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傳奇:美國的自由開放是創業成功的前提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前提
《孵化twitter》推特的巨大成功和主角們多少有些悲涼的結局形成了很大反差,技術的成功永遠無法抹平個體的缺陷。 埃文·威廉姆斯,推特真正的幕後推手。 他孤獨、內向、理想化,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放棄學業和熟悉的環境,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一樣執著于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但是又總是因為想法太多,無法確定自己的方向。 遊蕩、失敗、債務幾乎每時每刻都伴隨著初創時期的他,直到有一天他的日記網站blogger被谷歌收購,讓他成為百萬富翁為止。 當埃文的博客事業蒸蒸日上時,他遇到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兩個人,諾阿與古德曼,前一個就像一個點子機器,用十二分的熱忱創造了一個個在後來改變世界的原始創意,後一個就像一架精密的電腦,忠實地把這些創意變成一行行的代碼。 諾阿提出了播客,一個博客的升級版,於是Odeo出現了。 埃文用20萬美元的投資入主Odeo成為CEO,他始終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還不想在谷歌這樣老朽的巨人面前了卻自己的一生,他想要實現更多的想法,Odeo就是其中一個。 不過播客始終是個過客,當它變成蘋果播放機的附屬功能時,就已經走到了盡頭。 為Odeo付出全部心血的諾阿頓時走入了絕境,為了挽救這一切,他想到了利用短信發送個人狀態更新的點子,並把它加入到了播客之中,誕生了推特的雛形。 中途加入的傑克,一個諾阿和古德曼的結合體,細化了推特的技術規則,從谷歌跟隨埃文而來的比茲樹立了推特獨立、中立的操守,推特完整的創意出世了。 誰都知道,推特將政府和媒體壟斷的話語權賦予了每一個平等的公民,伊納姆在《權力的終結》一書所描繪的權力擴散正是在這種網路技術的推動下變成了現實,不過諷刺的是,創意給公司帶來的權力卻讓所有的人迷失了。 諾阿想取代埃文,卻因為和傑克不合被埃文踢出了公司。 之後埃文因為和傑克在推特內涵理解上的巨大差異,將傑克也踢出了局。 傑克又利用媒體和唯利是圖的投資方奪回了日益壯大的推特,最後,比茲看不慣傑克的狡詐憤然離去。 推特背後的故事為我們詳細展示了美國社會是如何為平凡個體提供造夢環境的,讀後讓人興奮和羡慕。 美國鼓勵創造、批判、追求自我、打破常規的文化是四個人成功的前提,和我們提倡服從和順從的文化相比,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埃文、比茲、古德曼在金錢和名譽面前堅持理想的氣質,更是值得中國的創業者們思考,為什麼我們只能複製他們的創意,亦步亦趨而難以引領時代。 比爾頓並不打算只是滿足大家對發財致富故事的好奇心,關於網路世界製造的商業傳奇的書已經浩如煙海,一把辛酸淚、一番奮鬥史、一場美國夢,這樣的慣常模式幾乎可以概括絕大部分此類書籍。 作者不想墮入「完美制度」下實現夢想的爛俗窠臼裡,《孵化twitter》一書關注的更多在於理想、金錢、權力背後交織在一起的複雜人性。 推特的巨大成功和主角們多少有些悲涼的結局形成了很大反差,技術的成功永遠無法抹平個體的缺陷,所以每一段衝突都充滿信任與欺騙、友誼與背叛、道德與事業之間的糾葛。 最後比爾頓對埃文、比茲、諾阿這三位主人公回歸普通、溫情和平靜生活的細膩描寫更透露出他本書的主旨,這本書不是關於技術與財富的故事,而是關於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真實人性的故事。 也許我們在驚歎于他們成就的同時,應該回頭看看在理想名義下他們失去的可貴情感,最終傷害和阻礙每一個人的也許不是殘酷的世界,而恰恰是他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