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創業這個概念,一直以來我理解的還有偏差,以為創業就是做出好產品,就是把想法現實化。 誠然,創業沒有好的產品跟服務一定行不通。 但一味把產品歸結為成功原因,就是個偽命題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誤讀,尤其是最近大行其道的"互聯網分析師"們。 剛剛讀完馮侖的《野蠻生長》,最近又跟在阿裡巴巴做過架構、之後自己創業成功的一位前輩談過之後,尤其有這樣的感悟。
其實創業說白了,就是建立企業,其過程就是個聚合資源(Resources),形成組織(Organization) ,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過程(Products)。 聚合資源,就是找人,找錢;形成組織,就是建立一套行得通、還可持續的規則來管理和引導找到的人和錢。 然後(last but not least),還要做出擁有市場需求的產品,三者缺一不可(R,O,P)。
打開現在的創業媒體,成功產品分析獨佔大半個頁面,爆紅產品融資成功占了另一小半。 這難免有概念誤讀誤導之嫌,仿佛一個按鈕設計中的交互哲學決定了創業的成敗。 互聯網創業的門檻降低,很多技術人員關上門做app,做網站,做完報個加速器,以為就叫做創業了。 不是說這樣的打法必然失敗,但其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嚴重依賴于產品能爆紅,然後錢和人都來找到你。 成功案例確實有,也確實不少,但我們忽視了創業大軍的基數。 錢和媒體都往一處跑。 這些成功案例得到幾百倍的放大,仿佛它們是創業主流。 殊不知產品水準類似,卻死在路上的創業隊伍有千千萬。 很大程度上,他們都犯了創業概念理解偏差的毛病,死得很冤枉。
他們忽略了聚合資源和形成組織這兩個同樣重要的支點。 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行政資源、客戶資源,和錢。 很多時候這裡面有重合。 比如找人的時候找到靠譜的合夥人能湊齊啟動資金,一人獨當幾面,省了工資;比如找到可靠的客戶資源就是拉來了前期流量以及更容易獲得的現金流,省去了行銷費用;比如行政資源不只是成事容易,更省去了創始人的機會成本,好處多多。 而形成組織則包括了大家一起建立一套規矩,怎麼樣更好地激發創作靈感,讓概念落地,同時保證在企業起步之後能正常化管理。
看馮侖的《野蠻生長》,裡面講了牟其中倒飛機,倒衛星,空手套專案的事蹟(劣跡? )。 那時候企業家手裡完全沒有產品、沒有錢,但是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加上大膽的商業想像力,找客戶需求,找政治資源,找銀行擔保,再拿著擔保開啟生產,完成這個從無到有的鏈條,最終做出專案。 拋開是否投機取巧、合法合規不說,假設那樣的商業運作放在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沒准比起閉門調程式的團隊還是要成功的多。 你看那一代趕在改革開放春風吹起時的企業家,尤其是馮侖、王石、潘石屹他們這些帶出了"基業長青"的企業的人,比起做產品,都更玩得轉聚合資源、形成組織。
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這樣的資源,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更有能力做到就是關門把產品做好,產品做好了才好說話,腰板直。 這應該是中國跟西方創業者很大的一點理念差別。 很多西方創業者,產品還未成型,只有個概念,就帶著到處去拉資源,找客戶試用,可能碰壁很多,但他們習慣了這種受挫的過程。 在多次碰面中就極大地提高了自己與合適的資源匹配的概率。 這是很多國人創業者做不到的。 國人傾向于埋頭做產品,找VC(或天使),仿佛這是唯一能夠帶來資源的途徑。
精益創業贊助者Eric Ries他導師Steve Blank也告誡創業者,多走出辦公室,走到群眾中去。 多出去找同行談談,找潛在客戶聊聊,多花點時間招募團隊,假如大家都有興趣,再談投資(合作)不傷感情。 其中難免聽到很多No,但這條路才是成功應該走的路。 有了這些談判,才能拉更好的人才,更有品質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