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經濟學解釋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雲計算 可以 報酬 不同

範圍報酬遞增這一30年前提出的理論,好象是專門為雲計算定制的一樣。 可以正好解釋雲計算的特殊原理。

什麼是雲計算? 現在不是沒有答案,而是答案過多。

現在「雲計算是什麼」的答案,多到讓人們搞不清什麼是雲計算了。

究其原因,在於人們只是歸納局部現象,只是抓住雲計算這頭大象的一個局部,把它當作雲計算的整體。

當然,全面的歸納,比局部的歸納也好不了多少,它使人把雲計算無限複雜化,陷入細枝末節,仍然搞不清什麼是雲計算。 好比把大象完整地切割成無數碎片,碼成一個立片體,讓人仍然看不出是什麼。

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理論概括,把雲計算最必不可少的內核,概括出來,使這一內核不致于淹沒在它的現象外延之中。

在這裡,我打算從經濟理論的實質上,對雲計算進行一次內核剖析。 使不懂技術的人,也可以直接把握其商業實質。

我認為,雲計算核心特徵是集中與分散結合把握資源。 從現象上看,一方面是在雲的方面集中分享數位化資源,另一方面是在端的方面提高分散式運算效能;其經濟學的含義是,進行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之間的分工,通過大規模分享前者,保障後者的定制,總體達到報酬遞增效果。

也許,我們用於解釋內核的文字,並不因內核的簡單而減少,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緊密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而不是把雲計算當作筐,把什麼不相干的東西都往裡裝。

一、從經驗上驗算雲計算的內核

在進入經濟理論分析之前,我們先從經驗上,驗算我們提出的雲計算的簡單內核,是否符合技術意義上的雲計算。

雲計算的內核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提高效能(即報酬遞增);兩個基本點,一是集中分享;二是分散增值。 如果還可以多說一句話,就是:在集中分享與分散增值之間,通過介面(如API)進行聯接。

好的定義應該足夠精簡,同時又不遺漏。 我們可以驗算這個定義。

Google CEO埃裡克·施密特認為,雲計算與傳統的以PC為中心的計算不同,它把計算和資料分佈在大量的分散式運算機上,這使計算力和存儲獲得了很強的可擴展能力,並方便了使用者通過多種接入方式方便地接入網路獲得應用和服務。

這個定義,兼顧了集中與分散的關係,尤其點明瞭分散式運算的特徵,提及了聯接方式。 但對集中的方面,沒有明確強調。 對此,李開複曾補充了「讓互聯網這片‘雲’成為每一個線民的資料中心和計算中心」這一特徵。 他們都沒有提及使用者增值和按需取用這一點,雖然Google在實戰中,有個人化這一點。

美林證券認為,雲計算是透過互聯網從集中的伺服器交付個人應用和商業應用。 這些伺服器共用資源,通過共用,資源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這個定義中,分別提到了集中、共用;又兼顧了分散的應用(個人應用和商業應用)。 但美中不足的是沒明確指出應用的分散式特徵,沒有提及應用的增值性,沒有明確提及聯接關係。

網格計算之父Ian Foster認為,雲計算是一種大規模分散式運算的模式,其推動力來自規模化所帶來的經濟性。 在這種模式下,一些抽象的、虛擬化的、可動態擴展和被管理的計算能力、存儲、平臺和服務彙聚成資源池,通過互聯網按需交付給外部使用者。

這個定義既提及集中的方面(「大規模」),又顧及分散式運算,而且兼及分享(「虛擬化」、「資源池」),以及增值(「按需交付」),是較全面的。 特別是提到了效能(「規模化所帶來的經濟性」,即規模報酬遞增,但忽視了範圍報酬遞增)。

二、雲計算的經濟學解釋

從經濟而非技術的角度觀察雲計算,有兩個方面與傳統經濟不同。 一是報酬遞增,二是固定初始投入與邊際投入分離,二者結合起來,正好反映了新經濟不同于舊經濟的技術特徵。

1、第一個重大的不同,雲計算呈現報酬遞增,不僅存在規模報酬遞增,而且存在範圍報酬遞增。

1)新古典解釋與新經濟解釋的不同:工業經濟與網路經濟不同,在雲計算中的反映

新古典主義經濟理論與新經濟增長理論,在某種意義上說,代表了工業經濟與網路經濟對世界的不同解釋。

新古典經濟理論的效能假設是報酬遞減或報酬不變;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效能假設是報酬遞增。 這是二者的根本區別。 這種區別,揭示了工業經濟與網路經濟的最大不同點。

首先需要說明,採用效能觀點,而不是效率觀點,是因為效率這一視角不能將雲計算與傳統工業化的經濟技術特徵區分開。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一說起雲計算的好處,就說雲計算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說到點子上。 因為幾乎任何技術都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並不能將雲計算與傳統工業技術區分開。

效率是在市場規模和範圍不變條件下說的。 效能是效率的變化率,當把效率(成本與收益之比)放在規模或範圍變化條件下來看時,工業技術與網路技術會呈現(切線斜率正負符號)相反特徵,比如可以看出同樣效率情況下,報酬遞增與報酬遞減的區別。

對雲計算的經濟解釋來說,這樣做還有個特別的理由。 只有採用效能這個視角,才能把雲和端的經濟作用揭示透徹。 因為報酬遞增與報酬遞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的關係決定的。 而雲對應的是初始固定投入,而端對應的是邊際投入。

報酬遞增,是由初始固定投入高,而邊際投入低這一經濟技術特點決定的。 傳統經濟中物質生產的經濟技術特點,是初始固定投入低,邊際投入高,這導致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收益遞減。 它很難象雲計算這樣,利用分享基礎設施、平臺和軟體來降低邊際投入。

雲計算初始固定投入高,邊際投入低,這導致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收益遞增。 雲計算中,無論是基礎設施、平臺還是軟體,都需要較高的初始固定投入。 但是一旦建成,就可以反復共用而極少耗損;而每項增值業務,只要進行一個較低的邊際投入,就可以展開,無須從頭開發基礎設施、平臺和軟體。

這正好是新古典理論與新經濟增長理論的區別。 學者朱勇曾這樣描述新古典理論與新增長理論的區別:「新古典理論假設總量生產函數具有規模收益不變的性質。 新增長理論家對新古典增長模型的關鍵修正在於將技術因數A看成是經濟的內生變數,這樣在新增長模型中總量生產函數呈現規模收益遞增的性質。 」

現在,我們看到利用經濟學解釋雲計算取得的第一個進步:不再簡單說雲計算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而是可以精確為數學上的邊際概念來表述,也就是轉化為「越...... 越......」的語式進行表述,例如,越是規模變大,或越是範圍變複雜,雲計算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 隱含的意思是,在規模和範圍變數加大條件下,如果採用雲計算,效率會由低變高;如果不採用雲計算,效率會由高變低。 同時這也客觀暗示了雲計算在什麼條件下——在規模和範圍很小的情況下(這正是我國許多地方雲計算搞不起來所面臨的形勢)——不起作用,不可盲目採用。

2)新經濟內部的兩種不同方向的解釋

用上述說法,雖然可以區分雲計算在工業經濟與網路經濟上性質的不同,卻不能區分鐵路經濟、電信經濟與互聯網經濟。 因為鐵路經濟、電信經濟也是網路經濟。 僅指出報酬遞增,仍可能搞混電信意義上的雲計算與互聯網意義上的雲計算。 例如,在涉及移動互聯網這樣的電信與互聯網混合的行業中,並不能辨析出雲計算的特質。 因此還要進一步鎖定其獨特之處。

我們可以注意到,同是解釋網路經濟,在新經濟增長理論內部,還有一種一般人甚至經濟學家都不熟悉的分岔,可以用來解釋傳統網路經濟(原子的或類比信號的網路經濟)與數位化網路經濟的異同。

上面提到朱勇說的新增長模型,只涉及規模收益遞增,與之相對的,是範圍收益遞增。 自張伯倫的報酬遞增學說之後,新增長理論中,發展出兩種相反的報酬遞增理論,一種是占主流地位的規模報酬遞增,如斯蒂格裡茨、克魯格曼和羅默的理論;還有一支是美國西北大學潘澤的理論,提出範圍報酬遞增。

今天看來,範圍報酬遞增這一30年前提出的理論,好象是專門為雲計算定制的一樣。 可以正好解釋雲計算的特殊原理。 與電信規模經濟不同,在雲計算中,廣泛存在範圍經濟。 平臺上的初始固定投入(例如經API開放的平臺與開發工具)的分享,明顯產生了品種多樣化的效果。 IT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應用,明顯比流量技術的應用,帶來更多的差異化的增值業務。

由此,我們可以把雲計算的「一個中心」,進一步精細表述為:雲計算可以提高效能,尤其長於提高多樣化的效能,同時也能夠提高規模化的效能。 如果一定要用成本、收益和效率等不精確的概念表述雲計算,一定要附加限定,例如說,雲計算有利於在複雜條件下,節省成本、提高收益、提高效率;或Foster的表述法:雲計算具有「規模化所帶來的經濟性」。 我前面用市場規模與範圍兩個條件,對雲的經濟作用加以限定,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2、第二個重大的不同,雲計算將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的主體分開,以互補方式聯接。

在傳統經濟中,集中業務與分散業務的主體,往往是同一個企業;而在雲計算中,集中業務與分散業務的主體,竟然是不同的企業。

在傳統條件下,比如美國零售商西爾斯的集中業務是沿鐵路線的大倉儲業務,其分散的業務是多品種的零售業務。 無論集中,還是分散,都是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分工。

在雲計算條件下,經營集中業務的,是基礎業務服務商,如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在IaaS情況中,如亞馬遜)、平臺服務提供者;經營分散業務(端業務)的,則是應用企業(如阿裡巴巴的店主、蘋果iPad開發者)。

集中業務的共同點,都在承擔初始固定資本投入的工作;分散業務的共同點,都在承擔邊際成本投入的工作。

這裡出現了經濟學上的一個「意外情況」。 雲計算居然是在進行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之間的社會分工。 一部分廠商專注于初始固定投入,從事的是基礎業務;另一部分廠商專注于邊際投入,從事的是增值應用業務。 而且從事邊際投入業務的廠商,可以重複分享從事初始固定投入業務的廠商的資源。 例如,網店店主在分享阿裡巴巴免費提供的平臺;iPad開發者在分享蘋果提供的開發工具和網上商店。 在這裡,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結合的單位,不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商業生態共同體。

這種情況,是傳統經濟沒有的現象。 傳統經濟的典型特點是,每個企業自己從事初始固定資本投入,如自己採購設備;自己進行邊際投入。 在從事生產時,都會利用專用資本,同時進行固定成本與流動成本、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的投資。 通俗地說,就是自己蓋廠,自己生產。

但是在雲計算條件下,企業可以是別人蓋廠,自己生產。 而且別人蓋的廠子,可以大家分享。 誰想生產,就去分享別人建成的基礎設施(I,資訊基礎設施)、「廠房」(P,平臺)和「設備」(S,軟體),通過伺服器共用資源。 當然,分享不是白分享,在蘋果案例中,雙方的關係是三七分成。 提供伺服器共用資源的得三成,應用開發者得七成。 相當於生產者在租賃廠房和設備,服務商在提供廠房和設備的租賃服務。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要歸結到生產資料的特點不一樣。 首先,廠房和設備得通用。 這點對於傳統經濟很難。 你不能租木工的手搖鑽去打井,因為設備不通用。 生產設備的實體性,導致它的專用性強,而通用性弱。 人們可以租賃生產資料,但由於通用性限制,成不了太大氣候。 而雲計算的生產資料是虛擬的,通用性強,而專用性弱,iPad上可以進行五花八門的應用開發,使的工具都是相同的。 其次,雲計算的基礎設施、平臺和軟體,可反復使用、多次使用,其使用價值幾乎不會耗損。 例如淘寶平臺上的店主越多,平臺的價值越高(相當於饅頭越吃反而越多)。

互補方式是指,集中業務(基礎業務,初始固定投入)承擔方以分享的方式「補」分散方,分散業務(增值應用,邊際投入)承擔方以交租金的方式「補」集中方。 二者各得其所。 其經濟學上的特徵,是規模經濟與範圍經濟,即以共用方式配置資源比分別投入方式配置資源,取得的總效果更大(即規模或品種上的一加一大於二,近似于成本次可加性、成本弱加性)。

3、聯接非常重要

集中與分散,這是雲計算的兩個基本點。 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平臺企業與應用企業。 之所以不能把二者割裂來看,是因為一旦分開,它們之間的配合所造成的經濟效果就不復存在。

在經濟學中,報酬遞增,必須同時聯繫于初始固定投入與邊際投入,而不可能只孤立地談初始固定投入或孤立地談邊際投入。 業界在談雲計算時,一不注意,就往往把這兩個基本點分開了。 不是把雲計算往集中計算的方向拉,就是往分散式運算的方向拉,使人們忽略二者的聯繫。

第一種割裂,是赤裸裸的割裂,只提雲計算的一個方面,不提另一個方面。

比如有人說雲計算就是網格技術,這就只抓住了一面,扔掉了另一面。 網格技術的失敗,就在於脫離應用,單方向從事集中業務。 今天,網格與物聯網都不能孤立發展,應納入雲計算的完整框架發展,使作為邊際投入的應用,與它們形成互補,發揮它們在初始固定投入方面的作用。 如果只是以政府行為,以公共產品的模式推進,就會犯以前科技部門常犯的通病,因脫離應用,脫離市場經濟而無人問津。

第二種割裂,是比較隱蔽的割裂,雲計算的兩個方面都提,但改掉了聯接機制。

我們來剖析微軟「雲加端」模式,有助於理解這種割裂。 微軟提出「雲加端」,在我看來,實際是反對雲計算,又不明說,而是採用修改雲計算定義的方式,否定人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雲計算。 過去說「打著紅旗反紅旗」就是指這種情況。 微軟以雲計算之名,而行否定雲計算之實的那個點,就在軟體服務中集中與分散關係的割裂上。

在軟體服務問題上,按正常理解(如谷歌和IBM的理解),雲和端之間的關係,是軟體免費,服務收費,即SaaS。 而微軟「雲加端」的意思是,軟體收費,服務也收費。 這就從根上閹割了雲計算。 背景是,谷歌和IBM的軟體,都是開源軟體;而微軟的軟體,是許可收費軟體。 谷歌和IBM宣導雲計算的本意,是說將開源軟體作為初始固定投入,免費提供給大家,然後通過邊際上的應用服務,將費用收回來。 服務收費的道理在於,初始固定投入降低了每項服務的成本(不用再一一重新進行初始固定投入了)。 叫微軟一「修正」,就成了,軟體本身通過許可機制收一次費,如果另加服務,服務再收一道費。 軟體在這裡,既要起鎖定使用者作用,又要收費。

雲與端之間的聯接問題,是雲計算的重要問題。 API(應用程式介面)歷來是集中的系統與分散的應用之間的橋樑。 搞雲計算的人雖然沒有把API當作雲計算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但無論從機理還是實踐需要來看,雲計算在雲與端之間如何實現機制化的聯接,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無論是在公有雲、私有雲中,還是在IaaS、PaaS和SaaS中,將分佈于雲中的集中資源與多種多樣的本地應用有機結合起來,決定著雲計算的成敗。

聯接機制叫不叫API沒有什麼關係,關鍵是要從機制上解決聯接問題。 聯接問題核心是兩個面向,一是面向系統及總體構架,二是面向本地計算與互聯。 回顧歷史,中介軟體要解決的問題,在雲計算中同樣存在。 如果聯接機制只能面向前者,它解決不好終端定制的問題;如果只能面向後者,又解決不好標準化與成本的問題。 相反,歷史也表明,系統與應用之間的聯接問題解決得好,可以變被動為主動,甚至反敗為勝。 例如蘋果API的成功,使它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 API不僅是介面的問題,它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開發工具到商業模式,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

往大裡說,API實際是以大規模見長的工業文明同以個人化定制見長的農業文明的借力點,如果運轉得好,形成大規模定制的合力,新商業文明的功效就可以發揮到極致,雲計算就會熠熠生輝。

雲計算可以有多種角度的解釋,從經濟學的角度解釋,這裡只是一家之言。

(責任編輯:杜慶先)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