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開始登臺。
季逸超,Peak Ji,1992年北京生人,曾在北大附中讀書時單獨一人做出猛獁瀏覽器。 在大學參加的一次活動中,本不想創業的他,沒能抵擋住紅杉資本合夥人周逵「誘惑」,後獲得徐小平和紅杉資本投資,成立了Peak Labs實驗室。 有著高知父母的他是典型的「90後技術宅」,從小學就開始研習程式設計,後來推出的猛獁瀏覽器從設計到美工、開發、測試、運營等工作,全部由他一人獨立完成,他曾坦言管理和銷售不是他的長項,目前Peak Labs也不要求坐班, 所有核心成員基本通過郵件交流,公司組織結構相當鬆散。
線上英語教學平臺在聊網創始人張林軒與聯合創始人徐德塵。 張今年20歲,徐德塵不過18歲。 張德軒在中國讀書到小學畢業,在加拿大和美國讀書到高中畢業。 張在美期間即有簡單的創業經歷,把車位變成廣告位。 而徐德塵,初中就做了一個名為「拜占庭」的街舞社,在北京街舞圈內小有名氣,在遺傳了父母的高智商的他看來需要考試來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高中起開始做起了中學校園行銷的生意。 不讀國內的大學是他堅定的選擇,「失敗了又能怎樣」是他的對於創業的看法,吃虧「就相當於走路撞到了電線杆,繼續向前走就是了」。
高陽,1990年山東爺們,在山東這個高中教育極端恐怖的地方,對於高考和教育失望的他拒絕了複讀,不顧家人反對,在寫了一年科技博客後毅然北上京城,在PE/VC先後從事了編輯和商務工作後發現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目前和3個合夥人在杭州做一個名為Segmentfault的科技極客問答社區。
幾天前,虎嗅發表的《這些活躍在互聯網上的90後創業者! 》 一文已將部分90後創業者歷數了下,但是對他們這個群體及其依託的生態挖掘得並不夠。
今天我們來看下。
教育生態:商業化、國際化、少年極客
「90後」創業群體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與教育生態的變化密切相關。
「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出‘技術宅’,比如季逸超和我們此前的CTO就是北大附中的同班同學。 相比之下我們十一學校這方面就出不了‘技術宅’,但我們學校比較出校園行銷的人才。 」在聊網聯合創始人徐德塵對哪個學校的擅長出什麼特產如數家珍。
為什麼「十一」出行銷人才? 徐德塵解釋道:如今北京市十一學校已經開始了由「上課」向「跑課」的轉變,即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希望學習的課程,教室也不固定,生態環境類似如今的大學。 對於校長李希貴,學生更是敢於直呼「貴爺」。
而初中便建立了民間舞會、NGO的徐德塵則更加「放肆」一些,在高中乾脆向學校承包了場地做起教育、留學培訓的校內仲介公司。 學校非常開明的與還是學生的徐德塵進行了合股分成,徐德塵使用的直接是學校的收費系統。
最近十多年來,不接受國內本科教育,早早送小孩出去讀書已非「權貴」階層所特有,一線城市里很多收入中產的父母也會這麼幹。 這部分90後小孩在青春期時,就有了國際視野與交際,出去兩年,英語毫無壓力,趣味愛好性格跟外國小孩有了更多的共同之處,更別說有了一堆國外本地的朋友。
線上聊的張林軒在談到在聊的專案怎麼產生時,就談到他這段經歷:
我在中國讀書到小學畢業,在加拿大和美國讀書到高中畢業,所以我有中美雙重語言和文化背景;回國後我做過幾個大的英語培訓公司的講師,包括培訓總監的職位,對英語培訓行業有一定的瞭解;我很喜歡設計產品,之前創辦過兩份報紙和兩家公司 ,產品都是我自己負責,而互聯網企業是最需要產品構思的行業。
我有很多在美國名校的朋友,而且通過之前在美國成立的一個中美文化交流非盈利性組織,帶領著一支由來自哈佛、斯坦佛這些名牌大學在校生組成的兼職團隊。
其實很容易看出來,把這些條件都結合在一起,我創業的方向就已經出來了:一個在英語培訓行業,著重利用美國名校團隊和資源的互聯網產品。
除了高度商業化與國際化的教育環境,時代和學校還給了技術宅們生存的空間。 如今已獲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聯合投資、經常被人定義為「少年極客」的季逸超說,小學時學校就有了機器人隊,中學時身邊更是有成群的程式設計達人。 季逸超在初二就和兩個同樣在程式設計上有所建樹的同學有過「微軟Windows」的夢想。 季逸超實驗室Peak Labs的創始團隊亦是由其與兩個北大附中的同學組成。
「還是北京的教育環境好,成群天才程式師在中學出現,這個在我們山東那幾乎不可能,所以在90後創業者中,基本只有北京上海才會涉及互聯網,而其他地區則通常以實業為主,技術門檻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 同為90後的Segmentfault聯合創始人高陽談到,他在高考失利後曾經在山東寫過一年多的科技博客,而後北漂在PE.VC成為了一名科技編輯:「2007到08年間我都是在網上在看科技新聞,後來來了北京才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從各種線下活動,到後來的創業主題咖啡廳,那裡所有人都在談移動互聯網,說環境造就人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
年齡太小有時不被重視,VC欣賞,家人是創業阻力
看似華麗的創業,必然有著背後的苦楚。 何況在中國人們總喜歡把人打上年齡的標籤,比如「80後」比如「90後」,一旦標籤成型,人們看到事物後的眼光也同時會有所偏頗,在工作關係中拼年齡、拼資歷的故事層出不窮。
「矽谷不會有人Care你多大,一個20歲的CEO帶著一群30多歲的程式師在那裡會是一種常態,但在中國則不同。 」高陽感慨的說。
對商界長輩,張林軒保持了客氣,但自我意識也盡顯:
我懂的肯定沒有各位企業家和投資大牛多,不過我覺得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獨特的機遇和情況,有時最能幫你看清道路的不是已經遙遙領先或者到達終點的人,而是快你幾步的人。
張說,「在創業的過程當中,你會接觸各種其他的創業者、成功企業家、投資人,如果你還相對靠譜,他們都會願意跟你做朋友。 」
此前有VC跟虎嗅交流時表示,他現在對90後創業專案會很感興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與遊戲方面,畢竟90後創業者是最瞭解新興使用者行動方式與需求的一群人,也相當有想像力。
但另一位「90後」創業者說,「投資人非常樂意與你交流,並且給出自己的意見,在其中我們的確學到了很多。 可是只要談到投資,他們通常就會搖搖頭,並顯出另外一番態度,對你敬而遠之。 」
古往今來都喜歡為子女鋪設道路的家長,恐怕同樣成為了「90後」創業路上的攔路虎,高考失利後,高陽被家人要求複讀,主見頗深的他則直接選擇了離開。 隨後的赴京之旅更是一場身懷「500元」的背水一戰,回想當前的故事,高陽說「直到半年後回到家,告訴他們我所做的事情,讓他們知道我不是‘不務正業’,家人才勉強接受我的做發。 」徐德塵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在聊網也有聯合創始人因為家人的壓力而離開的。 」
張林軒對家庭阻力的想法相當成熟:「如果你在乎你的家人,你要相信,他們為你的付出,對你的要求,其實到最後都是希望你幸福。 而關於如何獲得幸福,我認為,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獲得幸福最好的方法之一。 喬幫主曾說,如果你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堅決不要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