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的崛起,吹響了雲平臺市場開源陣營挑戰商業力量的號角。 全球熱論的聲浪中,CloudStack、Eucalyptus、OpenNebula緊隨其後,四大開源雲平臺圍繞「開放雲」展開了新一輪的制衡與博弈。
剛剛過去的9月,開源社區迎來了兩件大事。 9月8日,經過OpenStack基金會董事會補充會議的討論和投票,「亦敵亦友」的VMware和英特爾、NEC一道,正式獲得OpenStack基金會金牌會員的資格。 隨後的9月19日,OpenStack基金會正式成立,該專案的合作發起者之一Rackspace向基金會正式移交了社區管理活動和OpenStack商標。 在此之前,OpenStack的另一個合作發起者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淡出OpenStack組織,從開發者轉型為技術消費者。 至此,OpenStack作為獨立非盈利性組織存在的使命宣告完成。
OpenStack近期為開源社區乃至整個IT界帶來一次又一次震動。 事實上,從2011年開始,這個新生代開源專案就獲得了持續走高的關注度。 在沉寂已久的開源世界,對一種技術如此的癡迷狂熱似乎還得追溯到Linux時代。 但如此火爆的場面又在情理之中,最重要的原因是,OpenStack的崛起與風靡全球的雲計算浪潮交相輝映。 作為一個開源雲平臺專案,OpenStack所提供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框架讓任何人都可以自行建立並提供雲計算服務。 它也可以被用於構建私有雲,在企業內部提供共用服務。 簡言之,它可以説明服務商和企業構建類似于Amazon EC2和S3的IaaS平臺。
OpenStack所能交付的應用場景對於企業和開發者而言都極具吸引力。 同時,由於從專案創建起就採用Apache 2.0授權協定,OpenStack提供的開源IaaS框架具備天然的開放性。 這種開放性引爆了各類型企業和社區開發者的參與熱情。 從專案推出至今,OpenStack代碼庫已擁有超過55萬行代碼,超過573名開發者貢獻了自己的代碼。 OpenStack基金會已籌集1000萬美元的資金,加入OpenStack生態圈的企業數量達到驚人的192家。
然而,在開源世界中,火力全開的OpenStack並不是唯一的IaaS技術框架提供者,包括CloudStack、Eucalyptus(中文譯名為桉樹)、 OpenNebula以及oVirt在內的開源專案同樣可以説明企業構建內部或外部類似亞馬遜公有雲的服務。 雲計算領域的長期觀察者、新浪微博博主@forestzrd將OpenStack形容為「後來居上的先鋒」,以及開源雲平臺領域「真正攪動水池的人」。 事實上,在OpenStack專案創立之前,以上這些從美國和歐洲發起的開源專案在開發者和企業使用者群體中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並且正在穩步發展自己的合作夥伴體系。
或許是OpenStack放開懷抱的姿態(從專案創立就採取Apache授權協定方式)感動了廣大開發者,又或是OpenStack天性中的「激進因數」得到盡情釋放,OpenStack帶來了一場真真切切的技術運動。 不過,在這場有關開源和雲的戰役中,OpenStack註定不會獨行,包括CloudStack、Eucalyptus和OpenNebula在內的開源雲平臺專案同樣鎖定了勝利的目標,有關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明與暗的角力正在展開。 OpenStack專案早期的重要貢獻者之一思傑(Citrix)公司轉向支援同類開源專案CloudStack,為這出精彩的戰役展開了宏大且懸念叢生的開場。
(責任編輯: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