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平臺或許是醫療雲面臨的最大問題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醫療雲 病歷 這個 解決 醫療資訊化

醫療雲絕不是搭建一個雲平臺那麼簡單,醫院業務的特殊性和複雜性,造成目前只有醫療資訊化建設而沒有醫療雲的現狀。 現階段,醫療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少頂層設計。 這個問題不解決,醫療雲只能是當代人心中的烏托邦。

討論醫療雲,其含義更應該突出行業屬性,醫療雲指的是利用「雲計算」的理念構建起來的醫療保健服務系統。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面向公共社會的一種服務。 當然,業界也有「私有醫療雲」的概念,實質上是以醫院為單位,利用虛擬化、雲計算技術構建的新IT資訊系統。 宏觀地看,目前醫療系統所面臨的醫療資訊不暢、資源配置不均等問題,單獨靠IT資訊系統的更新並不能帶來實質的改觀。 所以,將醫療雲作為一種解決社會醫療問題的模式來理解會更有意義。

醫療雲能解決什麼問題?攻克癌症?不能!控制流行病?可以!

醫療雲的核心在於建設一個覆蓋範圍廣大的醫療資訊平臺,能夠讓來自不同地理位置的醫療資料互通互聯,能夠促進醫療資源在全社會共用,能夠為醫療大資料提供一個基礎平臺。 所以,醫療雲不是讓醫療水準變得更高,而是讓醫療資源覆蓋更廣,為民眾和患者帶來切身的利益。

醫療雲解決了醫療衛生行業應用存在兩大的浪費,一是醫療資源利用率低,二是系統重複開發。 這個很好理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的醫院硬體條件差異巨大,醫療設備利用率不高,更多需要這些資源的人無法享受這些服務;另一方面,醫院之間的資訊閉塞導致系統開發品質參差不齊,而且面對相同的需求重複開發。 通過醫療雲對軟、硬體資源進行整合,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但是,現有的醫療資訊化建設不等於醫療雲。 現在,HIS(醫院資訊系統)和PACS(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是醫療資訊化建設的兩個主要方面。 對於醫院來說,實施到這一步是可喜的,但對整個社會來說,僅實施到這一步尚不能形成合力。 目前,電子病歷還是業界談論的熱點,而雲計算技術已經不僅僅是單個產品或者解決方案的層面。

現狀:分散的系統和孤立的資訊

實現醫療雲的宏偉目標,首先要走出醫療資訊化建設的第一步。 但實際看來,目前醫療資訊化建設呈現出一系列的問題:系統複雜,使用者分散,標準不統一,專業人才匱乏。

過去,絕大部分醫院的資訊化建設還是閉門造車、各自為政。 儘管實施了先進的電子病歷、PACS,但這些資料僅限醫院自己使用,醫院和醫院之間無法做到資料共用。 如果說不同醫院選用的系統不同,相互沒有通用的資料介面,不具備資料互聯互通、資訊共用的基礎,我們尚可理解,但更為最糟糕的是,有的醫院由於軟硬體配套不到位,連院內的共用都有問題。

私有雲的建設能解決內部資訊互通的問題,卻無法改變對外的情況。 醫院之間的資訊互通那麼難嗎?其實不然,對於目前的IT系統來說,硬體已經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軟體方面的問題。 從根本上說,是醫療雲平臺建設無標準可依。

鑒於這些現象,有的專家認為醫療資訊化差異性太大,資訊化過程太複雜,雲計算無法支撐大醫院的核心業務,而資訊化水準偏低的小醫院和鄉村醫院更無從顧及。

產業鏈上,服務商也僅僅處在嘗試階段,並沒有可以普遍推廣的模式。 產業鏈的問題在於,不少所謂的醫療雲解決方案,實質上依然是一套雲計算IT基礎設施,並沒有觸及醫療雲的內涵。

醫療雲是消除資訊孤島的有力武器,但目前最大問題是缺少頂層設計。

契機:「十二五」確立新醫改資訊化要求

在「十二五」規劃中,國家提到了新醫改資訊化的要求:互聯互通、保障醫療品質、降低成本,並且要求建立資料中心以及三級平臺等。 新醫改提出來要互聯互通,資訊共用,給醫療雲的建設帶來一線曙光。 然而,系統性的設計依然沒有落地,比如各項標準的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 儘管國家撥出大筆資金投資促進新醫改,但在全國範圍看卻是杯水車薪。

不管怎樣,現在進行醫療資訊化建設已經會首先考慮資訊共用的問題了。 儘管醫院的資訊系統具備特殊性和複雜性,包括業務的複雜性,流程的複雜性,而且系統的規模也非常大——這些問題遠遠超出我們原來的設想,好在這些技術問題的攻關是服務商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只是過去並不知道朝哪個方向去做。

實踐:國家引導建設醫療雲產業鏈

實踐中,頂層設計應該由國家來引導實施。 比如國家3521工程的兩個應用,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是由國家衛生部做引導,建立一個資料結構標準,搭建一個資料平臺。 標準建立之後,後續開發的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的軟體系統都要符合這個結構標準,這樣就從一開始保證了互聯互通。 可以說,國家3521工程為醫療雲大系統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目前在一些試點城市比如廈門,醫院之間初步建立了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共用。 但是更多的人還無法享受這一便利,比如北京雖然基本普及了電子病歷,但電子病歷的共用還未實現。 只要政府出面引導和推動,這個問題也很快會解決。

醫療雲無法脫離醫院的業務來建設,當前數位化醫院的發展已經有章可循。 從病人到醫院就診,電子病歷就發揮核心作用。 這個時候私有雲的作用顯現出來,所有的就診流程均在醫院的統一平臺上進行操作。 伴隨就診的過程,藥物、醫療耗材等消耗都會在這個過程裡進行自動採集,實現網路化、數位化的傳輸過程。 同時,費用資訊流伴隨著病人的整個診療過程,自動記錄,可以使用一卡通支付,甚至全程都不用現金。 總體來說,醫院內部的系統已經比較成熟。

醫院之間形成的「資訊孤島」,主要還是指電子病歷資訊和醫院診療資訊不公開。 出於對利益的考慮,有的醫院不願意共用這些資訊,有的醫院又迫切希望共用這些資訊。 所以大系統上需要國家的引導,醫院來配合。 現在走得比較靠前的醫保工作是一個榜樣,異地醫保已經實現。 當然,這其中有個關鍵問題要解決,就是如何保證醫院的利益。

醫療雲的頂層設計需要國家推動、相關職能部門牽頭來做。 醫療資訊化從上往下把控全域,搭建一個開放的平臺。 只有開放,醫療雲才能夠建立完整的生態產業鏈,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 醫療雲關係每一個人,是一個巨大的系統。 以中國來看,這個系統起碼要滿足十三億人潛在的需求,涉及到成本投入,比如資料存儲、資料流程動的成本,這是一個天文數位。 以地區為單位,參考戶籍管理的模式,區分靜態和動態的資料,找到一種可行的方案,這就是產業鏈要完成的工作。 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也很重要,比如資料的安全,是否可以借鑒銀行業務網的模式?

總體來說,醫療雲依然是一個資訊化的過程,只是它面向所有的醫院,並且這個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完善。 解決了平臺搭建的問題,「烏托邦」也能有建成的一天。

(責任編輯:蒙遺善)

相關文章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