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張濤:仍屬創業公司嘗試收購團隊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大眾
收購
嘗試
仍屬
大眾點評網CEO張濤(資料圖) 莊春暉(《東方早報》財經記者、評論員) 聊了一會兒,我問他是什麼星座,「射手座。 你有研究? 」——沒有,並且我告訴他,對他本人也沒太多瞭解,畢竟才見過兩次。 場面有點冷,不如換個角度,「最痛恨自己身上哪一點? 」而這個男人的回答教人莞爾,我暗想,是不是該早一點瞭解射手座,或者早一點認識他。 「上海經濟評論」之十問大眾點評網(微博)CEO張濤(未刪節版): 1.在人們的印象中,大眾點評網似乎總與餐飲類資訊聯繫在一起,你認為點評在本地生活消費領域還有哪些待拓展的地方? 考慮過與海外市場結合嗎? 張濤:首先,大眾點評網是從餐飲起家的;第二個原因,與人的生存需求有關,人的需求是從吃開始的,改善生活一般從吃開始,然後才發展到休閒享樂。 收入越高的地區,餐飲消費占總支出的比重就越低,從PV(page view,頁面流覽量)來看,上海地區的餐飲點評約占網站總點評量的50%~60%,成都的這一數值約為70%,再往三線城市看更是高達70%~80%。 從餐飲出發,大眾點評又拓展了親子、麗人等,酒店點評也已開展數年。 旅遊點評這塊沒有專門去做,但已有了一些對景點的點評,這裡面空間還是挺大的。 在海外市場,點評已經觸及港臺、歐洲等地,這還是與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有關,出門旅行的人越來越多。 這部分內容仍是以使用者主動添加為主,此外,我們也會做一些支援,從國外專門的資料庫公司購買資訊導入,更規範一點。 目前點評網沒有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 2.成立近十年,你認為大眾點評網還算是家創業型公司嗎? 如果為公司的發展歷程劃分階段,哪些事件你覺得可算轉折? 張濤:這兩、三年移動互聯網和團購模式的興起,對生活消費服務行業來說是很大的機會。 從某個角度來講,大眾點評網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還是一家創業公司。 就在兩年多以前,我們內部有了「二次創業」的提法,從那時起公司規模也迅速擴大,創辦前7年到2010年,點評網員工約500人,目前點評網有3000人,才用了兩年時間。 劃分階段,到目前大概有三個: 一、2003~2005年,公司創立,用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驗證「通過線上使用者的點評產生內容」這一模式是否行得通,然後從從上海複製到北京以及全國其它城市,從餐飲複製到其他行業。 驗證成功後,2005年公司開始正式引進高管團隊,主要是財務、行銷等領域,都是我的好朋友。 二、2006年的優惠券也算節點,後來被證明是個好的模式。 這一年完成了第一輪融資,也開始做更多商業模式上的探討。 三、2009年移動互聯網興起加上2010年出現的團購,是第三個大的節點。 3.如果資金條件允許,希望收購哪一類的公司? 張濤:目前我們正在嘗試收購團隊,我們沒有還沒有投資部,是產品負責人和CFO一起去看專案。 公司有很多事情想做,但通過招聘速度太慢,人才是目前發展的瓶頸。 我們希望是產品、技術強,對生活消費領域感興趣的團隊,比如開發排隊、訂餐等小應用的,可能對方也覺得靠這一個應用做大直至上市比較困難,那就可以加入我們一起。 收購團隊規模在幾人到幾十人人;區間是種子期或者A輪,但不要到B輪;理想價格在幾百萬人民幣,好的會有股份。 4.拉手網創始人吳波日前談起大眾點評網時,建議貴公司「在資訊的SNS化的領域,怎樣把資訊變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個很大的機會。 」——您認為垂直點評類網站上的使用者互動是否真的非常重要? 抑或使用者與商家之間的互動更重要? 張濤:點評網主要做的是人和商戶之間的關係——給消費者資訊和優惠,幫商戶找到客戶。 人與人的關係不是點評網的核心定位,而是一個輔助手段,所以我們會跟微博、微信等已有的社交網路進行合作。 不過,提供資訊只是我們的切入點,今後,預約、等位、點菜等更深入一些的關係也會逐漸加入點評網。 5.請您分別點評一下:微信和微博、QQ美食、百度身邊/愛樂活、淘寶本地生活/聚划算、美團拉手等作為生活消費平臺的表現。 張濤:騰訊的微信的二維碼不錯,可以面相商家,但未來不會做太大,因為它本質是個溝通平臺。 新浪微博也做過微美食,也沒成,因為微博的本質是資訊。 QQ美食,不算成功。 看上去簡單,但讓使用者去寫點評其實不容易,又沒有什麼好處。 社區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 QQ美食現在嘗試跟微信合作,嘗試做微信二維碼,目前來看發展比較早,簽約商戶量不大,不知道以後會怎樣,我們正在監控。 騰訊擅長做的都是與人的溝通相關的產品,QQ微信QQ郵箱等,做一個成一個。 除此之外,拍拍、財付通、QQ美食旅遊團購都不怎麼成功。 還是基因問題,流量倒過去都不管用,裡面的氛圍不一樣。 聚划算,主要是實物類的商品團購,更多是淘寶平臺上商家的行銷工具。 但做服務的話,沒有強大的銷售團隊,也沒有服務的基因。 百度身邊,也是基因問題,它的核心在搜索,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專注。 再大的公司不可能什麼都做,核心的產品老闆親自盯著看,非核心的適者生存。 Google夠大了,社區就是做不好,一個道理。 6.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大眾點評目前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如果未來可構建起壁壘,會是什麼? 張濤:移動互聯網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是與「位置」有關,本地生活的需求比如吃喝又是很隨機的,因此,「移動」和「本機服務」有個很天然的契合關係。 點評網在此類內容上,是提供的最詳細的一家,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相當於把原來的優質內容通過「移動」放大了。 另一方面,由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有手機螢幕小、網速慢等限制性因素,使用者做決策就更要求簡單,像婚紗攝影等資訊在手機上基本就用不到,所以手機用戶端上預設的清單就隱藏這個類別。 反之,手機用戶端上會把加油站等推到前面。 談到壁壘,我認為優質的點評內容和品牌都是我們已構築起的壁壘。 此外,使用者在手機上所用的還是團購及優惠券,所以要求用戶端背後有個很大的銷售團隊在,這一團隊的建立、管理和運營,一般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 7.您在手機上最常用的應有是什麼? 最關注哪個領域、哪些應用? 張濤:當然是大眾點評網,此外還有新浪微博、印象筆記、紐約時報、Dropbox,以及一些工具類的:預設的天氣、百度和谷歌地圖、招商銀行、淘寶。 8.到目前為止,您的一生中,經歷過什麼奇特的時刻? 張濤:(思索很久)小孩出生吧。 我當時在我太太身邊看著、拍視頻。 是剖腹產,看著從媽媽肚子裡拿出他來,第一時間我還擔心怎麼沒哭沒叫呢? 等護士拍了他屁股,哭了,我才放心。 他身上又髒又黃,手是皺的,很難看。 但是好奇特這個時候。 他的眼睛已經睜開,可能看不到人,哭一會兒笑一會兒,或者,只是我感覺他對著我在笑。 9.根據您所瞭解的自己,您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張濤:人生是一個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過程;所以,做每件事情就盡最大努力做好,做到極致做到卓越,但明白結果並不可控制,學會享受這個過程。 順勢而為,盡人事、行天命。 在做事情,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一般來講,結果會是好的。 有時候,我有焦慮,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更快一點。 但好在我們團隊裡都是我的同學和好朋友,有人可以商量,所以其它創業者所說的孤獨感,我基本沒有。 10.你身上哪個特點讓自己最痛恨? 張濤:任何人的性格都是雙面的,你最好的性格可能也是最不好的地方,或者說,沒有一種性格有絕對的對錯。 約伯斯之所以為喬布斯,他最讓人痛恨的地方也讓他成功。 他非常專注,但他也是完美主義者,對周邊所有東西都不滿意;又比如政治家,非常圓滑、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可能這樣的人可靠性會弱一點;有的人有耐心,但做決策慢。 所以,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性格,是否適合他現在在做的事情,程式師和銷售的性格就不太會一樣,但沒有好壞。 我自己是個相對比較追求完美的人,反之,我身上有時就會顯現出焦慮感,總是會不滿意,對同事要求也比較高;我的性格偏急,但是像大眾點評網這種模式就不能來快的,所以要求我讓自己慢下來。 快和慢之間需要平衡。 我是射手座。 11.競爭對手最讓你尊敬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濤:他真的有在做這件事情,會叫我尊敬。 但如果競爭對手為了融資或媒體曝光故意做些什麼事情,我就不尊敬他。 前兩年,行業裡有太多的討論融資、交易額、打廣告、請明星代言,這些是表面上的熱,太浮躁。 現在行業冷靜了很多,環境相對變好,大家都在逐漸地認真做事情。 12.你喜歡看書嗎? 張濤:我算「重度看書愛好者」,每天都要看一點。 心理學類的,比如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歷史;人物傳記;管理類的,比如創新、運營、策略;還有小說。 我留學了十幾年,所以看國外的書比較多。 我對基督教、猶太教有研究的興趣。 看西方歷史書或西方政治體系,就會發現最終都是和宗教分不開的。 讓我推薦兩本書? 有關創業的,有一本不錯(中文譯名《精益創業》),以前我們談到創意,都以為只是拍腦袋的事情,但事實上要講求方法論,這本書就是講用一種方法論的方式來做產品和創新。 還有一本最近看了覺得不錯,是講甘迺迪進入越戰的書,中文名名字一時不知道。 (記者查詢,可能是《反思甘迺迪王朝:甘迺迪、越南戰爭和美國的政治文化》) 13.如果給朋友推薦上海吃飯的好地方,您有什麼拿手的館子? 張濤:應該上海菜或特色的為先吧,可能去蘇浙匯、海底撈或者一些日本燒烤和料理。 我還喜歡進賢路上的幾家上海本幫菜小館子。 14.你喜歡上海嗎,喜歡何處? 張濤:我就是上海人。 上海在中國城市中整體來說,市政建設、管理、規範性、契約精神、服務精神是最好的,這兩個月空氣品質也不錯(笑)。 十幾年前,上海人比較排外,現在好多了,包容性更強,不再以大城市人自居。 不滿意的地方也有,我希望空氣可以更好一點。 還有,上海的創新精神相對弱了一點,這可能跟上海的國企、大型外企較多有關,還有上海的「丈母娘文化」——聽到對方是個創業公司的,就覺得不穩定,女兒不放心交給他。 上海人求穩,生活的安逸會綁住他,改變的機會成本高,他會瞻前顧後。 回到前面聊的性格問題,最好的性格往往也是最壞的。 上海人的規範性強,使得他的冒險精神弱了一點。 我希望上海市政府對創新有跟多的支援和引導,培育好氛圍。 作者莊春暉授權《創事記》發表,為《大眾點評張濤:十年根基與未來壁壘》一文未刪節版,轉載請注明作者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