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創業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自己 認為

創業已經一年多了,一直都沒正兒八經地更新這個博客,朋友們都說徹底荒廢了太可惜,但我一直沒有在意。 一來是不像之前做Freelance和Consulting的工作那樣人身比較自由時間比較寬裕;二來,接觸的人、事情多了,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太膚淺。

四百多天的時間過去了,不少朋友、同行都很好奇「自己開公司」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覺得以目前的閱歷,自己只算剛剛入門上道,不敢談「分享」,只能說說一些內心的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其實,我覺得無論是3、5個人的小團隊,還是千百人的大公司,創業的故事都可以說上十天十夜。

首先想要說的是,「自己開公司」只是創業的一種常見形式而已,並不等價。 創業可以不開公司,不創業也可以開公司。 而創業初期的苦頭和風險,是巨大的: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行業峰會,在會議上接觸到了很多國內外的創業者、企業家,幾乎大家都認同一點,那就是在許多創業公司裡,是幾名「創始人」給幾十名員工「打工」:拿著微薄的工資, 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企業的發展、產品的研發優化和員工的福利待遇上,承擔失敗的所有風險(如果倒閉,員工的工資是不會退的,而創業者的投入全部打水漂) – 在公司徹底進入良性迴圈之前,誰也不敢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 我想,對於真正熱愛自己所處行業的創業者來說,應該都有如此的體會吧。

借此,我想順便說一點我的看法:為了讓員工的風險降到最低全力工作,創業公司的薪水應該略高於大公司,那些號稱是創業階段要壓低薪水或者拖欠薪水的公司,如果沒有股份可以不考慮了(證明管理團隊的盈利能力太弱,這種公司風險太大) ;另外,我認為在中國,真的要慎用「股權」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不適用於大多數人,在我這個行業內,我親眼目睹了一個例子:有幾家公司給出低薪+大量股份,而有一家公司給出高薪,結果後者很快就發展壯大了, 而那幾家把薪水壓低出讓股份的公司幾乎都死掉了。

接下來,教深刻的體會,莫過於對「創業就是賺錢發財」這種思維的徹底顛覆 – 這是膚淺的純商人思維,不是創業者的思維。 創業者當然可以是純商人,但我認為很多創業者都不是。 我認為,真正的創業,是奔著一個目標,學習、磨練,去做那些最基礎最辛苦最沒人願意做的工作而不是所謂當老闆享清福。 不過,我更願意把這種過程看作一段奇幻的旅程:這種辛苦、疲勞和內心的壓抑總是能在快把我壓垮之前因一些微小的快樂得以釋放,並如此迴圈。 我想,高壓力的創業會讓人更加容易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並且,這種快樂和做一個專案掙多少銀子毫無關系。 很多公司的創業者在融資之後,仍然潛心研究產品和創新,把純商業上的事情交給投資人去打理。 現在有很多勵志書籍,也有很多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667.html">成功人士高談闊論,教大家如何開辦企業如何賺錢,在我看來, 這些人最多隻能算是商人(鼓吹厚黑學的那些人我認為連商人都談不上了),不能算作創業家,利益激勵所產生的動力和對行業發展追求所產生的動力,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力,雖然都能讓人廢寢忘食,但唯有後者, 能讓你在大風大浪中穩穩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掌穩船舵。

不過,創業是不可能離開「商業」這個概念的,即便是做慈善,也需要具備商業頭腦。 「產品在市場上如何定位」、「產品能給使用者創造多大價值」、「產品能從使用者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多少利潤」,「如何瞭解一個未知的合作夥伴」,「如何從合作夥伴方面爭取更多應得的利益」... 這都是創業者要在一開始就考慮的問題,這是企業的靈魂。 這也是大多數技術、產品出身的創業者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他們往往會糾結使用者體驗好不好、技術架構實現難度大不大。 我認為,這是一種商業直覺,需要天賦,也需要在公司運營的點點滴滴中進行積累和學習,是課本裡面難以學到的。 這有點像「小馬過河」的故事,不親自去做、去碰壁、去嘗甜頭,很難知道水深水淺,個中滋味,不創業是無法體會的。 有趣的是,我知道一些企業家,有了豐富的經驗之後出國去讀MBA,回來都認為讀MBA只是給自己包裝了一下而已,真正的商業理念還是在真刀真槍的戰鬥中培養出來的。

也順便憤一下吧:最遺憾的是,國內的教育大多數照本宣科,填鴨式操作,所以國內20出頭的創業者,少之又少。 而在美國,學生很早就有機會自己動手實踐,Facebook的創始人Mark Zuckerberg和WordPress的創始人Matt Mullenweg都是1984年出生的,連俄羅斯社交平臺В Контакте的創始人Павел Дуров也是1984年出生的。 我們公司在海外的一些合作夥伴的創始人,也非常年輕,我碰到過兩個CEO,分別是1987年和1983年出生的,他們的公司月盈利都在百萬美元以上。

總之,創業的路很漫長,很艱苦,但如果把它看作一種遊戲或者一種奇幻旅程,這一切就變得非常美好了。 有時候,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本文來自: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829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