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抱團 織一張智慧硬體網

來源:互聯網
上載者:User
關鍵字 創業 一張 硬體網
摘要: 這一輪智慧硬體潮在放肆發展2年後,創業公司開始意識到:只有抱團才會更有發展。 於是,在海外,Misfit開始和Shine聯手,Jawbone則和Nest玩起了聯動。 在國內,這一現象同樣已經發生,  

這一輪智慧硬體潮在放肆發展2年後,創業公司開始意識到:只有抱團才會更有發展。 於是,在海外,Misfit開始和Shine聯手,Jawbone則和Nest玩起了聯動。

在國內,這一現象同樣已經發生,典型例子是這周兩家創業公司麥開和Bong合作的開始,一個是做體脂秤,一個是做手環。 這背後的邏輯是怎樣的? 必然性在哪裡? 硬體再發明讓兩家創始人現身說法。 同時也聽到了 其他 創業者的看法,比如BroadLink的劉宗孺,在看到硬體再發明針對廠商合作的報導後,他對我說,此類合作,已經和正在發生的案例不僅如此,硬體初創公司對合作的訴求比我們想的更強。

在與幾位的交流中,讓我驚訝的是,初創公司的合作初衷並不是抱團抵禦強敵這麼簡單,這或許是一個理由,但不是最重要的出發點。 讓智慧硬體具備更豐富完整的體驗,也就是更好的體驗。 另一方面對資料、使用者和銷售管道的打通,確實可以讓智慧硬體更有想像力。 這背後的原因和邏輯可從這幾方面看:

一、要完整體驗 只能合作

「現在體重秤(或體脂儀)和手環使用者的交叉度很高,合作主要出於提高使用者體驗的目的。 」Bong創始人和CEO顧大宇此話道出了智慧硬體公司選擇合作的關鍵,各家產品雖然不同,但使用者大都是第一批智慧硬體產品的嘗鮮者,使用者重合度高,是很自然的事。

這樣的後果是,硬體公司各自拓展使用者難。 使用者在智慧硬體的體驗上也增加了一道屏障和繁瑣的過程,使用幾個產品,就有幾套使用者系統和APP,讓智慧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繁瑣。

以上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資料。 麥開創始人CEO李曉亮道出了其中考慮,「從整個行業的未來趨勢看,智慧硬體經過了2012~2014年的發展,智慧硬體已經很多,但真正有使用者粘性的並不多。 問題在於,現在是產生資料,但是資料並沒有用起來。 如果資料的方方面面都有之後,資料就會變得比較有價值。 聯合之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

 

Bong和麥開合作的方式是將資料和使用者打通,雙方使用者如果也在用對方產品,在同一個APP裡就能看到對方設備的資料。 第三個原因,才是抱團具有更大的能量,來抵禦巨頭。

顧大宇說,這個合作的有1個前提和2各基本原則,前提是:提高使用者體驗為目的。 原則是:資料互換是平等的;聯合行銷和銷售是互相免費的。 簡單概括就是平等互利。

二、聚沙成塔 只走了第一步

在國內數百家創新硬體公司和團隊中,這種合作範圍仍然太小,一兩家合作難成氣候。 不過細看下來,這是個必然的過程,從原子到分子,聚沙成塔。

早期是小範圍的聚集,比如現在是秤能夠和手環合作。 另一面,血壓儀和血糖儀能夠合作。 之後此類小的合作團體能進一步合作,形成更大一個級別的合作團體,最終的發展將是,由多家不同領域的智慧硬體公司,組合成一個網狀結構的合作體。

如果與互聯網區分開看,這將是一張智慧硬體網。 「從行業來說,還是一種合作的不斷嘗試。 也會和其他方面的人在合作。 短期是比較簡單,之後,會有更多形態,從到小的聚合到大。 」李曉亮說。

 

(穿戴類產品在2018年將是價值百億的市場)

三、強敵在前 是否可怕

很多人看待這類公司的合作,第一反應是:是不是要抱團搞定像小米這樣的對手? 但從我感受到的態度來看,並非如此。 對巨頭他們有兩個看法:

1、巨頭教育了市場。 以手環為例,小米的介入看似破壞了規則,將手環價格打回原形。 但顧大宇認為,「小米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是普及了手環的概念。 」

2、成本控制細分玩家更擅長。 其實創業公司抱團在抵抗巨頭的低價策略上的説明並不大,需要的是在細分領域的專長,比如做血壓儀的就專門把血壓儀做到成本最低,做秤的就把秤做到最低。 李曉亮這次打算將其第二代體重秤賣到49元,取消了液晶屏和體脂測試。 他認為成本降低的核心是其訂購量比較大,和上游的藍牙晶片商等供應商可以把價格壓得更低。

從這兩點來看,巨頭們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把一個細分領域做到比別人牛。

四、問題:淺層合作如何加深

我認為Bong和麥開的合作還不夠深入,一是雙方APP並沒有完全合體,舉例,你要在Bong的APP裡看麥開秤的資料,需要在APP裡再打開一個APP,我認為這是一種淺層次的合作。

另一方面,李曉亮所說的「資料用起來」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資料釋放和共用了,但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

李曉亮說使用者完全打通現在還不太可能,之後可能是不斷滲透。 在資料採礦上,顧大宇認為需要協力廠商開發者來貢獻一些力量和想法,通過資料分析,提供生活、減肥等方面的建議和方法,讓智慧硬體的資料用起來。

「現在不在主介面,需要一個反覆運算的過程。 自己我們也在做一些應用方面的嘗試,形成規律之後,再轉移到主場景上」顧大宇說。

五、聯動和使用者:兩種合作訴求

BroadLink CEO劉宗孺也列舉了一些他們合作的例子,BroadLink的智慧家居產品馬上要和Bong II手環進行聯調,通過手環的「Yes鍵」實現和智慧家居產品的聯動。 他們也在和做環境監測的iKair等合作。

由此可以看來,目前這種智慧硬體公司的抱團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像Bong和麥開,主要是使用者和資料的打通為目的。 第二類,則是為了實現智慧硬體的聯動,特別是智慧家居類的產品。 這兩類合作訴求的一個共同點在使用者體驗的提升,智慧硬體使用價值的提升。

六、從「戀愛」能否到「結婚」

目前,這種合作都處在「戀愛」階段,因為合作方沒有涉及到資本合作。 對此,顧大宇說,「先把戀愛談起來,結不結婚再說。 需要非常務實,前面談的太宏大,後面會束手束腳。

結語:正在形成的硬體網

在與三位創始人的溝通中,一個共同不斷提起的詞是「使用者體驗」,這裡的使用者體驗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讓一個產品更好用,而是基於這一點,「在智慧硬體創業中,一家公司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 」

在面對巨頭方面,現在的硬體創業公司都比較理性,一方面認為巨頭們是在教育市場。 另一方面也坦承,巨頭是阻擋不住的,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使用者體驗、資料採礦、降低成本。

從1+1到2,再從2+2到4,合做將是智慧硬體公司的一個發展常態,由多家不同領域的智慧硬體公司,組合成一個網狀結構的合作體——智慧硬體網。

相關文章

聯繫我們

該頁面正文內容均來源於網絡整理,並不代表阿里雲官方的觀點,該頁面所提到的產品和服務也與阿里云無關,如果該頁面內容對您造成了困擾,歡迎寫郵件給我們,收到郵件我們將在5個工作日內處理。

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 info-contact@alibabacloud.com 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 5 個工作天內聯絡您,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A Free Trial That Lets You Build Big!

Start building with 50+ products and up to 12 months usage for Elastic Compute Service

  • Sales Support

    1 on 1 presale consultation

  • After-Sales Support

    24/7 Technical Support 6 Free Tickets per Quarter Faster Response

  • Alibaba Cloud offers highly flexible support services tailored to meet your exact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