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做硬體創業容易產生的七大誤解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互聯網 創業 硬體
摘要: 我在第一篇分享了為什麼我認為現在是互聯網人去做硬體創業的好時機,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互聯網背景的同學真的來做硬體的時候,遇到了很多自己沒有想到的問題。 在我看來,很多

我在第一篇分享了為什麼我認為現在是互聯網人去做硬體創業的好時機,但是我們也看到不少互聯網背景的同學真的來做硬體的時候,遇到了很多自己沒有想到的問題。 在我看來,很多問題其實是源于互聯網人沒有把「自己應該做什麼」這件事情想清楚,結果做失敗了之後,又對這件事產生了錯誤的理解,回到互聯網領域去傳播了這些誤解。

今天我希望能夠從我的角度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誤解,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做。

誤解之一:做硬體是個很難的事情

前些天我在福布斯的一個討論智慧硬體的論壇上,論壇裡有為數不少的人跟我們說做硬體很難,難在哪裡呢? 有這麼幾點:

招聘不到電子領域的大牛 電子設計耗費很多時間和資源 工廠生產的良率很低

有時候我感覺我們互聯網這一代總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不知道的Google也會知道,所以跑來做硬體也不去先跟傳統行業學習,結果鬧出很多笑話。 上面這幾個難點為什麼難呢?

招聘不到電子大牛,問題是電子大牛為什麼要跟你幹? 去年我接到很多互聯網朋友的電話,說要去創業做智慧硬體,可不可以給我介紹一個硬體的大牛? 我說你這個硬體準備投資多少錢? 幾百萬吧。 幾百萬怎麼聘一個電子大牛? 人家要麼在大公司,Intel、Marvell,要麼在第一線做事情,每個月出貨量kk級。 你薪水沒有誘惑力,做的東西也沒有挑戰,你怎麼找電子大牛?

為什麼電子設計會耗費很多時間? 因為你招聘不到電子大牛,只好往二軍找。 實際上二軍也不肯來,最後來的都是三軍、四軍的,比如碩士畢業兩三年的,電子設計不debug一陣子是出不來的,怎麼可能不慢。

至於工廠生產的良率低,這個就涉及到更多,簡單說來就是因為你找的畫PCB板的、找的ID設計也都是剛畢業的學徒。 可能你找的畫板的把上面下面都放了晶片,結果過SMT的鍋爐要過兩遍,過第二遍的時候晶片就燒了。 ID設計,做了個曲面,原型打樣的時候看起來還像回事,市場宣傳做完了之後才去找工廠,一去,人家工廠說,你這個畫的是曲面,你知道現在曲面的製成良率只有10%多嗎? 結果你在外面跟人說這個曲面的表一隻賣500塊,成本要2000塊,又出不了貨。

所以,互聯網企業一開始搞的轟轟烈烈,結果精力都用來付學費了。 產品出不來總要給人家一個交代,就說做硬體好難。 國內每一個失敗的智慧硬體,基本上都有這樣的一個過程。

但是做硬體真的是很難的事情嗎? 有意思的是,這個問題跟下面這個問題正好是相互矛盾的:

誤解之二:做工廠是個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兒?

現在很多互聯網人做硬體創業,總覺得自己是約伯斯一樣,去人家工廠覺得做工廠的什麼都不懂,他們是小生意,我們是互聯網的,我拿到500萬VC的錢了,看不起做工廠的。

但這裡面有一個背景。 過去20年,全世界的焦點都在做互聯網的人身上,光環都在我們身上,但我們則因此忘記了我們第三產業是一個周邊產業,忘記了第二產業——生產業——到底有多大。 做工廠的是小生意嗎? 我有個做手機板子的朋友,他說自己在深圳的生意算是中上。 什麼是中上呢? 每月出200萬片,一片40美金。 算一算,這是8000萬美金的月流水,一年的流水有上億美金。 像這種規模的工廠,在深圳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上市公司,不像富士康或者臺灣的廠子。

回頭想想,互聯網公司別說一億的美金流水,哪怕一億的人民幣流水,早就被捧上天啦。 你以這個心態進去,其實沒有想清楚自己跟別人老闆規模的差距,這也是很多互聯網人走進去之後沒辦法成功的原因。

深圳工廠的實力到什麼程度呢? 我在幾個星期前見過一隻5寸屏的工程機,非常震撼。 它跟現在小米、錘子、iPhone4的設計一樣的,兩片玻璃,無邊框,內核是quacomm,中間是結構件。 可以這麼說,把iPhone5s擺在它旁邊,你會以為它是iPhone的下一代,iPhone5s看起來像是上一代的。 這只工程機是一個深圳工廠的老闆拿給我看的,他的工廠不做組裝,但是手機裡面所有的零件都做——包括貼屏。 當時我問他是給誰代工的,誰知他說不是代工。

這只手機是怎麼做出來的? 他說三個月前有一天起床,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我能不能做一個自己的手機呢? 」他的工廠雖然規模不小,有上萬人,但他自己就是絕大多數的股東,相當於只要不影響客戶,他的生產線可以想幹嘛就幹嘛。 於是他就在公司裡找了兩個人,跟他們說,你們到公司上下去調動資源,做一隻手機出來吧。 就這樣,三個月做出來了這樣一部,你能說他沒有技術含量? 在深圳,掌握這種資源的公司其實很多。

可能互聯網人還是會說工廠的人不懂互聯網思維,不懂互聯網。 的確他們是看不懂。 他們第一看不懂的是,一家一點收入都沒有的公司,怎麼會有VC瘋狂的追? 公司身價都10億了,公司財務還沒有收過錢? 第二看不懂的是,做硬體這麼容易的事情,為什麼會做不出來,為什麼會沒有辦法出貨? 第三看不懂的是,像是手環這種東西到底是有誰會買,這種一年最多賣幾十萬件的市場到底有誰會關注? 但他們一直在觀察互聯網,想搞明白這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誤解之三:廠家不願意做小規模的生產?

有些創業者說他們想要下幾千件的單,廠家不給他們做。 的確,大部分廠家不願意做小規模,因為生產本來就是大規模的。

但是這事兒也得兩說。

最近法國有一個手機品牌叫做Wiko,在法國很火,做了三年,2013年做到18%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年出貨量250萬台,預計未來兩年會超過三星。 你問法國人知不知道Wiko,他會很驕傲的說這是法國的品牌。 而你把它打開來,會發現裡面90%的東西都是來自一家叫天瓏的公司。

這手機是怎麼來的? 這幾個法國人做市場調研,發現在法國,100-300美金這一檔的智慧手機有空缺,沒有特別的品牌,他們就決定做個公司做這一段位。 他們直接跑到了深圳華強北,市面上先看看樣式,然後直接跑去跟公司談,找到了天瓏。 天瓏一聽覺得還不錯,就讓這個團隊回法國做市場,下面的所有東西天瓏包辦。 你想,天瓏一年的出貨量是一千萬,200萬台對他來說也是小量,但他為什麼又做了? 因為他是Wiko 90%的股東。 Wiko是他自己的東西。

今天你一個小公司跑去深圳,擺出一副「我是約伯斯」的樣子,把別人都當作外包廠,做區區五千單的量還要cost down,當然沒有人甩你。 所謂不做小量,不是真的不做,而是生態圈要重組。 1億單跟5k單,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 今年一些大廠也在想怎麼介入,像富士康就宣佈在北京做一個打樣中心,專門服務小團隊。 這是未來幾年需要磨合的,兩邊各讓一步。

誤解之四:智慧硬體的未來在大資料?

現在很多檯面上做智慧硬體、智慧手環的,你看他們的PPT,都提到大資料。

在我看來,只要提到大資料的,多半沒救了。 為什麼? 你放大資料在PPT上面,就等於說: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的手環還能幹嘛。 第一,全中國一億的人每天走幾步路的資料,你沒法兒賣錢的,沒法兒讓使用者再買更多東西,這資料基本上就是垃圾。 第二,最近蘋果宣佈Healthkit,基本上就是說,以後所有的大資料都跟你們沒關係了。 你不把資料給我,就不要用我的Healthkit。 所以蘋果那個資料真的很大,可以說是大資料,其他的就算了。

這是另外一個互聯網過來很大的問題,在於心太大。 當然變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公司拿不到下一輪VC就死了,所以要忽悠。

未來的十年會很有趣。 我們要用更正確的東西引導互聯網進入智慧家居,而不是被「大方向」迷惑。

誤解之五:物聯網將會像互聯網那樣統一標準,因為這是開發者想要的?

最近聽到有智慧硬體創業的朋友在做物聯網標準統一的工作,對此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看到的東西。

2003-2005年我在日本做顧問,當時開源硬體打入日本市場,後面那家公司是做高端晶片的,他們去全世界做晶片設計的公司拿方案,然後去松下、去索尼、日立,給他們看他們需要哪一款晶片,公司如果說要,他就跑到臺灣自己開店, 做晶片級的供應鏈整合。 03年的時候他們就有一個計畫要推動ZigBee——ZigBee當時剛好成為IEEE的標準,所以大家都覺得很興奮:智慧家居要一統江山了。 結果銷售團隊去松下講ZigBee的好處,介紹了幾個方案,松下很有興趣,覺得ZigBee很好,我們想要,但是有一個條件:我要一個跟索尼不相容的ZigBee。

這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人會願意跟競爭對手的品牌相容。 索尼也是一樣,要跟松下不相容的ZigBee——這可是IEEE的世界標準哦。 其實互聯網也是一樣,你想整個W3C花了多少時間寫SOAP? 誰管他啊,最後是一群野人跑來用JSON,大家最後用JSON了。 這就是現實,那就是我們如果需要連接,無論用什麼方法總是能實現;如果不希望連接,標準委員會的促進工作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相容可以很貴,也可以很便宜;但是在沒有利益的時候,沒有人會去玩、去認真的做這件事。

中國有一個智慧家居標準委員會,美的、海爾,反正蘇甯逛一圈你能夠看到的所有品牌都坐在裡面。 而這個委員會的目標,就是確保中國智慧家居的標準永遠出不來。 你這些「委員」過去,是代表大電器公司的,而大電器公司文化非常重,所有東西的存在都是為了集團的利益:冰箱要照顧空調,空調要照顧洗衣機,大家要互相保護。 公司內部是自己人,外面是競爭對手,你要是出去說自己跟別家的可以相容,回到公司人家要說你是叛徒。 所以要去開會的人,目的就是要確保這個會議流產。

那麼智慧家居的互聯互通最後可能會怎麼達成呢? 一線工廠是不可能的,我覺得會是源自于互聯網公司跟二線廠商合作、生產以互聯網為標準的家電。 中國現在的二線廠很多是ODM,對他來講,是否掛牌他不care,只要有錢收就行。 這樣合作如果能推出體驗更好的電冰箱,體驗更好的洗衣機,還是很有前景的。 其實現在的小米電視、樂視TV,不就是互聯網公司跟電視廠合作嗎? 這個模式已經有了,互聯網公司做上層軟體、品牌、市場、銷售,二線廠做生產和售後。

你其實也不可能指望去抱一線工廠的大腿,因為你那幾千台的量他們才不會做。 而因為市場小,他們也不會跑來跟你競爭,而小廠則會跟你合作。 你的上層軟體可以讓洗衣機的體驗更好,洗衣機核心由二線廠提供,外殼可以到昆山打,團隊可能就需要10個人,這樣造一台洗衣機可能成本也就兩千。 這樣一個製造背景的智慧電視、智慧洗衣機、智慧冰箱,要實現互聯互通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有兩點你要想好了:

第一,手機能夠跟路由交流,能夠跟洗衣機交流,能夠跟冰箱交流,又怎麼樣?

第二,開發者不會為你的智慧硬體開發應用。 你賣硬體,你變現了,他幫你開發應用,他又賣什麼? 所以開發者會去做自己的智慧硬體,賣自己的智慧硬體。

關於這第二點我還想延伸說一下。

為什麼Google的Android Wear在深圳根本沒人care? 因為人家三年前就把Android做到手錶上了。 對於「智慧硬體開發平臺」這個事情,我可以看到的是在未來三個月,更有可能發力的一家公司是MTK。 他們現在有一個叫做Linkit的可穿戴式平臺,這個平臺的資料現在已經在深圳上百家IDH的手裡面,包括20個不同的型號、幾百片不同的公板,小到可以做手環,大到可以做高端4G通訊。 你只要寫Linkit的程式,未來你要做自己的硬體,只需要選一塊公板就可以,非常方便。 這個東西現在還沒有公開,我相信他幕布掀開的那天,就是軟體人的好時代來臨了。

如果你想做智慧眼鏡,還可以關注一下另外一家做高級公板的公司Jorjin,他們也會來這次QCon上海。 現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Glass,除了Google Glass之外都是他們ODM的。 他們會在9月宣佈他們的SDK,而這跟Google不同哦。 Google Glass是,你把1500美刀的眼鏡買回去,Google說我讓你做的你才能做,不給你的你就別想做。 而Jorjin他們的SDK是這樣的:你看這是MCU,這是Wifi模組,這是光學的部分,上面是Linux,所有的代碼都給你拿回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你需要的只是找人幫你做一個眼鏡框。

誤解之六:我媽媽會不會用你這個智慧硬體?

現在這個想法好像還挺流行,那就是「我媽媽不會用的智慧硬體是沒什麼前景的」。

對此我只能說,我做互聯網20年,我媽媽一直到5年前才弄明白我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前面的15年,如果人人都問這個問題,那互聯網早死了。

誤解之七:做硬體要像約伯斯學習?

從現在檯面上做硬體創業的,不難看出約伯斯的影響:無論是發佈會的風格,還是自己從電子設計開始找大牛做硬體的想法,都在像約伯斯看齊。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互聯網人要去做硬體創業,但是Google上能找到的教材只有一本《約伯斯傳》的原因吧。 但這樣一來,可是大大走了彎路。

就好比你要去做一個網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無論如何不會是重寫一個自己的Web伺服器吧。 那為什麼你做網站的時候不會這樣,跑來做硬體的時候卻先來做這個事情呢? 又有哪個網站會出來說,我們的競爭力在於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Web伺服器? 沒有吧。 那為什麼你做網站的時候不這樣,跑來賣硬體的時候又做這個事情呢?

再說了,就算是學習約伯斯,也沒有學到位。 蘋果的硬體並不是設計師說怎麼設計富士康就怎麼做,實際上他們的設計師基本上都在富士康駐場,出來的設計可以直接試產測試良率,良率不好要拿回去改。 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是說把前面的事情都做好了才拿給工廠。

未來10年的智慧硬體是軟體的天下,但可千萬要想得開,發揮自己在軟體上、在互聯網思維上、在互動設計上的優勢,在電子、硬體設計上找到好的夥伴,以良好、平等的合作心態談合作。 中國目前在手機應用上領先世界,加上世界上最大的生產體系,未來智慧硬體的前景是光明的!

分享者簡介

李大維(David LI),從1990年起開始參與開源運動,曾經是免費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成員、Objectweb董事會成員並參與Apache專案運作。 在過去20年,David發起並過眾多開源軟體專案並服務其中。 2010年他創立了新車間,中國第一個創客工坊,並在全國開啟追隨創客文化的風潮。 近年來李大維又開始關注城市農業,並探究如何將開源精神融入到農業和園藝之中。 在2014年10月16-18日的QCon上海大會中,李大維將作為智慧硬體專場的出品人,為大家展示領域內最核心的那一批人都在做些什麼。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