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2日上午8時,北京·亦莊·雲世界大會現場畫面,再度準時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螢幕上。
連續12個小時,12個版塊,98位演講人,超過3000名參會嘉賓,150家以上中外媒體,已經連續第三屆的雲世界大會受到的關注依舊那樣熱烈。 雲從概念、落地到深入人心,北京創造對話矽谷思潮的雲世界大會見證了雲在中國的全部進程。 正如大會主辦方,雲基地創始人田溯甯博士所說得:「三年前播下的種子,已經開始成長和發芽。 早期是個雲計算的一個想法,現在逐漸被業界所接受,雲的產品也在各個行業被應用。 」 12月12日,Cloud Now@ China在亦莊亦得到現場見證。 正如現場一位參會者詢問的,為什麼在年底大會雲集,雲世界大會依舊能夠彙聚如此多思想和人潮呢? 其中原因不僅有思想的魅力,來自國內和矽谷最高端最前沿的產業實踐者和思想者的分享;還有產業鏈的力量,雲基地從誕生起就彙聚了雲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創業企業,包括雲伺服器、雲資料中心、雲平臺、中介軟體、雲桌面、雲應用, 後來還有了很多大資料投資、研發和創業企業進來,雲計算產業鏈和雲生態所彙聚的,不僅僅是客戶和夥伴,還有群落協作的力量,以及生態系統的力量。 難怪在會議現場一位參會者說,儘管單獨來看雲基地每個企業其實都不大,就算是走在創新前沿,對行業影響力也是有限的,但是作為一個集團軍,雲基地的力量就彰顯了出來。 這也是雲基地「基金」+「基地」模式的初衷和成果展示。 同樣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在第二天,12月13日中關村大資料日現場看到:連續9小時大會,8個版塊55位演講嘉賓,超過2000參會嘉賓,100多家媒體現場報導。 這種對思想對創新的分享和渴求,正如會後央視新聞聯播所報導的,(這裡)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北京、中關村趕超矽谷的希望,看到了中國雲生態的未來,展示了雲世界的中國力量。
關於大會的前前後後,各種媒體報導已經足夠多了。 大會現場從包括雲系產業鏈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智慧硬體等的各種展示和發佈,從雲計算大資料產品到解決方案,創新創業創投的對話也已經夠多了。 這還不包括各個分論壇就雲和大資料基礎設施,應用和創新等方面超過20場專業討論。 在這裡我們想僅就大會最受關注的雲計算、大資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幾個方面論述,截取一些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以供大家一道重溫和分享:
一、關於過去
工信部軟體服務司的謝渡嬰司長:近年來雲計算產業的發展也很迅速,技術和應用的創新都很活躍,商業的模式也在逐漸形成,雲計算便捷、高效、集約的優勢日趨明顯。 一方面雲計算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技術架構和計算方式,另一方面也催生出軟體和資訊服務業新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產業形態。 推動了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的服務化進程。 (然而)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國雲計算的發展水準總體還不高,還需要進一步在優化雲計算發展的環境,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統籌規劃,優化資料中心建設和佈局,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促進雲服務創新發展等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北京市經信委的姜貴平副主任:祥雲工程和智慧北京兩大戰略推動了雲計算產業在北京快速落地,南有亦莊,北有中關村的雲計算基地初步形成。 北京雲計算覆蓋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產業佈局基本完成,電子政務雲、百度創新雲、公眾健康雲等重點推廣應用專案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目前,參加祥雲工程的企業超過150多家,銷售收入超過160億元。
北京經濟開發區張伯旭主任:兩年前的今天,在雲計算剛剛興起的時候,田溯甯博士在第一屆雲世界大會開場致辭中用疆土擴張來描繪雲計算未來的發展機遇。 我們欣喜的看到這個願望得到了時間的驗證,今天的雲計算已經從紙上藍圖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大產業,革命性的將大資料、大寬頻、大平臺、大服務捆綁在一起,孕育著廣闊的產業變革,深刻改變著資訊產業發展格局和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在產業發展領域,雲計算加速了產業優化升級步伐,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大規模部署雲計算在推動戰略性變革,實現更精准的決策和更深入的協作方面獲得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互聯網、雲計算和傳統產業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產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推動工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促進兩化深化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力量。 借助互聯網、雲計算技術,實現多業態融合,成為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新方向。 在公共服務領域雲計算提升了服務水準和管理效率。 隨著雲計算和大資料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社區精細管理、疾病預防和治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境污染監測等領域的逐漸應用,社會管理效率、公共服務水準和人民幸福感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個人生活領域,雲計算使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生活更加快樂。 隨著雲計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雲辦公、雲筆記、雲視頻、雲記帳等被廣泛應用,可穿戴設備隨時關注著我們的健康。 基於大資料的回饋經濟,讓我們生活的更加便捷。
AME雲投資基金創始人,原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我對大資料的興趣是因為隨著雲高速計算能力的發展,更好的網路以及存儲,消費者和公司的任何一方最終都會影響到整個的雲的發展,從雲中受益。 我也與我的合作夥伴進行了很多的努力,融合了很多中國的文化,進入到了雲計算的世界當中。 我也花了很多的時間來談如何將非常好的全世界的技術引入到中國,讓一些非常偉大的中國公司走向世界。
二、關於現在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宣鴻:大資料是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與產業創新的一次偉大的變革。 伴隨著資訊技術和互聯網的深入發展。 大資料實現了爆發性的增長,並廣泛的連接了雲計算、物聯網、人機交互,可穿戴終端等新興的領域,與生物、新能源、環境保護,文化媒體等新技術領域深度的融合。 大資料已經成為人類知識,資訊和智慧的載體。 正在加速全社會,全行業資訊化,網路化,智慧化的進程。 帶動了傳統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中關村是中國大資料企業聚集地和全球大資料創新創業的熱土,圍繞著大資料的硬體設備,資料採礦等基礎軟體,行業大資料分析,和大資料應用服務環節,中關村聚集了100余家國內的企業。 像百度、京東、用友、浪潮、神州數碼、高德軟體等龍頭企業,並實現了持續快速的發展。 大資料和移動互聯網產業的收入規模超過五千億元人民幣,來自矽谷等地區的留學人員,在中關村創辦的企業已經累計超過六千家。 中關村已經逐步形成了與矽谷同步發展的大資料創新生態,大量的天使投資人和創業投資機構,瞄準大資料創業者,每年發生的創投的案例和金額,都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在促進資訊消費和擴大內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雲計算服務商業化運營,支援雲計算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資訊消費,特別是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將驅動著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同發展,孕育著數萬億的潛力市場。 對於通信運營商而言,通訊服務和物聯網、大資料等新應用模式的結合,正成為雲計算市場需求井噴的最大的一個動力。
天雲軟體CEO 張福波:有些人問雲計算到底能解決什麼問題。 實際上雲計算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解決IT合理化的問題。 IT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價格太高,二是資源孤島、資料孤島,三是部署時間很慢,要花好幾個月才能部署一套系統。 雲計算在價格、部署、彈性和靈活性方面都有很多的要求,至於雲計算對應用的創新,一定會存在。 因為當IT資源很便宜,很容易獲取的時候,一定會激發出這個市場在應用方面更大的投入。
京東雲平臺首席架構師劉海峰:雲就是京東的基礎設施,是我們核心的基礎的系統。 我們要用雲的技術,讓電商的業務跑的更加的穩定,讓新業務的上線更加的敏捷,同時有更好的可擴充性。 電商經常有促銷,我們要提前做很多準備的工作。 雲對京東來說,排在第一位的含義就是我們核心的基礎的系統。 我們有很多挑戰,很多原來的業務跑在基礎設施上面,我們要逐漸的平滑的優化它。 另外我們要更加的前設的來做一些事情,應對一、兩年之後更大的業務的挑戰。 雲也有另外一層含義,意味著京東開放的服務,我們希望把京東一些核心的業務的能力,比如供應鏈物流倉儲的能力,以開放的形式對外開放。
寬頻資本合夥人劉唯:雲計算是寬頻資本最主要的投資方向之一。 雲計算也有很多創新性的機會出來,我們希望無論是雲計算還是大資料都能夠落地。 主要看兩個,一個是在一些行業裡,包括跟傳統行業現在也有比較強的結合,雲計算、大資料和剛剛提到的移動互聯,有一些專案,像保險的專案裡,可以給他們無論是前端的生產還是到後面自己內部產品的提供,都能夠提供一個很有效的工具。 從內部層面和業務管理層面提供很有效的工具,這是一種落地。 另外一種是不限定在某個行業,而是真正有通點的功能性的結合。 我們投資了一個全時網路,最初是做的會議電話,現在提供網路電話,基於雲提供一個創新性的統一雲服務。 這是跟行業和應用結合,這是很多創業公司能夠去做的,也是我們的一個主要的投資方向。
《大資料時代下的歷史機遇》作者,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TMT行業分析師趙國棟:談一個產業的趨勢,很多的公司,你可能看起來不好說這家公司是屬於什麼行業? 比如谷歌公司,它是媒體行業,互聯網行業,還是製造業,還是造汽車的,你不好說它是什麼行業? 比如國內的小米公司,他現在自己做小米的手機,開發一些應用的軟體,他未來可能靠賣電影,靠內容服務去賺錢,他應該屬於哪類公司呢。 產業裡有很大的需求就是融合,產業跟產業的界限變得很模糊。 我們很難說它是什麼企業,只好籠統的稱為大資料企業了。
三、關於未來
著名的創業家,《大資料雲圖》作者大衛·芬雷布( David Feinleib):過去的五年當中,大資料的基礎設施不斷的發展。 大資料基礎設施也就是說我們資料的存儲,我們把資料如何來進行處理,但是將來會有很多創新的機會,有很多創新產品的領域是在大資料的應用方面的。 像美國的一些企業,這些企業他們很多時候做的業務很大,就是用這些資料來進行分析,來進行應用,對於企業來說他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所以說大資料應用的領域我們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的商機,會有更多的資本進行風險投資。 有更多的企業家建立企業,比如建立垂直縱向的應用,在醫療、教育、金融服務領域進行創新。
趨勢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張明正:到底雲計算和大資料的本質是什麼,它是知識產業的創造。 我們要問第二個問題,知識是怎麼創造的? 原來知識的創造是來自于消費者的體驗。 你的產品好不好,不是說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一流的技術,而是最終消費者,無論是客戶還是企業,他們用完的感覺,如果他們用完覺得不錯,很贊,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公司的精英或者新的產業要發展,你要知道你是誰,真正的潛力在哪裡,更重要的是要瞭解消費者真實的體驗。 未來的經理,未來的創業家,成功的標準就是使用者真實的體驗。
百度雲首席架構師林仕鼎:我們無論是談雲還是大資料,背後需要有很多技術,最關鍵的技術就是系統方面的技術。 對我們來說這方面的技術是比較落後的,希望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呼籲一下。 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大學,都能夠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找到更多的年輕的同學投身到這樣的技術領域裡。 只有把更多的基礎做牢了,上面才有更多的應用出來。
天雲大資料CEO雷濤:大資料即基礎設施,這個概念在兩三年前都在討論,在業內的一些小沙龍裡討論,今天在市場上有一些聲音。 現在像淘寶這些互聯網公司,有一個深刻的認同,在資訊化框架過程中,有一場顛覆。 不僅是從應用的角度,更多的是從基礎設施,都開始了一個新的嘗試。
雲基地大資料實驗室合夥人糜萬軍:我覺得不管是對各公司,對投資人,對創業者,都是屬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很大的機會,大資料加上這個行業,在改善著我們的生活。
天潤融通公司總經理吳強:我認為各行各業,一家企業他可以通過資料優化他的流程,他的管理、決策,他的需求是巨大的。 我們是資料採礦的解決方案供應商,一般來說,我們都是針對怎麼樣對某一個行業,或者是對企業,行業,或者是一個社會,或者是一個個人,怎麼讓資料變得更美好,效率更高,或者是決策更簡單。 已經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企業,跟大資料有關,所以我相信對我們也好,對在座的每一個人也好,有非常大的市場和機會。 我們是不是想顛覆誰,或者是被顛覆,我們的定位從來沒有想過要顛覆誰,或者是被誰顛覆,我們自己認為是説明客戶,説明社會,説明行業提供資料的解決方案。 我們本身不是顛覆某一個人,只是讓那個行業更有效,更簡單。
印象筆記全球副總裁Linda Kozlowski:整個社會正向知識型社會發展,雲可以説明企業,不管你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可以很快的獲得你的競爭優勢。 當然這不是全部,我們還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它可以讓你從其他的網站把知識拿過來。 我們還有一個手寫的軟體。 這些都是在資料世界裡的方式,未來有很多的事情你都想記得,這就是下一代的EVERNOTE產品的改進。 20年前,硬體和軟體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差別,但是現在我們看到這種實際和虛擬的世界正在進行融合。 雲當中我們想把它和實體的產品進行結合,比如印象筆記有很多要麼是可以和印象筆記進行結合的,有一些可以進行非常智慧化的集成。 這實際上是真正的雲如何進入到我們生活的另一個角落的返利,不僅僅是在現實的世界當中。 我們可以讓人們更加自然的進行書寫,同時在印象筆記當中可以更快速的將這種紙質的轉為電子,所以我們也是超出了應用程式之外。 這些產品代表著你未來如何生活、工作、娛樂,把它們融合在一起的方式,説明你的公司建立競爭的優勢,不斷的學習,將您的日常的工作,用無縫的方式和你的工作、學習、家庭任何東西都融合在一起。
寬頻資本董事長田溯甯:我認為雲計算和大資料這兩種技術力量在未來5年、10年會更加深刻的改變我們的行業,更加改變互聯網,使互聯網到了一個新的生態,因為我們知道雲計算都是誕生於互聯網的技術。 過去20年如果我們說互聯網是改變了每一個消費者的生活,或者說我們把過去20年稱為消費互聯網的時代,我覺得未來的20年每個行業都要被互聯網所改造,所改變。 就像電改變工業一樣,雲計算在這個改變的各個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們一起在未來通過對雲計算的理解和投資,能夠使中國的產業互聯網的時代到來,使互聯網不僅僅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且能夠改變中國的製造業、醫療業和我們相關的各個行業。
(責任編輯:蒙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