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求生:移動社交創業者的機會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移動社交
文/顧曉波本週二蘇甯放出消息要做類似微信的社交APP,讓最近已經處於焦灼狀態的移動社交市場再添了一把火。 移動IM江湖已經非常之熱鬧:微信獨大,易信短短兩個月收穫3000萬使用者,挾網易和電信的資源挑戰微信、日本的Line開始在上海投放廣告、以「約炮」起家的陌陌在轉型,米聊偏安發燒友市場、來往被阿裡上下強推,...... 移動社交還有什麼好做的? 無非就是熟人和陌生人,大佬們和先行者們都吃透了。 不過直到現在,仍然一直有新的「傻X」重進這片火海,除去毫無新意的純跟風產品,其中不乏一些有著獨立邏輯和定位的產品出現,對於「微信」等顯而易見的問題,這些產品的創業者們有著更清晰的思考。 或許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炮灰被迅速遺忘,但是他們對產品的思考和創新產生的價值,或許遠比一款成功的社交產品有價值,網易科技挖掘的一些「渺小」的移動社交創業者,目前他們的使用者還沒有過百萬,不過他們對社交的思考和實踐所產生的價值 ,或許遠大於成敗本身。 況且,誰說就一定沒機會呢? 某某的二度人脈邏輯從現在的產品看,「某某」並不是一款太像模像樣的產品,使用者打開某某,翻看被推薦的人,點擊「約她」發出約會邀請,如果對方接受,雙方還可以進行即時溝通,而溝通的方式就是已經氾濫的——閱後即焚。 除了閱後即焚,這款產品看上去與陌陌並沒有太多差異,使用者又沒有陌陌多,你很難明白為什麼當初徐小平會看上這樣一個專案,還為它指定了名字,也很難理解為何其聯合創始人葉雯佳放棄海外投行的百萬年薪加入這樣一個屌絲團隊。 「我們是做‘二度人脈’。 」葉雯佳在談到與微信和陌陌的區別時提到了這個詞,這是某某的產品邏輯出發點。 二度人脈簡言之就是朋友的朋友,QQ已經在PC上通過「你可能認識的人」把這一關係做的很透,不過微信並沒有挖掘這一關係鏈條,而陌陌則完全是陌生人關係。 「線上社交要麼是微信,一度人脈,要麼是陌陌的陌生人,線上下,你擴展人脈的最有效路徑通常是朋友的朋友,這就是二度人脈的機會。 」葉雯佳說,二度人脈是一個夾縫市場。 目前某某會通過雙向關注、互動頻率、活躍度等資訊通過演算法給使用者推薦約會物件,這一約會物件就是使用者雙向關注的微博好友的朋友,葉雯佳介紹,在下一步,使用者將可以看到兩個人之間的共同好友是誰, 同時在帳號系統引入後可以把個人資訊精確化,就與微博的「共同好友」有了差別,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是通過哪個好友認識對方的,同時通過工作、學校等資訊進行更精確的匹配。 儘管可提供的選擇比陌陌少了很多,但是在葉雯佳看來,二度人脈恰恰解決了陌陌溝通的成功率的問題。 當陌陌的男女性使用者活躍度不匹配,男性使用者發消息就普遍得不到回復,而半數人的二度人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了「約炮」需求,另一方面也會因為「朋友的朋友」這一層關係提高達成雙向溝通的概率。 不過接入微博開放平臺帳號的「某某」還要面臨一個問題——微博關係的彈性化,很多使用者並不真正認識自己的微博好友,更不要說好友的好友,事實上這一層關係已經接近了陌生人關係。 而熟人關係的微信並沒有開放關係鏈,葉雯佳也希望國內有一個像Facebook一樣的強關係平臺開放給創業者,不過微博關係也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陌生。 「二度人脈溝通的成功率會比純陌生人高很多,再怎麼弱的一個弱關係,也比完全陌生的關係強。 」葉雯佳說。 臉臉:2O2O? 記者在阿裡雲的開發者大會上見到了臉臉,雖然此前曾體驗過這款產品,但是直到臉臉的產品總監浦希哲詳細介紹後,記者也沒用明白這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產品。 一方面它是一款社交產品,使用者可以定位自己的具體位置,比如外婆家餐廳、阿裡雲開發者大會、或者XX社區,然後通過搖一搖的方式加入到以這些地點為單位的群組,這一點有點類似于當年的「幸會」和「在這兒」,前者已經被放棄, 後者出售後也基本被放棄。 當然使用者也可以直接選擇「城市」查看同城好友——類似陌陌。 另一方面它是一款CRM(客戶關係管理)軟體,商家可以通過它對店內使用者定向推送資訊,包括優惠折扣、菜品推薦、特價菜等,並將使用者的操作記錄到後臺。 而它的創始人,一位是1995年和馬雲一起創辦中國黃頁的何一兵,以及曾任東方通信總裁、首信CEO、銀泰寶貨CEO和總裁的周明海。 用浦希哲的話說,這是一款O2O2O的產品,使用者加入某個特定線下場景,通過臉臉轉移到線上,商家通過線上的方式對這些線下使用者進行管理和追蹤。 這聽上去很玄乎,集合了2C的社交和2B的CRM,可以像陌陌一樣查看附近好友,可以像幸會或者來往的紮堆一樣加入特定活動拓展人脈,也可以像街旁一樣在某一場所簽到並查看消費資訊甚至點菜。 不過浦希哲表示,其實臉臉的邏輯並不複雜,把使用者精確地圈定在某個基於特定場所的群組內,使用者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商家可以精准的把資訊推送到現在正在這個場所內的人。 「第一陌陌只是顯示這個人在附近,但是並不顯示在哪兒,臉臉希望通過對場景的約束讓溝通回歸到線下,現在我們出去聚會一時興起會建個群組,但是回去以後就沒用了,反而成了騷擾,事實上我們的關係僅保留線上下。 第二微信公眾帳號無差別的推送資訊給使用者構成了騷擾,是否垃圾資訊的判斷標準就是是否精准,臉臉解決的是幫商家找到現在正在這個商場內的使用者,並向他們而非所有使用者精准地投遞資訊。 」浦希哲說。 目前臉臉僅在杭州地區做大規模推廣,它的問題也顯而易見,1、O2O是一門水泥味兒很重的生意,如果要走向全國,將消耗大量的地推成本;2、如果使用者沒有達到一定密度,特定場景社交的概念將無法實現——使用者根本找不到人;3、 容易最終淪為「精准」約炮軟體,O2O成為空中樓閣。 浦希哲表示團購大戰留下來的外包地推團隊可以通過低成本的方式搞定商戶,而使用者量的問題將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大規模推廣來實現,通過周明海的關係,臉臉在資本方面並不太擔心。 站不起來的小坐準確地說這是一款失敗的社交產品,它的概念是説明使用者發現並結識和自己乘坐同一趟公交/地鐵/飛機/火車的使用者。 小坐在今年2月份發佈,主要功能包括基於某條線路發現、關注好友並進行互動,加入某條線路的「動態」併發布消息,基於某條線路查看商家優惠資訊和線下活動。 目前類似的產品還有一款叫「月臺」。 LBS+場景+社交的邏輯聽上去很有搞頭,但是其創始人魏志成最後發現,這個痛點其實有些不痛不癢。 目前小坐的團隊已經把精力轉移到了另一款產品,而小坐僅作正常維護。 魏志成這樣總結:1、這一社交方式需要一些教育成本,使用者沒聽說過,地鐵等場景信號也不穩定,體驗成本較高;2、基於位置的社交可以有其他可替代方案,使用者需要更加直截了當的方式,就像憤怒的小鳥,射出去感覺不對就重來一遍, 如果它幫你分析上一次的抛物線有什麼不對怎麼改進,很多人就望而生畏了,使用者不關心什麼線路不線路,他們只想找個看對眼的人聊天,公交、地鐵的限制反而成了一個包袱;3、線上社交產品一旦碰到O2O,轉化率就慘不忍睹, 小坐一開始是沖著O2O去的,希望給使用者提供消費場所,説明使用者完成約飯或約活動,但是使用者的需求只是聊一聊,而不是消費。 小坐的初衷是一款基於位置社交,引導使用者消費的產品,但是最後發現使用者只是通過它找到看得上的陌生人,聊兩句——這一需求與陌陌無異,拼線上,小坐肯定不是陌陌的對手。 於是魏志成和他的團隊轉向了另一款產品——薇蜜。 薇蜜:男人止步紮克伯格泡妞失敗後創建了一個給美女打分的社交網站,最後它變成了今天的Facebook,若干年後有人反其道而行,創建了一個給男人打分的網站Lulu,而它的打分標準更加赤裸,除了長相、幽默、氣度以外還包括床上功夫。 薇蜜的一部分產品形態類似于Lulu,僅限女性使用者註冊,可以導入新浪微博好友,在裡面看到自己關注的男性的點評資訊,當然所有點評都是匿名的,或許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男朋友在上面被很多人點評床上功夫好,但是你無法知道那些人是誰。 第二部分是社區,這樣的女性社區在APP中並不少見,大姨嗎、辣媽幫等產品都有,不過大姨媽偏向健康,辣媽幫偏向新手媽媽和准媽媽,而薇蜜的話題則偏向兩性和情感。 第三部分是閨蜜圈,使用者可以組建上限為5人的閨蜜圈,並像來往的「紮堆」一樣在圈裡發佈多媒體資訊。 薇蜜會自動識別使用者在註冊微博時填寫的性別並把男性使用者遮罩在外,當然使用者修改微博性別後也可以登錄,不過如果被舉報將被封號。 魏志成表示,任何產品加的人越多就越會有私密問題,所以閨蜜圈的上限為5人。 另一方面朋友圈、微博是泛社交的產品,沒法服務于私密,儘管微博有分組,但是使用者不可能認真的去分組管理資訊流,而微信是所有朋友通用聯絡的工具,閨蜜需要一個更私密的產品。 點評和社區都是切入點,魏志成稱薇蜜真正想做的其實是閨蜜關係,這是可以長期沉澱的東西,使用者沉澱下來後可能會做增值服務,比如推薦女生喜歡的消費資訊或產品。 對國內使用者來說,就算是匿名的,像點評商品一樣點評男人仍然顯得過於開放,為了避免返回一個「零點評」的結果,薇蜜把明星大V也算進了被點評物件內,而點評者多是粉絲。 不過這已經偏離了類似Lulu的男性點評路線,魏志成表示未來會把明星和普通使用者分開。 或許就像小坐一樣,一個看似成立的邏輯最後在粗暴的有使用者需求面前被推翻,以上幾款產品可能某一天突然銷聲匿跡,也可能籠絡一批使用者小富即安,不管結果如何,在目前的激烈環境下能夠想清楚並有勇氣殺入社交領域仍然是值得崇敬的, 而如果最後失敗了,其在社交領域的種種嘗試對後來者或者創業團隊本身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網易科技將繼續關注熱門創業領域有意思的新興產品,星星之火未必都要去燎原,點燃一個火把照亮一條路,也是一種不啻于燎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