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網張濤:從零開始的創業史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張濤 從零開始
1990年,張濤高中畢業了。 他選擇了另外一條人生道路,出國讀大學。 白天,他在上海一家貿易公司幫忙,等著各種各樣的通知書;晚上則忙著查詢資訊,申請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周而復始。 將近四年的時間裡,由於沒有申請到全額獎學金,他被拒簽數次。 他的同學勸慰他,鼓動他放棄,他糾結後仍然堅持。  由於過早地參加「工作」,他知道上海一些小的貿易公司需要實習生,而他的初中、高中同學正在大學校園裡讀書,同學周圍的同學們很想出去打工。 但是正規的管道要通過專業的外服公司。 利用需求資訊的不對稱,張濤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商業實踐。 他説明同學介紹按小時計費的兼職,收取很小一部分傭金。 雖然這只是一個可忽略的小生意,可張濤發現,年輕的自己更喜歡獨立做事情。  那個保守的年代,還沒有「創業」這個概念。 張濤跟家裡人說起自己的小夢想,「個體戶」? 大人們通常的回應是,那是壞人幹的事,還是出國讀書更安全些。  1994年,張濤終於可以到美國一所不知名的大學裡讀書了。 閒暇時,他在一家餐館打工,不經意間他發現當地人喜歡一本名為《ZAGAT SURVEY》的小書,隨便一翻,發現原來上面不僅有許多中餐館的資訊,還有評級。 很長一段時間,這本小書成為張濤的口袋書。 無論是在沃頓商學院讀MBA,還是在一家美國公司工作時,他都會收集當地的《ZAGAT SURVEY》,隨用隨翻。  在當時,或是更早,張濤都不會意識到這是一次商業模式的萌芽。 他更貪戀于尋找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2003年,張濤回國。 因為沒有《ZAGAT SURVEY》,上海變得陌生了。 為什麼不做一家「ZAGAT公司」呢? 當年,他註冊了上海漢濤資訊諮詢有限公司。  粗淺地說,張濤最初的生意模式還是出國前所做的事情,類似人才仲介的翻版。 首先,他清晰地知道需求雙方是誰,一端是食客,需要吃玩之地;另一端是餐館,需要行銷,關鍵是類似于《ZAGAT SURVEY》的產品形態是什麼?  和許多海歸一樣,張濤相信互聯網可以改變人生。 他知道,雖然Zagat公司做得相當成功,但是每次調研問卷需要厚厚的一本書,效率太低了,而互聯網擅長的就是增加效率。 當時,互聯網寒冬未過,恰好又趕上「非典」,張濤一個人悶在一間破舊的小樓裡程式設計序。 他先做了一個互聯網頁面,名為Zsurvey.com,然後鼓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去點評光顧過的餐館,再將評論寫到頁面上。  事先,張濤算了下,這個事做起來不難,尤其不太需要錢。 「五六千元可以申請一個功能變數名稱,然後租賃一下伺服器。 」朋友們看到張濤在電腦旁折騰,會問,這怎麼可能賺錢? 有的朋友更直接地說,「你好歹也是從美國回來的。 」同樣地,他糾結後仍然堅持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做一家與「本地生活消費指南」的網站。  這些是今天「大眾點評網(微博)」的雛形。 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大眾點評網月活躍使用者數超過4200萬,點評數量近2000萬條,收錄的商戶數量超過150萬家,覆蓋全國近2300多個城市。 同期,大眾點評網月流覽量超過6億,其中手機用戶端的月流覽量已經占到網站月流覽量的80%以上,手機獨立使用者數超過1800萬。 而且,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等20余個城市設立分支機搆。 去年4月,大眾點評網完成了第三輪融資,摯信資本、紅杉中國、啟明創投和光速創投聯合投資超過1億美元于大眾點評網。  在某種意義上,創業者張濤商業人生的每一個拐點,幾乎都是這樣,遇到一件新事物,先嘗試,將學習成本降至最低。 數年後,大眾點評網貼上了美國Yelp+Groupon+Foursquare、O2O和SOLOMO,各種各樣的標籤時,似乎這些都是商業上偶然的選擇,但只有張濤團隊清楚,從創業開始,他們每一次試錯, 每一次被市場修理都是對商業一次快速地重新審視、再學習、再實踐,這讓他們更像Eric Ries在《The Lean Startup 》描述的創業群體,在這個高度強調精准、精益的時代,張濤團隊一邊關注顛覆性技術革命到底有多遠, 新生代目標消費者群體的特徵是什麼;另一方面,他們仍保持lean startup(零創業)時的心態。  Lean! lean! lean!  3月19日,大眾點評網創始人、CEO(首席執行官)張濤告訴我們,他和團隊是一群很難被誘惑的人,所以大眾點評網和《the Lean Startup》所描述的公司一樣,不貪婪,不毛躁。 Lean是讓張濤打開話匣子的一個按鈕,他顯得很輕鬆,身子前傾,雙手將幾張名片碼放整齊後,豎起,輕輕地敲著桌子,再攤開再攥住,再輕敲起來。 大眾點評網的創業過程與「lean」概念越契合,敲出的聲響越清脆。  更早些年,包括矽谷的創業者都會覺得創業、創新是一門藝術,但並沒有找到它的科學性、系統性。 他們認為,創新不是一門技術活兒,很難琢磨出一些規律來,這樣的感覺困惑了創業者好多年。  最近,在矽谷冒出來一些群體,他們開始認真研究到底一個產品或者一個公司怎麼樣做,成功的概率會比較高一點。 而《The Lean Startup》這個書則是代表了這個圈子的一些研究,國內將它翻譯成「精益創業」、「精實創業」、「瘦創業」。 我更願意用「lean」來闡述。  如果你熟悉這個群體,身處這個「圈」中,你就發現,他們經常說一些優秀的創業公司,包括美國的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它裡邊誕生了幾家可圈可點的公司,像Dropbox、Airbnb、Loopt、Heroku、 Scribd、Grepplin、Xobni和Justin.tv。 它的運轉方式是,一些小的創業者可以申請去參加它的創業暑期班,類似于比較小的孵化器。 在這裡,這家公司給創業者很小的一部分種子資金,大概在10萬美元左右,換取創業公司的微股份,然後它會給創業者很多的培訓。 在孵化器裡,各個創業團隊之間也會互相交流。  相對於創業者呢。 剛開始,他們並不需要很多的錢或是很多的人。 人力方面,大概兩三個、三四個就可以。 Lean的創業邏輯是,怎麼做才能把創業者的想法變成一個真正的產品。 這個過程中包括初始產品、修正後的產品一次次地讓使用者去體驗,最終讓使用者來告訴創業團隊這個產品的方向是對還是錯的。 當然,產品需要不斷地去修正改進。 和過往的創業模式不一樣的是,創業團隊並不是一下子就做得很大,不是一下子就找很多人,也拒絕天使投很多的錢。  lean的本質和矽谷精神並不矛盾,同樣都是創新,而且都相信,創新的想法是對是錯都是不可預知的。 具有顛覆意義的是,舊有創業者單方面認為使用者有這樣那樣的需求被畫上了巨大的問號,到底有沒有? 產品做到極簡了嗎? 使用者體驗怎麼樣?  比如說,像Airbnb這個概念,中文叫「螞蟻轉租」。 在美國有很多個人的房子,通過個人對個人把房子租出去。 現在回頭看覺得是對的,可當時誰知道是對還是錯? 所以Airbnb團隊要用最少的錢最少的人,做出一個最簡單的產品。 然後去驗證最初想法,使用者的需求是不是確實存在的。 有時候,想法是對的,但是這個產品不對,或者產品沒做好,沒關係,重來,再修改。  不單單做創業,在成長中的公司裡做產品也是一樣。 一般而言,做產品容易犯的大錯誤是功能太多、想得太複雜、週期太長。 現在一些成熟的產品,包括約伯斯原來的蘋果系列也是,一定要把它做簡單再簡單到極簡,一定要能快速替代。 這些都在lean的概念裡。  我覺得做任何一個事情都應該有這個思路。 其實你看中國改革開放也是如此。 鄧小平並沒有說把經濟制度全部改掉,他先做了一個試點,在蛇口。 當時,有人問小平做什麼。 小平說我也不知道,所以才有這句「摸著石頭過河」的名言。 但是,小平堅信改革的大方向是不變的,就是要「改革」。  回來看大眾點評網的大方向是什麼呢? 就是為使用者找吃玩,為商戶找行銷,這兩個需求結合到一起,具體產品是什麼? 這誰知道? 我們一直在研究摸索這個問題。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