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杆資本合夥人:互聯網創業是衝刺式馬拉松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合夥人
互聯網創業
標杆
英國有一句俗語:「這是馬拉松,不是衝刺。 」 「不,不是這樣。 這是衝刺式的馬拉松。 」11月23日,標杆資本(Benchmark Capital)合夥人Matt Cohler在接受本報記者越洋電話專訪時說,你必須行動迅速,但那不意味能快速賺錢,「我經常告訴剛起步的企業家,同時也是我自己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經驗」。 作為標杆資本最年輕的合夥人,Cohler同時也是Facebook前CTO和運營副總裁。 他是Linkedin的第2名員工、Facebook的第7名員工,目前仍擔任Facebook顧問。 他曾與這些公司創始人一起,把公司從零做到世界級,而這些經驗和資源也成為其效力「標杆資本」的重要資本。 標杆資本是矽谷專注于資訊技術領域投資的頂級投資機構之一,以苛刻的投資風格和「Long Term Greedy(長期貪婪)」的投資文化而聞名。 截至目前,標杆資本所涉足專案包括AOL、Twitter、Second Life(第二人生)、Ariba, Juniper Networks、Red Hat和Tropos Networks等,其中多項投資已成為美國著名科技投資案例, 而在其1997年對eBay的投資中,標杆資本更是獲得了高達800倍的投資回報率——eBay于1999年春登陸納斯達克,兩年前僅向其投資670萬美金的標杆資本賺得50億美金。 Cohler向記者透露,標杆資本已于2009年中入資百姓網,這也是迄今為止該機構在中國的第一個股權投資專案。 大公司難以壓抑創新型企業 《21世紀》:中國的幾大互聯網公司正開展「大而全」式的擴張,比如百度就推出了「有啊」專案涉足電子商務,對此你如何看? 在中國實際上有很多與百姓網類似的創業公司,你在最終選擇百姓網前與他們有過接觸和比較嗎? Cohler: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側面回答你。 如果放眼全美科技史,創新公司以極高專注度、執行力做起一個市場是常態,相反,大公司利用品牌與資金優勢成功壓抑創新型企業只有少數。 我相信這一點在中國也會慢慢體現,因為經濟規律是相同的,只是需要時間,它可能會由一些極需耐心和專注的細分行業率先表現。 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會花太多時間關注競爭者。 對我而言,關注的只是哪裡有好的商業機會,並和企業家合作。 我們不討論過於複雜的問題,有些公司關注過於複雜的問題。 我認為(百姓網)這支團隊和他的領導者有正確想法,那就是快速幫忙使用者買賣東西。 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這樣,就像Craigslist在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做法,做一個「簡單而快捷」的平臺供人使用,迅速解決消費者需求。 這是最重要的,而這個團隊對此非常專注。 《21世紀》:你和王建碩(百姓網創始人、CEO)首次會面談了些什麼,他什麼地方最吸引你? Cohler: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人,我的工作是評估投資專案,然後發現有投資機會的話就投入資本,説明企業家們取得商業發展。 所以我通常也要問自己一些很簡單但其實是很難的問題,我認為通常簡單的事情比複雜的更難處理。 一般而言,我總問自己三個問題:如何看待這個市場、產品和企業家? 我第一次見到王建碩,印象是他很聰明但也很專注,同時眼光長遠但執行力也很強,我認為不僅僅在中國,其他任何地方這樣的人都很少。 所以初次見面,我就意識到這是我想説明的企業家,有機會一定要合作。 投資「簡單的好產品」 《21世紀》:標杆資本在決定投資前,你們的8位合夥人有過爭執嗎? 你知道,爭執有時是好事。 Cohler:我們在任何投資前都會有討論。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相信這個領導者和他的團隊,其次我們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分類廣告是否在中國行得通,是否是正確的商業模式? 我們瞭解分類廣告市場在世界上的情況,有些國家報紙上的分類廣告有很長歷史,而中國不是這樣,所以與諸如美國和歐洲等地情況區別會很大。 這方面我們想了很久,最終我們認為,人類共有的最基本需求決定了這是一個巨大市場,而一個「簡單的好產品」能在市場發揮作用,快速解決人們需求,這裡沒有太令人困惑和複雜的東西,這個模式在其他地區也以相似形式存在, 所以你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解決。 《21世紀》:互聯網有很多業務模式,但線上分類廣告可能是一個非常長期的專案,你們選擇專案時的價值觀是什麼? Cohler:我們的目標不是快速收回資本,偉大的企業需要很多年才能發展起來,我們的投資人都是這麼想的。 在某些經濟環境下,你可以很快收回投資,但多數情況下需要很久才可以。 Google創始于1997年,7年後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Facebook創始于2004年,今天才發展壯大。 LinkedIn創始于2003年, 今天才發展壯大。 所以我們不期望快速收回投資,我們希望能説明構建成為很大且很重要的公司,那需要很長的時間。 你必須行動迅速,但那不意味能快速賺錢。 英語裡有一句俗語:這是馬拉松,不是衝刺。 我經常告訴剛起步的企業家,同時也是我自己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經驗,那就是把這句英語俗語改為「這是衝刺式的馬拉松」,而你要尋找到的企業家正是這樣,需既有很長遠的目標但又能以迅速行動堅持很長時間的人。 我們認為要找到這樣的人是很難的,但這是我們要找的人,所以最重要的不是迅速收回投資,而是通過長期獲得巨大收益。 [page] 「衝刺式的馬拉松」 《21世紀》:我有些困惑的地方,矽谷投資界有一條著名原則「One Miles Rule」,即所投資專案不離投資者超過一英里,雖然這條規則現在也在慢慢變化,但你們距離這麼遠,如何説明中國創業團隊? 你知道,錢只是風投能提供給創業公司的最低資源。 Cohler:哈哈,你說得對,這也是我經常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多數投資都在本地做,但首先我們互相很信任,即使通過電話也能很好把問題解決,其次因為產品簡單,所以即使我遠在加州,也能通過網頁明白百姓網如何運作及最新情況。 的確,任何一個創業公司起步時都會遇到一些基本問題,我會根據我的經驗給予企業家建議,比如當團隊需要從矽谷招人時等。 《21世紀》:百姓網是你們在中國的首個投資,標杆資本會在中國做越來越多投資嗎? Cohler:很可能,我們是機會主義者,如果我們看到好機會,會進一步問:這在中國行得通嗎,是正確的商業模式嗎?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話,我們就會投資。 《21世紀》:無論中國還是美國,你認為接下來哪些領域存在巨大機會? Cohler:關於這個我們可以談1個小時,我給你舉幾個例子。 一是移動資訊技術,現在移動技術和移動資訊技術正融為一體,這正是有趣的地方,以前它們分開,現在完全在一起了。 此前人人都在談移動技術,感覺馬上就要實現了,但覺得還是有點早,我告訴你原因。 移動技術需要有連接點,由電信運營商提供,不需擔心他們為哪部手機建連接點,只要建立連接點就可,也不用太擔心流覽者是誰,但移動資訊技術就不這麼簡單,iPhone、Andriod、 Nokia等太多互聯網服務提供者使相容性成為大問題,當大家不用再考慮這類問題,只集中精力做出好產品供使用者選擇時,一切就好了。 當地語系化也是一個巨大市場,只要抓住這個市場,無疑前景巨大,就好像中國的「點評網」。 另外,「百姓網」的「C2C」模式,也是標杆資本的重要投資組合,目前在美國和歐洲,我們看到許多小型企業正在考慮借助互聯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