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周年記:解禁潮前夕高管紛紛離職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高管
創業板
■新快報見習記者 陳慶麟 10月30日,A股創業板即將迎來一周歲「生日」,同時也將迎來創業板首次解禁洪峰。 資料顯示,除寶德股份延長限售期至2012年10月30日外,首批創業板27家公司合計有11.94億股限售股將于11月1日交易日解禁,按目前股價計算,解禁市值將超過300億元。 而在解禁潮來臨前,創業板上市公司高管紛紛掛冠離職,讓人深感個中急於套現意圖。 高管辭職為套現? 隨著創業板高價發行上市,造就了批量「紙上」富翁,但這些通過管理層持股計畫產生的「高管」股東,卻在創業板尚未滿周歲之時,便匆匆離開其高管崗位。 首先是同花順原董秘方超和原監事易曉梅在企業上市僅15個交易日就選擇離開,其次是銀江股份副總經理章笠中3天后步其後塵。 隨著9月10日朗科科技發佈董事長兼總經理辭職公告,鄧國順成為了創業板上匆匆離場的第36位高管。 公開的資料顯示,這些辭職高管當中,個人持股數額最高的為朗科科技原董事長兼總經理鄧國順,其持有1545萬股;其次是賽為智慧原董秘、副總經理周嶸,合計持有679萬股,再則為金亞科技原董事陸擎,持股516萬股。 以目前股價計算,鄧國順、周嶸和陸擎的持股市值分別為4.51億元、2.06億元和 0.85億元。 一旦他們解禁套現,將對上市公司和市場構成重大衝擊。 根據相關規定,創業板公司高管自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所持本公司股份;且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 25%。 而高管辭職後,其持有的股份限售期僅為半年。 這意味著,高管"辭職"後,可以憑藉非上市公司高管身份免除每年減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所持有股份 25%的條款限制。 負面影響不容低估 繞開監管層對上市公司高管套現的規定,提前套現似乎成了可以追溯的主要原因。 市場人士稱,歸根結底,高管離職的原因在於當前創業板的估值過高,產業資本減持的衝動較大。 然而,資本減持或許只是一個誘因,在其背後,企業成長的不確定性也在為高管們的出走負上一定的責任。 「創業板的股價可以漲到天上去,也可以跌到地下來,一窩蜂地炒新以及盲目的追捧為股價起伏不定埋下禍根。 」分析人士稱,「創業板上市企業團隊集體持股是普遍現象,對高管而言上市可享受資本溢價,且對人才吸引及激勵有正面作用,但這招並非萬能的。 」 由此可見,經歷上市成功對一些有資歷的高管來講,更多的是一種職業的積累,故一旦在合適的時候遇到更好的機會,他們就會選擇離開。 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指出,高管們辭職套現帶給股市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 一是高管辭職套現加劇了創業板原始股解禁的壓力,高管辭職套現會被市場看作高管不看好公司發展或公司股價被高估,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二是高管的辭職令公司管理層不穩定,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二季度機構火速撤離 二級市場上,9月20日創業板指繼續展開深幅調整,全天下跌2.37%,近5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8.95%。 或許是看到了創業板未來數月將大跌的預期,在解禁潮即將來臨之時,部分私募、公募已經開始撤離。 2009年第四季報顯示,26家基金公司旗下有68檔基金產品重倉持有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其中分別有13檔基金重倉華誼兄弟,8檔基金重倉神州泰岳、吉峰農機,機器人、紅日藥業和樂普醫療等也分別被多隻基金重倉持有。 而至今年一季度,重倉第一批創業板的基金銳減至17只,持股基金產品數量銳減 75%。 到了今年第二季度末,僅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檔基金產品重倉持股上述28家創業板公司。 與公募想法一致的還有一些私募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51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報顯示,出現私募基金撤離現象的有特銳德、南風股份、愛爾眼科、超圖軟體、萬邦達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