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店、一台電腦,創業當老闆。
陳征 攝
本報記者 欒吟之
在淘寶元老級店主中,35歲的許晨算得上是成功者。
他的男裝店專賣品牌潮流服飾,平均每月訂單超過800份,月營業額接近百萬元,純利潤超50萬元。
然而,許多網店店主並沒有許晨那麼幸運。 他們每天不得不在盈利臨界點上苦苦掙扎,有的滿懷雄心開起網店,卻以賠本關張告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顯示,目前淘寶網上共有網店600多萬家,每天新增近萬家店,而每天停運或倒閉的網店數量也與之相當。
網店浮沉之間,年輕的網店店主們無一例外地面臨著這樣一道「思考題」:今後,到底是該堅守這份創業激情,還是 「逃離淘寶」、去重新尋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種種糾結徘徊背後,又反映出何種網店生態?
元老級店主的致富模式
點擊進入許晨的小店,時尚氣息撲面。 記者看到,銀灰色調的頁面設計得簡潔大方,網店男模穿各種服飾的走秀照片滾動播出,新上櫃商品、特價商品、流行配飾等一目了然,網友們對商品好評、期待快遞到貨的評價數以百計。
「從這張網頁開始,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網店模式。 」9年來,許晨對這家網店傾注了所有熱情。 大學本科學設計的他,畢業後成為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平面設計師。 一直想自己創業的他,起初隻是運用親戚能拿到折扣服裝的管道,在業餘時間裡開了家淘寶網店,「只想著把自己的房租賺回來」。
經營網店六個月,許晨驚喜地發現:「每個月賣衣服的利潤,遠遠超過公司工資! 」憑藉「多賺錢」這個簡單的想法,許晨把更多時間投向網店,他施展設計才能,一周裡幾乎不眠不休「裝修」網店,把商品檢索系統更新得更簡便,把服裝圖片製作得更時尚,還在每件商品頁面寫上個人化描述。
「草莽期」後,新挑戰迎面而來:淘寶店的首條生存秘訣,就是「親們」的口碑。 而許晨的店因為買家太多來不及更新商品資訊,不少網友拍下衣服後才被告知貨已售罄。 買家的失望「後果很嚴重」,這可怎麼辦? 他想出每週規定時間發佈新品的點子,以便老客戶第一時間看到頁面更新。 如今,每到週一和週四的「新品發佈時間」,買家們都會早早守候在電腦前「秒殺」,一舉拿下性價比最高的新款服裝。
倉儲問題又是一大挑戰。 許晨租住的屋子裡,紙板箱從地上堆到天花板,兩室一廳很快就難以容納他日益擴張的服裝生意。 何不建一個倉儲中心,與其他店主合用攤薄成本? 他在淘寶上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商品風格相似、種類卻不同的店主,利用各自的影響力在自己的頁面上互相推介。 他還以低廉的價格找到市區一處廠房,與3家店主合用,直接從倉庫發貨。
如今,許晨雇了5名員工,一門心思經營網店。 然而,許晨依然不無擔心:「現在淘寶上大多是"80後"甚至"90後"的小老闆,我已經拼不動啦。 」
超負荷工作不可回避
許晨的「拼不動」,讓許多年輕店主深有感觸。
「淘寶賣家的工作,遠不止每天坐在電腦前,動動手指、按按滑鼠。 」在網上守候客戶,去外地進貨,上各種論壇打廣告,每一項任務都辛苦極了。
大學生小依開了家手工飾品店,她親手設計改造義烏飾品,再找廠家進行加工。 二三十元一件的小東西,每月都能售出上千件。
「這樣的錢很好賺? 」一聽有人羡慕自己,小依就忍不住描述每週一次進貨的經歷:上週三,天剛亮就出門,帶著一個登山包和4個蛇皮袋坐上到義烏的長途大巴。 一路顛簸到當地已是中午,只能一邊啃麵包一邊在批發市場裡小跑,採購時間只有幾小時,她必須趕上晚上7時30分最後一班動車回上海。 忙中出錯,走到半路才發現少拿了一包飾品,飛奔折返回去取,差點沒趕上車。 「很多買家都無法想像,賣賣小首飾的我,常要拖著一個比身軀還龐大的麻袋在街上飛奔。 」
韓國化妝品店店主洋洋既是老闆、又身兼「首席客服」。 洋洋的搭檔負責進貨,而她負責接待買家,她這樣形容自己的生活:「起得比公雞還早,睡得比貓頭鷹還晚。 聽到淘寶旺旺一叫就異常興奮,幾分鐘沒聲音就異常心焦。 有時不小心睡著了,耳朵裡滿是淘寶旺旺"叮咚叮咚"的幻聽。 」
據調查,網路店主們每天的工作時間平均達到10至12個小時。 許多店主常年缺少娛樂活動,有人一年多沒有見過朋友,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家門口的超市。
還有網友羅列出一年中發生的4起淘寶店主過勞死事件:去年6月,25歲淘寶賣家敏敏因疲勞過度而死;今年5月,一位生於1985年的辣媽,寶寶才1歲,就因為長時間操持網店而猝死;今年6月,海門疊石橋家紡市場一民房出租屋內, 25歲的淘寶皇冠賣家小夏倒在屋裡,屍體幾天後才被快遞員發現;今年7月,24歲的准新娘艾臖,在睡夢中離開......
這些資料,對淘寶店主們來說既無奈又無法回避。 許晨、小依和洋洋都告訴記者,本想趁年輕開幾年網店,40歲以前賺夠辛苦錢,再好好安排生活,再回大學讀書,或是找一份輕鬆的工作。 可如今他們都想早些 「退休」,逃離淘寶,過輕鬆一些的生活。
「逃離淘寶」後出路何在
想「逃離淘寶」,還有更複雜的原因。
一些敏感的淘寶店主感到,網店發展已漸漸出現「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白領張先生夫婦都擁有MBA學位,他們想在工作之余開一家網店,對淘寶網研究半年後還是遲遲沒有下手。 「我們想過很多方案,自以為都是新鮮點子,但上網一查,發現早有大量網店在做,到處都是"紅海",發展空間很小。 」
「各種因素會讓越來越多中小網店做不下去。 」根據他們的判斷,隨著網店越開越多,加上京東、當當、蘇甯易購等大型電商的擠壓,還有人員費、快遞費的增長,以及今後的網店徵稅,這些都會讓許多店主選擇關門。
琪琪的家居用品店「堅持」了兩年,也面臨「做不下去」的困境。 剛開店時,她的小店淹沒在上萬家同類店鋪中毫不起眼。 去年起,她加入「天貓」,借助淘寶商城的平臺打造影響力,此後銷售額翻倍增長。 沒想到,去年10月淘寶商城公佈新收費規則,入駐淘寶商城的賣家每年需交的技術服務年費,從原先的6000元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保證金同時也從此前的1萬元提高到5萬元、10萬元和15萬元三檔。
「這樣一算,利潤又被攤薄。 」琪琪知道,只有擴大網店規模才能收回這些成本,而擴大規模所需的打折促銷、雇用人手、增加快遞量,每一項都意味著新的投入和風險。 權衡之下,她決定把網店轉讓出去,收一筆「頂手費」了結。
比琪琪更焦慮的是她的父母。 父母很擔心,女兒大學畢業後開起網店,一直沒有做過其他工作,大學裡的會計專業知識早就荒廢了,如果再面臨就業該怎麼辦? 對於這些,整天忙著清空商品、結束網店的琪琪卻說「根本沒時間考慮」。
正如琪琪父母擔心的那樣,這些年輕的網店店主「逃離淘寶」後出路在何方? 這也許是值得社會各方關注的新問題。