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 Images的一張關於「911」恐怖襲擊的照片。 這家網站收集了許多照片,並授權給他人使用
Getty Images創立于1995年,儘管沒有Twitter和Facebook這樣革命性的創意,但卻堪稱圖片界的谷歌,二級市場估值高達33億美元。 它的模式非常簡單:收集專業、非專業人士拍攝的數碼照片,並賣給別人。
通過大量並購,Getty Images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圖片和視頻代理機構,資料庫中擁有8000萬張圖片,很多網路幻燈片和圖片庫的素材都源于此。 例如,在圖庫中搜索「happy people」,可以返回626,319個結果。 正因為有如此龐大的資源,才使得Getty Image的觸角遍及各種博客、網站、企業、廣告主和雜誌。
Getty Images年收入接近10億美元,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媒體力量。 Carlyle Group顯然注意到了這一點,這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8月15日以33億美元的估值,從另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Hellman & Friedman手中買下了Getty Image的多數股權。 其餘股權由Getty Images的聯合創始人持有,他們分別是石油大亨保羅•蓋迪(J. Paul Getty)之孫馬克•蓋迪(Mark Getty)和前投資銀行家喬納森•克萊恩(Jonathan Klein)。 不過,他們二人的身份早已變成了Getty Images的董事長和CEO。
蓋迪和克萊恩是在倫敦的漢布羅斯銀行(Hambros Bank)工作時共同創辦這家圖片企業的。 「這是一個手工行業,沒有任何商務邏輯,完全由攝影師經營。 」克萊恩說。
他們最初斥資3000萬美元收購了英國圖片公司Tony Stone Images。 從那以後,Getty Images總共收購了100多家圖片公司。 他們1996年上市,3年後將總部遷往西雅圖,為的是更接近科技企業和客戶。 與沃爾瑪一樣,Getty Images瘋狂擴張,使得小型圖片代理機構失去了生存空間。
Getty Images很早就意識到數位革命對攝影的影響。 1998年,他們收購了PhotoDisc,這是首家以數位格式銷售圖片的企業。 《Photo District News》執行編輯大衛•沃克爾(David Walker)說:「他們總是能夠覺察到威脅,然後展開收購。 」到2011年,Getty Images的所有業務都轉向數位領域。
數碼相機和手機的攝影效果改善,讓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攝影師,這也給行業帶來了更大的震動。 2005年,一家名叫iStockphoto的公司異軍突起,成為業餘圖片領域的領導企業。 該公司的圖片平均售價為2至3美元。 Getty Images 2006年斥資5000萬美元收購了它。
隨著媒體和廣告行業的萎縮,以及互聯網的崛起,Getty Images開始挺進「微利」領域。 很快,Getty Images的模式發生了徹底反轉:該公司最初將昂貴的圖片授權給一小部分客戶,而且限制使用範圍;現在則將廉價圖片授權給大量客戶,而且允許廣泛使用。 克萊恩解釋說:「最根本的改變是圖片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媒介。 」
在Getty Images收購iStockphoto之前,它每年擁有15萬客戶,如今則達到130萬,大約有90萬是中小企業。 15年前,Getty Images每天上傳幾百張圖片,如今則達到數萬張。 Getty Images曾經一年授權或出售10萬張圖片,現在則達到3000萬至4000萬張。
Getty Images為客戶提供不同的授權協定,包括訂閱服務。 圖片的獨享權越高,費用就越高。 如果是允許任何客戶以任何形式使用的圖片,均價約為208美元。 而如果是品質更好的版權圖片,則要取決於獨享權的高低。 Getty Images今年有一張很受歡迎的圖片,拍攝的是一個人在巨浪中衝浪的情形。 一個客戶在不到60秒的電視廣告中使用了該圖片,就需要每月為此支付2050美元。 如果在網路廣告中使用一個月,費用約為465美元。 讀者不足100萬人的博客需要支付220美元。
客戶以更低的價格獲得了更好的圖片,但專業攝影師卻受到了排擠。 隨著市場的變化,以及業餘攝影師的增多,他們的授權費也在一路下跌。 甚至有專業人士打趣道:「所有人都知道怎麼通過攝影賺錢了,只有攝影師不知道。 」克萊恩也認同這種說法:「專業攝影師賺錢越來越難。 但我們是攝影師的賺錢引擎。 」該公司總共聘請了115名全職攝影師。
Getty Images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 但Instagram等圖片分享網站還是逐漸對其構成了威脅。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服務遲早會挺進專業攝影領域。 克萊恩也頗為謹慎:「我一直擔心我們適應這種變化的速度。 我們必須緊盯趨勢。 」
當然,Getty Images已經無法收購Instagram了。 這家公司早在今年春天就被Facebook斥資10億美元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