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導師柳傳志:授之以魚 更要授之以漁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柳傳志 更要
「真要創業的話,你是不是已經想清楚了? 」5月31日,站在無錫人民大會堂的講臺上,面對著台下幾百名創業者熱切的目光,聯想控股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首先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 「你是要做大樹還是小草? 小草就是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家庭建設之中,讓生活過得更舒適,沒有更高的追求,這樣好不好? 也挺好。 你要做大樹呢? 那就挺麻煩了,因為除了你自己要有大樹的基因,你還要有成為大樹的機遇——確實有很大的可能,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後還做不成 」  雖然之前曾經多次講述過當年的故事,但是每一次柳傳志都仍然是飽含著深情:40歲才創業的他剛涉足商海, 就被騙走了20萬元註冊資金中的14萬元。 1987年,聯想有一筆300萬元的資金被深圳一家私人進出口公司騙走。 為了討回這筆錢,他在這家公司負責人的家門口蹲守了很長時間,「我甚至拿板磚拍他的心都有」。 最後,雖然追回了這筆資金,他卻被嚇出了一身病,好幾個月都緩不過來。  如今,當年的聯想已經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中國領先的PC品牌廠商。 當聯想收購了IBM PC成為全球性的跨國公司,當聯想大規模進入投資領域並成長為多元化控股公司的時候,柳傳志覺得需要為創業者做點什麼了。  天使投資  在此之前,聯想控股先後成立了聯想投資和弘毅投資兩家基金管理公司,通過風險投資和私募資本為創業者搭建了通向資本市場的橋樑。 也許是為了補足自己投資產業鏈條,聯想控股又在今年成立了一個4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主要用於進一步扶持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計畫5年投完,天使基金的所有收益將再次用於天使投資。  在成立天使投資基金之前,聯想控股其實已經有專門針對初創企業的「孵化器」部門和資金。 去年8月14日,聯想控股就曾經聯合高原資本共同為北京網康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00萬美元,而這已經是聯想控股投下的第三家高科技初創企業了。  「我們需要聯想這個合作夥伴。 他們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品牌,還能夠説明我們提升管理水準。 」網康科技CEO袁沈鋼以前就是個「聯想迷」,在他的辦公室裡擺滿了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幾乎所有關于聯想的書籍。  2004年回國之前,袁沈鋼在矽谷的兩家創業公司Resonate和NetIQ先後工作過,但是這兩家公司都沒有成功。 後來他加入了大公司賽門鐵克做軟體工程師,負責開發企業安全架構產品線(SESA),但是始終沒有中斷過自己的創業夢想。  2004年在RSA安全展覽上,他看到了網頁過濾產品(URLFilter),覺得這類產品在中國應該很有市場,於是揣著天使投資人的1000萬元人民幣回國創立了網康科技。 第二年,網康推出了上網行為管理產品,開始向國內企業上門推銷。 但是,一開始客戶對於這個高科技產品似乎不太買帳。 「2005年的業績非常不好,只有20萬元的銷售額;2006年仍然很痛苦,也就只有100多萬元」。  熬過了開始兩三年之後,網康科技終於苦盡甘來:2007年中國股市的大牛市使得眾多的上班族迷上了炒股,也使得很多企業不勝其煩,紛紛找到網康要求封掉那些股票網站,網康的訂單一下子多得做不過來,很快成為國內的領頭羊。 今年,網康又發佈了第二條產品線——智慧流量控制系統。  2008年年初,網康科技進入了聯想控股的視野。 當時,聯想控股要採購一套上網管理軟體,找來了四家軟體公司進行比較,其中有三家是外資企業,另一家就是網康科技。 最後網康科技順利入選。 由於一款產品,網康科技與聯想控股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後獲得了聯想控股的投資。  「我最近研究了中國企業的發展史,發現像我們這種‘重技術公司’往往要到成立後的7~10年才會迎來大發展,聯想是這樣,華為也是這樣,網康很快也要到這個階段了。 」袁沈鋼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希望公司的規模再大一些的時候能夠邀請柳傳志來講課。  授之以漁  講課,也正是柳傳志想要做的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投資每年都要把被投資企業的CEO們集中在一起,搞一次CEO俱樂部的聚會。 柳傳志每年也都會參加這次聚會,與他們做現場交流,他還專門請來了成功的企業家如馬雲、牛根生等人現身說法。  柳傳志覺得,由於中國的商業環境發育較晚,對於熱情高漲的創業者們來說,他們最缺兩方面的東西,一個是資金,另一個就是管理。 聯想經過多年的發展,除了具備了一些資金實力之外,還積累下了非常多的管理經驗。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給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能否再給他們提供更多管理上的説明?  柳傳志的想法正好與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不謀而合:雖然中科院直接控股的企業有500多家,但是銷售額過億元的卻只有42家,除了「老大」聯想控股之外,排名老二的企業年營業收入就不到20億元了,技術並沒有很好地轉化成市場。  於是他們兩人相約,共同辦一所「抗大」。 2007年12月,中科院成立「中科院聯想學院」,其中最核心的「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由聯想控股主導。 2008年7月15日,特訓班第一期正式開課,學員是從中科院體系中選撥出來的30位科技帶頭人。  柳傳志為學員們講了第一堂課「如何做總裁」。 整個「聯想之星」的課程設置也是煞費苦心,完全針對創業型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以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作為出發點。 例如,針對科研院所企業普遍存在的機制困局,聯想的老師們會結合聯想當年的情況現身說法,告訴學員們都有哪些解決的辦法。  這種課程馬上就能夠用到企業的實踐當中。 第一期學員中的石元亮成立了一家做複合肥料添加劑的公司,一開始他所在的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占了80%的股份,管理團隊占20%。 聽完課程之後,他說服所裡引入了新股東,並計畫進一步提高後期加入的管理人員的股份。  CEO特訓班大受歡迎。 第一期開班之前在中科院招生的時候幾乎無人問津,而到了第二期招生的時候竟然有140多人報名。 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也是因為特訓班説明學員們解決了資金和管理的兩大難題。 2008年7月第一期結業的時候,已經有7名學員的公司獲得了外部投資,其中有兩家獲得了聯想控股的投資,其餘5家則拿到了其他VC的投資。  很多被投資企業也沒有忘記聯想曾經給予的説明。 當年,高速發展的展訊通信就面臨著一個棘手的難題:國內員工與「海歸」之間的隔閡日深,隊伍越來越不好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聯想投資首席管理顧問王建慶等人説明展訊策劃了一個活動,將公司的所有中高層集中在一起,花了兩個白天一個晚上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創業」? 從一開始故作矜持,到後來的敞開心扉,再到激烈的爭吵,最後大家的氣都順了,也找到了共同的目標。 這次活動之後,公司的執行力得到了很大的改觀。 2007年6月27日,展訊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從2001年4月拿到聯想投資的資金之後,科大訊飛總裁劉慶峰也經歷了痛苦的個人轉變。 劉慶峰等十幾位創業者都是學生和科技人員出身,沒有一個人有過做企業的經驗;他們懷著美好的夢想,要創立全世界最好的語音辨識技術公司,卻不知道前面的路有多麼的艱難。 當劉慶峰第一次見到柳傳志並被問到「你想把企業做到多大」的時候,他不知「天高地厚」地答道:「我要做一家超過聯想的企業」。 孰料柳傳志並沒有絲毫的不悅,而是流露出了欣慰的目光。 「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理想,都立志超過聯想,這有什麼不好? 」  公司成立後的幾年裡,科大訊飛持續虧損,商業模式也幾經變化——從桌面軟體變成行業系統軟體,再到核心的語音引擎。 在這個過程中,聯想投資給予了劉慶峰非常多的鼓勵,説明他穩定住了眾多的投資人,還説明他完成了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轉變。 如今,劉慶峰也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採用聯想的管理方法論解決公司存在的各種問題。 2008年5月12日,科大訊飛成功登陸國內中小企業板,聯想7年的堅守終於獲得了高額的回報。 [page]  創業情結  在第一期特訓班獲得成功之後,柳傳志希望能夠説明更多的創業者。 為此,去年9月16日聯想控股啟動了第二期「聯想之星」CEO特訓班。 與第一期不同的是,這次的30名學員當中已經有10人來自中科院體系之外,而且在參加培訓之前所有的學員都已經成立了公司,其中有的公司的營業規模甚至超過了上億元。 今年7月,第三期CEO特訓班的招生工作即將展開。  特訓班的名額畢竟有限。 聯想控股又想出了一種能夠讓更多創業者學到管理知識的辦法,那就是舉辦「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通過幾天的密集課程,快速地説明創業者提高公司的管理水準。  在無錫的這次創業大講堂活動就與無錫市政府針對海歸創業者的「530計畫」很好地結合起來。 2006年,無錫市政府啟動了鼓勵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創業的「530計畫」,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將近600個高科技專案在無錫落戶,聚集了各類高科技人才超過6000人,湧現了無錫尚德等優秀的高科技企業。 下一步,聯想控股還將在武漢舉辦創業大講堂,並每年舉辦若干場這樣的活動。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柳傳志希望聯想也能夠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他想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説明更多的人創業成功,包括那些希望自己開個包子鋪的下崗工人或者農民工等「草根」階層。 為此,聯想控股已經向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YBC)捐助2000萬元,用來説明「草根」創業。 未來,聯想控股還將研究如何自己來運作一個機構,説明更多的「草根」創業。  「等到我們在高科技創業這步走穩了之後,我們就能夠向更加草根、更傳統領域的創業投入資金,希望能夠對於提升國家的消費能力、促進農村人口的城鎮化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柳傳志說道。  令柳傳志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的創業環境比起當年已經寬鬆了許多。 「如果真的(創業)失敗了會怎麼樣? 其實也不會怎麼樣,你還可以退回去做公務員,或者到其他企業裡繼續打工,然後過一段時間再捲土重來。 」  如今,作為創業導師的他已經不僅僅在享受聯想成功後的喜悅,他也開始享受説明更多人創業成功後的快樂了。  創業的傳承  中國需要更多説明創業者成功的創業家。  創業成功之後,企業家應該做些什麼? 由於每個人各自不同的價值取向,成功的企業家們也各自做著不同的事情:有的盡情享受生活,有的從事慈善活動,也有一些企業家像柳傳志這樣,投入到説明更多人創業成功的事業當中。  16年前,海峽對岸的另一位企業家與柳傳志息息相通。 1994年,60歲的施振榮從宏碁退休,已經是臺灣IT行業教父的他卻不甘寂寞,又聯合了一批「老宏碁人」成立了被稱為「智慧銀行」的中華智融集團,為初創企業提供包括資金、財務、人事、運營、法律、市場、稅務、行銷、 技術等全方位的諮詢和服務。  對於為什麼要選擇説明初創企業,施振榮是這麼看的:「我們實在經歷過了太多,若在公司成長的過程中能為他們及時提供建議和必要的服務,相信對其成長會有很好的説明。 這不僅能提高初創企業的存活率,也能提高其成功率。 」  誠如此言。 在大中華地區,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歷史均不長,加上複雜的商業環境,這也使得能夠創業成功、如今仍傲立潮頭的企業和企業家屈指可數。 對於已經走向成熟的華人創立的跨國公司如宏碁和聯想,我們可以引入在西方受過正規MBA教育的華人來管理,甚至可以交給西方的職業經理人(例如宏碁的蘭奇和聯想的阿梅裡奧)來管理。 但是,對於初創型企業,我們只能更多地借助本土創業者這些「過來人」的智慧。 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檔熱門的創業節目《贏在中國》,每次輪到嘉賓點評的時候,作為創業者的史玉柱和俞敏洪的評論就要比其他嘉賓靠譜得多。  經歷了幾百年工業革命、仍然基業長青的西方企業,像惠普、IBM等,都已經翻過了第一代的創業篇章;如今,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非創業家族的職業經理人開始掌握權力。 但是,第一代創業者的寶貴經驗已經被企業吸收併發揚廣大,形成了「惠普之道」和「IBM精神」。 而在中國,施振榮、柳傳志這些第一代創業者,他們願意無私地拿出自己寶貴的創業經驗,與更多的創業者分享,非常難能可貴了。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馬雲、俞敏洪、雷軍這些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創業者們,早早地從繁複的日常管理中騰出手來,將自己的創業理念和精神傳遞給更多更年輕的創業者們。 我們甚至可以斷言:當中國出現越來越多創業導師的時候,中國的企業也就更有希望了。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