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證券伏勁松:雲計算將革掉CIO的命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CIO
將革掉
在伏勁松看來,雲計算是大勢所趨。 當雲服務提供者的服務達到一定水準,設置CIO這個職位的必要性就會減小,CIO終將消失。 但人們不必擔心,因為一些職業消失,必然有更多新的職業出現,IT人員一方面可以轉向業務領域,另一方面可以轉為專業的技術服務提供者。 當記者來到首創證券有限公司採訪時發現,首創證券的員工都親切地稱呼公司技術總監伏勁松為「伏博士」。 這一稱呼讓記者感受到伏勁松身上那股濃濃的學者氣息。 本科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後來在合肥工業大學修完電腦博士學位的伏勁松在進入企業之前是一名大學教師。 從象牙塔步入社會,伏勁松先做了一年的審計工作。 之後從2000年首創證券成立至今,伏勁松一直在首創證券從事IT建設工作。 這一做,就是11年。 11年裡,成立于2000年的首創證券從只有一家營業部發展到15家營業部,而且其IT部門也一個人發展成17人的團隊。 慧眼判別新技術 從成立至今,首創證券的IT系統從最初單一的交易結算系統逐漸走上了包含市場管理系統、基金代銷系統、CRM系統、客戶服務系統以及財務、辦公、人事等系統的全面IT管理軌道。 雖然首創證券的規模在行業內只能算中等水準,但其IT系統的建設卻並不輸給大型的證券公司。 談起這樣的成績,伏勁松將其歸功於公司對新技術的正確把握。 首創證券成立的2000年,正好是互聯網泡沫化最為嚴重的一年,很多證券公司在網上交易系統的建設上投入非常大,經常花費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去進行網站建設。 而首創證券只花了幾十萬元就完成了網上交易系統的搭建,成為第一批獲得網上交易資格的證券公司。 伏勁松認為,如何判斷一項新技術是否適用于公司發展非常重要。 有的技術是真正適應企業現階段發展的技術,而有的技術卻被過度炒作,實際上並不具備成熟的應用環境。 而這一切,都需要對新技術有一個「度」的把握。 伏勁松介紹說,雖然首創證券在行業內部規模不大,但對新技術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 首創一直堅持的IT自動化道路的成果是這兩年才出現的,但相關的工作卻在四五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2003年、2004年,整個首創證券的IT團隊在幾乎沒有中文技術資料的情況下,吃透了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資訊技術基礎架構庫)的標準和規範。 而現在非常熱門的虛擬機器技術,首創在2004年、2005年就開始進行相關解決方案的研究。 首創證券對新技術的準確把握,與伏勁松對於技術的前瞻性把握不無關系。 早在做審計工作的時候,伏勁松就開始寫文章介紹資訊安全管理體系規範BS7799。 目前,首創證券的資訊安全規範一直是按照BS7799標準制定的。 談起現在對新技術的認識與把握,伏勁松認為,在系統後端,雲計算服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私有雲還是公有雲,如何利用它們優化IT架構將是十分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而在前端,伏勁松看好平板電腦的應用,雲服務在後端提供基礎的服務架構,平板電腦在用戶端提供應用介面,具備非常大的優勢。 CIO消失不是災難 對於CIO這一職位的角色定位,伏勁松坦言,CIO不是自己定位的,是由企業來定位的。 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技術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CIO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因為CIO不可能脫離企業去從事技術工作,必須跟企業的定位去匹配,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首創證券這些年的IT工作以基礎建設為主,圍繞公司的業務進行系統搭建。 伏勁松認為,CIO分為技術型和業務型。 技術型CIO的主要目標是將技術做到位,而業務型CIO則要求完整的業務實現能力。 電腦專業出身的伏勁松將自己定位為技術型CIO,同時也認為目前在國內企業,IT建設還是一項技術性比較強的工作,企業還是會選擇技術人才去負責系統構建,而不會讓業務人員去管理技術部門。 「CIO職位將會消失」一直是伏勁松堅持的觀點。 他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以前的大型企業都專門設置管理電話的部門,交換器以及分機都需要有人去負責;而現在企業中早已沒有這些部門,因為使用了全自動程式控制交換器,這些服務都交由專業的電信運營商來提供,總機分機、 內線外線可以自動切換,就不再需要設置專門的職位去管理。 這是一種典型的雲服務。 伏勁松認為,雲計算是大勢所趨,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雲服務提供者提供的服務達到一定水準,設置CIO的必要性就會減小,在這個服務水準之下的CIO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對於CIO消失的大趨勢,伏勁松卻讓IT從業者不必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必然有一些職業會消失,也必然有更多新的職業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而出現。 IT人員一方面可以轉向業務領域,另一方面可以轉為專業的技術服務提供者。 雖然企業內部的某些IT職位消失了,但技術服務不會消失,只是這些服務從企業內部轉移到了企業外部。 同時,互聯網的潛力和發展空間仍然十分巨大,很多互聯網的新應用模式還沒有出現,這些應用一旦充分體現,IT從業者的優勢將凸顯出來。 談起向雲服務轉移的速度,伏勁松說,一方面,大企業比小企業轉移得要慢,因為大企業涉及的技術層面較多,雲計算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層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新興產業向雲計算轉移的速度會非常快, 因為從事新興產業的企業一上來關注的核心就是業務,不可能在其他方面花費太多的精力。 術業有專攻 首創證券在IT的建設策略上一直堅持走外包路線。 伏勁松說,像首創這樣的企業規模,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可能去養活一支開發團隊。 將系統開發外包或者購買成熟的系統平臺,使首創的IT團隊可以專注于尚無法完全外包的工作——電腦系統運營管理。 伏勁松介紹說,電腦系統運營管理比較複雜,例如ITIL V3標準就包括了服務的設計、服務的轉換、服務的運營和持續改進四個方面。 其中花費精力最多的是服務的運營,有了前幾年在IT自動化建設過程中打下的堅實基礎,運營工作已經非常得心應手。 這也使得IT部門從繁重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員工有時間去做服務設計、服務轉換、持續改進等層級較高的工作。 作為IT部門的負責人,伏勁松最近幾年的工作主要是團隊的建設。 他坦言,由於公司規模的限制,IT部門近年來新進的員工大多是應屆畢業生,培養新人是很花費精力的一件事情。 但也正是由於公司的規模較小,每一個技術人員都有機會接觸到IT建設中的各項工作。 首創證券為IT員工建立了輪崗機制,一個技術人員可能今年從事專案管理,明年從事測試管理,後年從事品質管制,這樣的一套機制保證了新員工的快速成長。 對於人才流失問題,伏勁松很豁達,他認為只要為這個鐵打的營盤建立好機制,即便人才一直流轉,IT工作也不會出現問題;而對於公司,不斷輸入新鮮血液對IT工作有很多益處。 11年在同一家公司進行IT建設,用有限的資源投入換來對業務的迅猛發展實現有效的支撐,伏勁松,這位學者范兒的CIO身上有的不僅是技術的理性,更包含著對於IT事業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