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業者的狂想曲:用團購的模式賣服務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仲介交易 SEO診斷 淘寶客 雲主機 技術大廳

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創業者小振,他現在正在創業的專案是想通過團購的模式切入O2O市場為使用者提供生活服務。 在與他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他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

在小振看來,資訊化時代使人越來越懶,日常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巨大,涉及到一些生活服務專案,像修電腦、家政、搬家這類,消費者自己線上下找到合適靠譜的服務提供者難度很大。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通過網路尋找服務提供者的需求很大,電商時代已經培養了使用者網上付費的習慣。 而像58同城這類分類資訊網站、淘寶網上所提供的生活服務,雖然都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但往往我們不知道哪家的服務更好,價格方面相對線下是不是更貴,一些銷量好的商家可能也會存在造假的嫌疑。 小振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平臺給消費者提供專業、高品質、有保障的服務,以便降低消費者篩選資訊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因為覺得團購模式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所以希望能夠通過團購的模式來賣服務。 在小振看來,他們想要從事的不只是簡單的仲介服務,而是希望能夠為服務提供者提供一個整合行銷平臺,在未來成為生活服務商城。 在一些上門服務專案上,因為存在安全性、價格透明度等問題,所以需要進行監管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他們網則能夠提供這樣一個監管機制。 至於盈利模式上前期是不考慮盈利的,但後期會主要以提成的方式,這筆費用由服務商提供。 最後,小振覺得他們懷揣激情和夢想,並不甘於平庸,雖然啟動資金只有30萬元,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中國整體O2O市場大的驚人,在筆者看來甚至會產生10個以上的上市公司,在小振的創業過程中卻遇到了諸多問題,他的切入點生活服務相當不錯,市場足夠大,消費者也有很強的需求,未來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在筆者看來,剛一開始, 他的創業方向就已經遇到了太多的問題。

其一、不應該錯誤的用團購的思維賣服務

對平臺來說,團購可以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使用者,但是想想,商家所能提供的服務參差不齊,服務專案種類數量相對傳統團購網站更加複雜,那麼作為平臺方如何能保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深耕生活服務最終目的, 是希望當使用者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時,養成通過平臺尋找服務的習慣,而團購的使用者粘性卻不是很高。

對服務商來說,團購一定程度上使他們閒置的服務能力得到充分的釋放,但是很難保證穩定的銷量。 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團購網站出售服務能力,發展潛在的客戶群。 團購網站就是説明他們做行銷,做當地語系化廣告,並找到潛在客戶群。 那是對於一個特定地區消費者群體非常的穩定,當到達一個飽和臨界值時,可能平臺就再也不能説明企業帶來可持續的客流了。 那些一次消費後再也不來的消費者對商家來說,其實意義是不大的。 長時間的提供打折優惠服務,對商家來說並不現實。

對使用者來說,選擇團購網站是因為能直接為他們提供足夠優惠,體驗足夠好的產品服務,但當大量的服務資訊爆發式的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會讓他們有一種選擇困境。

其二、不應該一開始就想成為一個平臺,而是需要專注垂直化領域

小振的啟動資金只有30萬元左右,卻想要把所有線下的生活服務都整合到線上來,而他所想的O2O方向,其實已經有很多巨頭都已經在嘗試。 淘寶入股新浪微博、高德地圖,已經在開始嘗試生活服務類專案。 百度大力發展地圖業務,收購糯米網,想要成為基於LBS的O2O平臺。 騰訊微生活來勢洶洶,微信公眾帳號是最具想像力空間的O2O入口。 三巨頭同時都在發力生活服務類專案,還有像美團網、大眾點評等團購巨頭,58、趕集等分類資訊網站,他們掌握著流量、使用者入口,其他的創業者想要成為平臺的可能性某種程度已經很小。 如果真的想在生活服務類領域取得成功,倒不如參考短租、打車類專案,先從垂直領域開始,像小振這樣,與其什麼服務都提供,倒不如開始專注某一個垂直領域,例如家政類專案。

深耕一個服務業,先留存住一批真正的核心使用者,做好存量優化,再做好增量突破。 實際上,每一個服務業都需要去深耕,深耕才會把平臺真正做實。 我覺得O2O現在仍然是互聯網企業從外向內的往傳統行業滲透,現在更需要傳統行業從內而外地與互聯網對接。 O2O其實是傳統行業的資源重新配置,在互聯網上形成新的平臺,這和互聯網上完全長出新的平臺是不同的路徑。 想成為平臺這並沒有錯,但一個生態系統的建立相當困難,做平臺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創造。

其三、生活服務創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人」

小振最大的問題,在筆者看來是忽略了「人」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網站中羅列出所提供的服務,但問題在於,這些服務大多需要服務商提供工作人員去上門服務。 同樣的服務,不同的服務商帶給使用者的體驗有較大差異。 小振想要通過他的平臺重新建立一套信任機制,但這套機制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非常重要。 在筆者看來,可以嘗試提供一套行之可效的點評和打分機制。 一方面平臺針對服務商自己有個獨立的評分機制,在服務上線之前,派人事先去體驗服務。 另一方面,通過機制激勵使用者在體驗完服務後進行點評打分。 兩者結合起來,這樣對具體的服務商有個評判。

其四、在與巨頭的競爭中如何能夠保證自己的優勢

對小振來說,商業模式方面,方向非常明確,説明服務商找到使用者,在這個過程中抽取傭金,等平臺做大的時候可以向服務商額外的收取廣告行銷費用,基本上沒有什麼創新的地方。 這塊市場是巨頭們都在大力發展的方向,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確保使用者會選擇他的平臺,這更是一個急需面對的問題。 小振在創業過程中,對現在O2O領域有哪些比較成功的模式以及企業的不理解也不夠深刻,雖然擁有多年的線下從業經歷,但是真正的線上聯動起來,還存在太多的不足之處。 筆者這裡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競爭的本質真的是誰提供的服務好嗎?你能提供給使用者好的服務,而巨頭們憑著自己的資金和各方面的實力完全可以提供同樣或者更貼心的服務。 你有信心和辦法比它更好嗎?有的話,那就是創新!競爭的本質就是人,最終回到人與人的競爭!提供更好的服務或者創新等等都是成為最後的贏家的手段(戰術)而已!服務是基礎,好的服務是把你提供的產品更貼心的呈現給使用者,將產品最大化! 一個成功並且能長久的企業都離不開好的服務,因地制宜好的創新絕對是甩開競爭對手好的手段。 一個企業的成功是核心團隊即時的瞭解市場,瞭解競爭對手,正確的認識,快速的抉擇和企業無偏差的執行到位所拼湊起來的!所以兩個企業的競爭最終還是回到了兩個核心團隊的競爭,甚至回到了兩個企業的靈魂人物的較量。

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必須對行業理解更深刻,商業模式上必須要形成壁壘,無法簡單的被覆制,並提供更好的服務。 如果只是單純的憑藉一個創新,一個idea,筆者不是很建議創業者投入所有的積蓄去創業。 因為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拿什麼和人家競爭,還沒做起來被別人吃掉了......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