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軟體Evernote創業故事:盈利欲速不達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Evernote
創業故事
Evernote團隊,居中者為CEO菲爾·利賓(Phil Libin) 編者按:2011年12月出版的《Inc.》雜誌刊文,將筆記應用開發商Evernote評為2011年度公司。 Evernote提供多平臺線上筆記同步服務,可將使用者在PC、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各個終端隨手記下的內容備份到雲端,以免資料丟失或文檔版本不一,同時借免費、便捷、易搜索的產品體驗,成為使用者粘性頗高的軟體之一。 作為一家曾經命懸一線的公司,Evernote同許多創業者一樣面臨「錢」的困擾,但CEO菲爾·利賓堅信,盈利欲速則不達,免費、自由才能使使用者最終離不開某項服務,從而願為其付費——實踐證明確實如此;同時,它將「雲」 概念與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結合,把智慧手機從時間殺手變為省時工具,革新了人們的記憶方式。 關於它的創業報導尚不多,本文從Evernote團隊發展、產品模式及前景、融資困境扭轉等多方面深入記述,或可為相關公司及創業者提供參考。 附:Evernote下載、手機版 以下為文章全文: 絕處逢生 菲爾·利賓(Phil Libin)還記得他將童年留在身後的那一刻。 那是在約4年之前,當時他的互聯網創業企業融資失敗。 那一年,他35歲。 在此之前,利賓的創業過程充滿樂趣。 淩晨3點鐘時,這家創業企業的資金已經耗盡,而利賓則在絕望地等待風險投資家、天使投資人或某家企業CEO回復他的電話。 利賓知道,他將被迫關閉Evernote,一款説明人們記憶的軟體應用。 他表示:「我意識到,明天當我醒來時,我需要解雇公司的所有人。 」 在精疲力盡、情緒低落之時,利賓的電子郵件提示音突然響起。 他的心裡在一瞬間燃起了希望,然而這封電子郵件來自他的一名粉絲,而這樣的電子郵件他已經收到過很多。 這封電子郵件來自瑞典的一名軟體行業創業者,郵件內容則是「Evernote改變了我的生活」這樣司空見慣的文字。 利賓幾乎錯過了郵件的最後一行:「如果你需要資金,請告訴我。 」 這一消息讓利賓清醒了一些。 他回復電子郵件稱:「剛好我們需要一些現金。 你現在有多少錢? 」而對方也很快回復稱:「50萬美元夠嗎? 」 目前,通過風險投資和業務帶來的利潤,Evernote已擁有數千萬美元現金。 Evernote正在收購其他公司,規模在一年中擴大了3倍,而每天的新增使用者數則達到4萬。 如果你居住在矽谷或東京,即Evernote普及率最高的地區,那麼你不會對此感到驚訝。 否則,你將會好奇:Evernote究竟是什麼? 利賓有不同的方式來解釋Evernote。 它是存儲在伺服器上的腦海中的內容,它是你生活中的谷歌搜尋引擎,它是你個人宇宙茫茫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它是一款將智慧手機從時間殺手變為時間節約者的工具。 因此,解釋Evernote並不容易,你必須先瞭解它,然後才能知道它有什麼樣的顛覆性影響。 這樣的說法同樣也適用于利賓和他的團隊,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多家創業企業走到了一起。 他們建立的Evernote也是如此。 在這家公司中,員工可以在寬敞的會議室中跳舞,而這些會議室均以視頻遊戲的名稱來命名。 這家公司的客戶忠誠度很高,許多人選擇付費使用該服務,而沒有轉而使用其他免費服務。 這家公司改變了孩子們在學校中學習的方式。 該公司的目標是影響10億人的生活,而這一目標正一天天成為現實。 成長之路 當利賓的家庭1979年從蘇聯遷往美國紐約州Bronx時,這樣的目標看起來可能非常愚蠢。 當時利賓只有8歲。 14年之後,由於對學校的收費提出質疑,利賓因一門課程沒有通過而未能獲得波士頓大學的學士學位。 利賓表示:「在我的家族中,我是200年以來第一個沒有學位,不會玩樂器,不善於下國際象棋的人。 」實際上,利賓已經將這樣的低調上升至一種藝術形式。 學位並不重要,而利賓擅長於編寫代碼。 在紐約Bronx科學高中就讀時,利賓就已經是一名電腦天才,並在16歲時就通過電腦賺到了很大一筆錢。 在從大學退學之後,利賓加入了麻塞諸塞州一家名為ATG的公司。 ATG聘請了大量天才的程式師,開發標準的電子商務技術。 利賓表示:「當時我第一次感到我和周圍人是一樣的。 」3年之後的1997年,他與幾名同事一起離開ATG,創立了自己的公司Engine 5。 這是一家位於波士頓的電子商務軟體公司。 利賓表示:「我是效率最低的程式師,因此我開始從事管理工作。 」當時,利賓對融資一無所知,而他的同事們對此並不介意,並直接開始了程式設計工作。 2000年,他們將公司以26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 隨後一年,利賓召集了Engine 5的核心團隊,建立了另一家公司CoreStreet。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希爾維奧·米卡利(Silvio Micali)也加入了這家公司。 利賓希望,該公司能夠為政府和大型金融機構開發高科技安全系統。 不過,在習慣于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之後,利賓發現政府採購中的官僚主義,以及持續多年的合同週期效率非常低,並且令人厭倦。 2006年,他離開了這家在3年後賣出2000萬美元的公司。 儘管其中的經驗並不完全令人滿意,但這足以令利賓相信,他和他的團隊已經找到了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米卡利在離開CoreStreet之後回到了學術界,他也有著類似的看法。 他表示:「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才團隊,具有創造性,並且在工作中充滿樂趣。 你會喜歡上利賓。 他不僅思想具有原創性,也能在任何事情中找到樂子。 和他在一起時,你會笑口常開。 」 利賓隨後立即著手考慮他的第3家公司。 在擁有前兩家公司的經驗之後,利賓知道了兩點:他不喜歡枯燥的工作,也不僅僅只希望賺錢。 他表示:「10億美元並不酷。 」這與西恩·派克(Sean Parker)對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urg)所說的有很大不同。 利賓認為:「真正酷的是影響10億人。 無論我做出什麼,我希望人們能對此感到興奮。 我希望從長遠的角度開發一款產品。 」 記憶的新方式 長期以來,利賓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記憶事物,例如餐廳名稱? 在很大程度上,這與我們腦海中事物的關聯有關。 記憶的觸發往往開始于當時你和誰在一起,你在何時聽說過,當時你在哪裡,你還在做其他一些什麼事,以及相關的關鍵字和畫面。 從這些零碎的片段中,我們能回憶起已經遺忘,但非常重要的想法。 不過,情況並不總是如此。 我們大腦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何無論你怎麼做,你仍然會忘記大部分所做事情的原因。 而在一個資訊飛速傳播的時代中,這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因為你不知道哪些資訊是有用的。 此外,隨著「嬰兒潮」一代的老齡化,他們的記憶力開始減退。 利賓表示:「沒有人會滿足于自己的大腦。 然而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們的大腦就已經超載。 這是一個普遍問題。 」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嘗試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中存儲資訊。 不過這也帶來問題,因為我們必須在合適的位置、合適的檔中,以正確的形式輸入資訊。 而即便如此,我們也很難找到這些資訊位於何處。 餐廳的名字在我的筆記本還是手機中? 我可以找到會議上告訴我的那個人,但是他的電子郵件地址在哪? 因此,利賓開始設想一種更好的電子記憶方式。 你可以以任何形式輸入資訊,無論是鍵盤輸入的文檔,還是手寫的筆記,或是照片、網頁和聊天記錄。 你可以從任何設備上立即獲得這些資訊,而不必擔心資訊如何組織。 利賓表示:「當人們希望把握一個想法時,他們並不願意停止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 」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刻找到任何這些資訊,而查找的方式與使用谷歌搜索類似。 利賓表示:「谷歌很優秀,但谷歌只瞭解公共資訊。 我們需要一些服務,處理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這就像是谷歌持續編目你的生活,並將所有資訊放在你的手邊。 而你甚至沒有必要準確記憶你希望查找的資訊。 正如大腦的工作方式一樣,你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模糊的線索,例如一個人名、一個位址、一個關鍵字,或一個時間。 就提高效率而言,這帶來了極大的説明,尤其考慮到這一服務能夠很好地支援智慧手機,因為大部分人每天頻繁使用智慧手機。 利賓指出,隨著人們在辦公室之外進行越來越多的工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擺脫電腦。 不過到目前為止,智慧手機應用大部分是時間殺手,而不是提高效率的工具。 他表示:「當你有幾分鐘閒置時間時,Facebook和Zynga可以很好地幫你浪費時間。 我希望使智慧手機更加有用,説明人們在這樣的幾分鐘時間內進行工作。 」最終,利賓發現,這樣的記憶工具在使用中將帶來樂趣。 他表示:「過去5年中,業內過分強調提供優秀的娛樂工具,不過沒有人試圖將Facebook的優秀使用者體驗應用在辦公工具中。 微軟(微博)Office在使用中沒有樂趣。 」 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你將可以理解利賓提出的理念:「無所不在的生活效率平臺」。 而利賓所要做的是開發出這樣的產品,並吸引10億人的使用。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