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曼騰飛科技董事長王洪鋒算是一名成功者,但是他不建議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困難太多了,失敗的太多! 」
那是他自己走過的道路。
1996年王洪鋒從北京郵電大學通訊電子專業畢業,放棄了到老家成都電力部門工作的機會,選擇北京一家外企。 上班不到半年,「腦子一熱,就下海了」。
海澱區知春路,一間20多平方米的簡陋小屋,王洪鋒和大學同學用借來的4萬元錢開始了北京的創業奮鬥。 沒錢註冊公司,他們只好掛靠在一家電子公司旗下。
團隊選擇的第一個專案是錄音設備系統。 當時,通訊領域蓬勃發展,創業者又有技術優勢,美好前景似乎觸手可及。 然而,這幫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真正進入領域後才發現,行業壁壘高、缺成功案例、人脈資金短缺,阻力重重。
前4個月沒有接到任何訂單,4萬元的本金也告罄了。 他們不得不靠在中關村幫人組裝電腦度日,一個隊友迫于生存壓力選擇了離開,一向執著的王洪鋒也有些動搖,一度翻看GRE,準備出國。
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王洪鋒翻開一尺厚的全國電力系統黃頁,「打完了上面所有的電話找合作」。
無數次碰壁後,山東諸城一個電力調度錄音專案為紐曼提供了機會。 紐曼憑藉技術優勢簽了第一筆7萬元的訂單,和這珍貴的第一桶金同樣難忘的是第一次醉酒。
當年7月順利簽下的第二筆訂單是尋呼台專案。 「頂著烈日,我騎著自行車從知春路到車道溝,跑了近20次為合作方提供售後服務。 」王洪鋒說。
這兩筆「破冰」訂單迎來了紐曼的春天,隨後訂單源源不斷。 2001年,紐曼已經佔據了全國尋呼行業錄音市場一半的份額,公司規模擴展到50人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千萬元,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北京供電局等都使用紐曼的錄音設備。
此時正逢電子產品瘋狂佔領中國市場,紐曼抓住了新的市場機遇,銷售起移動硬碟盒,正式進軍IT數碼消費電子行業。
受晶片發展的限制,一度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企業靠價格戰競爭,甚至有些企業不惜血本,以零利潤或負利潤求得生存。
王洪鋒帶領團隊不斷地更新外觀,不斷地宣傳,「紐曼」品牌初進市場就大受歡迎。 假IBM硬碟盒和紐曼硬碟盒一度成為最暢銷的產品。
為了降低成本,紐曼先後收購了3家電子廠和多家相關行業的工廠,研發團隊不斷壯大,產品迅速入圍市場前三。 紐曼隨後推出移動硬碟、U盤、MP3、MP4等,「國內的移動硬碟我們是做得最好的,MP3、MP4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2006年,紐曼冠名「夢想中國」,在全國徹底打響了品牌。
王洪鋒把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
2007年紐曼組團參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消費電子展,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上推出了一系列國內暢銷的數碼產品。
此前一路順風順水的紐曼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CES獲獎展區中沒有中國的產品。 紐曼前期投入幾十萬元,卻沒有收到一個訂單。
「我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都一樣啊! 」王洪鋒第一次意識到,國內所謂「高科技企業」依然沒有擺脫「中國製造」大旗的陰影,產品嚴重同質化,缺乏核心競爭力。
紐曼放棄了製造盈利的擴大生產,每年把800萬元投入自主研發,這占到全年營業額的15%以上。 此前,紐曼基本是代工生產,創新研發投入微乎其微。
王洪鋒體會到了自主研發的艱辛,「告別拆開一台機器就敢自己做的時代,模具製作、設計、整合、技術融合...... 所有的環節對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
但他也開始嘗到了原創的甜頭。
2011年10月,紐曼歷時3年的研發成果「鳳」PC:這個電話、電腦等融為一體三網合一終端在CES上成為亮點,月臺每天都被參觀的人包圍著,最後連樣機都被買走了。 美國兩家知名代理商找上門來簽約,中東、南美等地區也分別找到了代理商。
然而,這距離一個全新產品的真正市場化依然遙遠,王洪鋒把眼前的這段歷程看作自己新一輪的創業,正像他所選擇的代表自主創新的「鳳」品牌的美好寓意一樣,他期待「歷經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