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28元老大多淪陷 75%公司讓投資者虧損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投資者 創業板 元老
2009年9月18日,特銳德等首批創業板企業成功過會,隨後28家企業作為創業板的首批「元老」,很快便正式亮相創業板,標誌著中國創業板開閘。 如今,創業板企業已經快速擴容達到了264家。 在創業板推出兩年之際,當年的28位「元老」們境遇如何——  高成長光環褪色  創業板28位元老,在上市之初,它們就代表著中國創業板的形象,也事關創業板的成敗,被監管層和投資者寄予了厚望。 然而上市兩年過後,這些企業的成長性到底表現如何呢?從最新財務資料統計的結果來看,創業板企業的高成長光環已經大幅褪色。  同花順iFinD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5.26億元,同比增長52.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87億元,同比增長35.5%。 而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增長幅度為22.3%。  儘管創業板28家公司的這一資料相對於A股上市公司整體水準還差強人意,但實際上,作為創業板精挑細選的「元老級」招牌企業來講,這一增長速度顯然不能令投資者感到滿意。 「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在上市之初,被普遍認為是資質最好的企業,因此投資者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們業績增長的速度和穩定性要高於創業板的整體水準。 」有分析人士如是說。  而且,如果把企業樣本數量從28家企業擴展到整個創業板,這一資料就無疑會變得非常難看了。 據中報披露,截至日前已經掛牌的25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共取得淨利潤91.90億元,而去年同期的資料則為73.91億元,創業板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增速也只有24.34%,與滬深兩市平均水準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此外,258家創業板企業中,業績下滑的企業就占到了62家之多,其中業績縮水超過三成的達到26家。 在上半年業績表現突出的創業板企業中,也只有16家企業的增速幅度超過100%,占比不到創業板公司的一成。 對此,投資者紛紛表示,一向習慣自己給自己貼上高成長性標籤的創業板企業,如今交上這樣的一份中報業績答卷,顯然令人大失所望。 從資料硬性對比不難看出,創業板的成長性僅僅跟主機板成熟企業相當。  此外,儘管28位元老達到了平均35.5%的業績增幅,但還有不少企業甚至未達到滬深兩市的平均水準,甚至更有的企業利潤不升反降。 據統計,業績增速未達22.3%平均水準的企業共有8家,其中業績出現下滑的有4家。  據悉,從中報披露的結果來看,新甯物流今年中期業績大幅下滑超過七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只有區區198萬元,業績下滑幅度達到了74.69%,公司險些陷入虧損的泥潭;中元華電今年上半年淨利潤1732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5.90%;北陸藥業今年上半年業績同樣也出現了下滑, 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潤195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3.36%;寶德股份上半年利潤也只有區區264.69萬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2.64%。  此外,除了上面提到的4家業績下滑的公司外,還有另外4家公司的業績增長幅度低於22.3%的平均水準,它們分別是:南風股份、安科生物、矽寶科技和華星創業。 這也意味著,28家創業板元老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業績增長幅度未達到滬深兩市的平均水準;其他企業中,也只有萊美藥業和華誼兄弟兩家公司的中報業績實現了同比倍增。  75%公司讓投資者虧損  自創業板面世以來,其二級市場上的投資價值就一直被眾多投資者質疑。 同花順統計顯示,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至今統計創業板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價漲跌幅,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就有21家收益為負值,虧損比例為75%。  據悉,在這些股價發生下跌的21家公司中,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金亞科技,上市首日至今下跌51.12%;而在僅有7家上漲的公司中,上漲最多的要數機器人,上市首日收盤至今上漲約61%。  按照2010年6月1日創業板指數創立至今計算,期間創業板指數已下跌11.27%,為所有指數中同期表現最差。  為什麼創業板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如此之差呢?有觀點認為,儘管一些創業板公司的質地不錯,且具備一定的成長性,但其發行價過高的現實導致其股票一上市就透支了其未來數年的盈利能力。 拿創業板與中小板比較發現,創業板股票的平均首發市盈率(攤薄)高達70倍,而在中小板上市的前100家企業平均首發市盈率僅為21.15倍,如果按照證監會對創業板上市企業年均30%的營業收入增長要求估算,其市淨率高達2.5倍。 也就是說,創業板企業的高成長性在上市之初就已經透支殆盡。 創業板指數必然需要經歷消化高估值發行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的長短則更多依賴于公司自身的增長,不同公司的分化也將逐漸加劇。 而這些也成為創業板在二級市場上表現總體不盡如人意的根本原因。  在二級市場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虧損如此嚴重,那麼如果投資者靠分紅是否能夠得到足額的回報呢?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  同花順資料顯示,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在2010年度到2011年度分紅總額為8.6億元。 其中樂普醫療分紅最多約為2億元。 如果用總分紅8.6億元除以上市首日總市值1399.67億元,得到每股份紅比率則僅為6.17%。。 而如果同樣一筆錢存入銀行兩年時間,按照每年利率4.4%計算,兩年得到8.8%的收益率。 這意味著,投資者依靠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分紅的收益率遠遠達不到存銀行的收益率。 而如果計算上二級市場股價的損失,投資者的總資產嚴重縮水便可想而知。  不過,儘管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不怎麼樣,但其大股東減持和高管套現卻是異常活躍,這也令創業板真正成為了「造富板」。  從去年11月初首批創業板的原始股股東解禁至今,根據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告,累計已有1.15億股被減持,套現的規模約32億元。 資料顯示,有29家創業板被減持,天龍光電、樂普醫療以及銀江股份遭減持的規模都在1000萬股以上,套現規模也是最多的,都在2億元以上。 其中樂普醫療的高管蒲忠傑3月下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500萬股,套現約3.7億元,成為創業板減持套現數額最高的高管。 而在創業板第二家過會的南風股份,公司高管限售股2010年11月1日正式解禁,高管鄧建偉和劉基照第二天就開始減持,在9個月內套現亦超過億元。 根據深交所資料,從今年年初至今,共有65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遭105名高管減持,共減持162次,減持規模近13億元。  在這些減持大戶中,有很多創業板公司高管減持完成後,手中仍有大量「待出售」的股票。 以樂普醫療為例,BROOK公司在減持過後,仍然持有1.26億股樂普醫療,占樂普醫療全部流通股本的44.77%。 分析人士預計,像樂普醫療這類創業板上市公司高管的減持還將持續。 [page]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