環境下,平臺供應商提供基於雲計算服務的軟體產品,使用者只需配置作為雲端的終端顯示裝置以及接入現成的網路資源,因而實現節省IT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投資。
在雲平臺上,雲計算能夠讓中小企業應用到豐富的性能先進的大型系統平臺與重要資訊資源。 與此同時,雲計算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多種多樣的、能夠滿足不同業務發展需要的應用服務,包括企業管理軟體、辦公軟體、行業應用軟體以及各類通用軟體和行業通用軟體等。
不難看出,雲平臺實現了基礎運營服務與應用服務在同一平臺運營,使用者在雲平臺中即可獲取功能豐富的各種應用,由於資料統一在同一平臺中,資料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推進了公司資訊化改造進程。
獨立的雲企業私有雲
當眾多廠商都在高舉雲計算大旗,那也將預示著,雲從概念走向實踐的步伐在加速。 同SAAS一樣,出於資料安全性、服務品質、資源管理等方面的考慮,私有雲的作為雲計算的一種存在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關注的目光。 把謂私有雲,與相對應的公有雲相較,又有怎樣的優勢?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表示,儘管公共雲計算服務較符合規模經濟原則,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私有雲計算將在公共雲計算服務成熟之前大行其道;Gartner預測2012年之前,IT部門投資私有雲計算相關金額將超過公共雲計算。
根據Gartner定義,公共雲計算乃指透過網路科技,針對外部客戶提供可擴展且具彈性之科技化服務;私有雲計算則指透過網路科技,針對內部客戶提供可擴展且具彈性之科技化服務。
私有雲是為一個客戶單獨使用而構建的,因而提供對資料安全性和服務品質的最有效控制。 其優勢顯而易見,這也為互聯網軟體提供廠將服務轉為為使用者提供企業私有雲服務提供了契機。
雲計算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商業模式或盈利之道
1、賣雲計算方案的
此類雲計算從業者並沒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但他們可以為滿足客戶對雲計算的好奇和追捧。 也就是提供雲計算集成解決方案。 從事此類業務的公司有硬體設備廠商也有系統集成廠商。
雲計算概念對於他們是銷售環節的很好補充,原本單一的產品報價增加了靈活的空間和充足的理由。
私有雲解決方案是他們的主要業務。 對於使用者是否因為雲計算而得到了不同的技術或產品,只有使用者自己心裡明白了。
此類業務可以包括諮詢、方案設計、硬體提供、軟體代理、系統集成及定制開發。
例如:由田碩甯領導投資的北京雲計算基地就試圖在整個雲計算產業鏈條環節提供產品和服務給客戶,他們還自己設計製造集裝箱式雲計算裝置及專用伺服器和作業系統。
他們是在雲計算淘金浪潮中賣「淘金工具」的那個角色。 他們的同行還有浪潮、思科、IBM等等。
2、賣雲計算資源服務的。 IDC的變形金剛版。 虛擬機器、雲存儲、SOAPAAS
雲計算的出現對IDC從業者是悲喜交加的消息。 雲計算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減少使用者的伺服器數量,這自然會減少IDC客戶託管伺服器的數量,也就減少了收入。
所以,IDC從業者出動出擊,才有已經很有年頭的虛擬技術或通過網管軟體,包裝一種新的業務,希望借雲計算模式吸引那些更小的客戶使用共用資源的模式,或者先發制人,吸引競爭對手的客戶到自己的服務範圍。
當然,雲計算的IDC在長期留住使用者方面比傳統的只出售機櫃和頻寬模式更有優勢些。
在此基礎上,出現了一批雲計算平臺運營商,他們通過批發轉零售的方式,賺取下游廠商的費用。 這些平臺廠家一般還會做些廣告批發轉零售的服務,以配合整體平臺業務的銷售。 3
但是,幾年來的實踐說明,沒有標準的平臺只是一個產品的堆積,使用者並不一定僅僅為了單點登錄而與應用廠家之間隔離一個平臺廠商,使用者擔心降低服務回應和服務品質,更擔心資料安全環節又多了一個不安全可能。
世紀互聯公司是這類業務的典型代表。 他們批量獲取電信IDC資源,通過雲計算概念和虛擬機器部署,將資源的碎塊化之後再銷售給中小客戶,賺取差價。
他們是在雲計算淘金浪潮中擔當「礦區承包商」的那個角色。
3、賣應用的。 曾經自詡為SAAS們。 想賺最終使用者的錢,利用會員或廣告賺錢
從CRM開始、到ERP、OA、OFFICE...。 ,業界一度認為雲計算會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購買習慣,將業務和應用軟體的需要轉向雲計算供應商,主要理由是可以降低使用者使用成本和實現基於網路的協同工作。
事實情況是,使用者的需求確實存在,但也沒有因為雲計算而增加使用者原本已經存在的需求。 此類業務最大的價值還是應用本身的功能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否採用雲計算使用者並不關心,至於價錢,雲計算模式的應用的長期消費成本甚至要超過傳統部署模式。
此類業務的從業者可謂多如牛毛,他們租用雲計算裝置、租用IDC資源,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開放的軟體,以應用的名義銷售給客戶。
他們是在雲計算淘金浪潮中扮演「挖礦工」的那個角色。
目前國內有代表性的企業有用友、金蝶、八百客、XTOOLS、今目標、財客線上等。
4、雲計算的衍生模式及業務。
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各種網路電子終端也加入到雲計算的狂熱炒作之中了。
他們更有理由提出雲計算的優勢對業務的補充,因為這些電子終端產品的計算能力今天還遠遠無法與PC相提並論,通過雲計算(伺服器計算)、雲存儲説明使用者實現更多功能似乎是很美妙的事情。 雖然我們至今為止除了看到簡易瀏覽器上網和簡單下載之外,沒有看到另外一個普及了的移動或非PC終端的雲計算成功案例。
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也很簡單,無線網路的通信成本和各終端作業系統的不統一阻礙了這一美好藍圖的迅速發展。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期待,當筆記本電腦平板化和3G網路資費降低後,移動雲計算會在雲存儲和海量應用線上模式環境迎來一次使用者使用習慣的改變。
他們在雲計算淘金浪潮中扮演「將金子製作成首飾」的那個角色。
如果一定要找案例,此類業務的代表性企業例如騰訊手機QQ、新浪手機微博、手機錢包等。
5、政府工程、媒體宣傳、出書立傳同樣可以因為雲計算獲得收益。
不完全統計,3年來,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門出面,宣佈政府投資雲計算的專案總計金額已經超過50-100億人民幣。 這些投入自然需要先花費在雲計算硬體、雲計算軟體、雲電腦房、雲計算經營團隊、雲計算試點當中。 這些投資對於普及雲計算概念和支援雲計算繼續存在下午是必要和及時的,希望他們也能讓納稅人獲得雲計算的好處。
關注雲計算的媒體和各種時尚IT報導的作者,自然也是雲計算的受益者和宣導者。 雲計算的發展和滅亡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各種研討會、各種專家的誕生,都可以獲得雙贏或多贏,在長期沉悶的IT領域,需要這樣一個不容易說清楚,由可以反反復複說的話題。
他們在雲計算淘金浪潮中扮演「政策提供和宣傳隊」的那個角色。
提供政策和引導性資金,可以解決就業、提高稅收、建立地區品牌和政績。 普及和宣傳雲計算本身就是媒體的業務,博得眼球和軟文稿費這是任何行業周圍都圍繞著的寄生類業務,善加引導,相互利用,這是必須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